探访佛道共存的南岳大庙

东方之珠

<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东方之珠.</b></p><p class="ql-block"><b>美篇编号:19827148.</b></p><p class="ql-block"><b>探秘景点:衡阳南岳大庙.</b></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春天,我与老伴来一次“魅力湘南”之行,4月11日中午抵达湖南衡阳,准备去游览“五岳”之一“</b><b style="color:rgb(1, 1, 1);">南岳衡山”</b><b>,登衡山之前首先去探访有“江南第一庙”、“南国故宫”之称的【南岳庙】这处圣地,久闻此庙与众不同之处是佛道共存,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庙一探究竟。</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古镇北端,坐北朝南,前广场桥东西两头各有一巨石,东由王震题写“秀冠五岳”,西由王朝闻题写“镇岳石”,踏过“寿涧桥”便是大庙正门“棂星门”。南岳庙又叫“南岳大庙”,主要源于其建筑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且融合三教文化,后世人们逐渐习惯称其“南岳大庙”,沿用至今。</b></p><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始建于隋代,自唐代以来,历经六次大火和十七次重修,清代光绪八年重建后形成9850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七分之一。南岳大庙是我国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仿照故宫中轴线设计,融合了儒、释、道三教建筑风格,被誉为“南方的小故宫”。</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正门称为“棂星门”,而非直接书写“南岳庙”,在我旅行中只有孔庙称为“棂星门”,其它寺庙还真没有见过,听讲解方知,主要源于其建筑规格与文化象征意义,棂星门得名于古代天文学中的“棂星”(天田星),属二十八星宿之一,象征人才兴旺、国运昌盛。此命名需滿足三个条件:建筑规模宏大、地域人才辈出、由皇帝下诏批准。南岳大庙恰好符合这三个条件,成为国内仅有的几处以“棂星”冠名的庙门,与山东孔庙是并列的。</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的庙门原为木质结构,1932年改为石质门楼,均高为20米,厚1.1米,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门上“岳庙”二字由康和声书写,“棂星门”三个字由周昭怡重写。楹联出自清代文人吴獬题写:“棂环卐字,槛绕迥文,仰台阁辉煌,是谓仙宸帝阙;是敛贪狼,风和仪凤,喜山河奠定,同游化日光天。”此联高度赞扬了南岳大庙建筑之恢宏与国家和谐兴旺。作为五岳中唯一以“大庙”命名的庙宇,是历代帝王祭祀南岳圣帝的重要场所。康熙、乾隆等帝王均曾亲临祭祀。其棂星门与天坛、地坛同为古代最高级的祭祀建筑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跟随讲解走过棂星门,眼前是一个松柏参天,绿草如茵的庭院。东西两边是水火池,主要用来蓄水防火用的,又因道、佛教信徒经常在这放生,所以又叫放生池。</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它原本在衡山祝融峰上,后为方便皇家祭祀而移到山下来。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红墙黄瓦,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中轴线上犹如皇宫一样气派的儒家建筑,保持了唐宋以来的艺术精华。</b></p><p class="ql-block"><b> 棂星门两侧分辟东、西便门。东便门内,排列八个道观象征着“紫气东来”。西便门内,则有八座佛寺则寓意着“西方极乐”。佛道共存,香火鼎盛,堪称我国寺庙一绝。当地自古以来有“南岳一大怪,和尚道士住一块”,你拜你的菩萨,我拜我的神仙,两者和谐共处,成为一道罕见的奇观。</b></p> <p class="ql-block"><b>  东川门,通往东八观之门。</b></p> <p class="ql-block"><b>  “道尊德贵”,是道教的核心哲学理念,强调遵循自然之道并以德行为贵。道教主张通过顺应自然、修炼内在来领悟“道”的真谛;“德”是“道"的体现,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以“贵德”为至高准则。</b></p> <p class="ql-block"><b>  道教崇尚“紫气东来”,东侧有清河宫、万寿宫、玉虚宫、仁寿宫纯阳宫、三元宫等八大道观。宫门都面向西,每一处道观皆自成庭院,里面又各有宫殿。因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一一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西川门,就是通向西八寺的门。</b></p> <p class="ql-block"><b>  佛教推崇“西方极乐世界”,西侧有云峰寺、崇宁寺、化成寺、天堂寺等八大寺庙。</b></p> <p class="ql-block"><b>  〔崇宁寺〕现为南岳佛教文化博物馆(未开门)</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呈中轴线分布,两边对称,由南向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圣公圣母殿和北后门,全长375米。</b></p> <p class="ql-block"><b>  跟随讲解沿中轴线直行,便来到第二进〔奎星阁〕,一座古朴典雅精制玲珑的古建筑</b><b style="color:rgb(1, 1, 1);">,实际上是一座“戏台”,</b><b>又因戏台顶部,有一条巨大的木雕盘龙,因此奎星阁又叫盘龙亭。阁前楹联:“亭有盘龙,何不在天飞霹电;岳常集凤,都来此地听箫韶”。阁两侧安放一对麒麟,而不是狮子,麒麟为中国古代四灵之首,主太平,能带来平安、福禄寿、美好等。</b></p> <p class="ql-block"><b>  据说历代帝王或朝庭命官来岳庙祭拜,地方官员都要请一些戏班子和民间艺人前来演唱,以增添喜庆气氛。此时我们站在这里,仿佛听到悠扬的戏曲声,台下欢声笑语声。</b></p> <p class="ql-block"><b>  仔细看看戏台很有特点,四座花岗岩砌成的基础,里面是空的,中有十字通道,戏台架在上面,戏台基座四面墙上有像大铜钱孔,它们起扩音作用,也是最原始的音箱。</b></p> <p class="ql-block"><b>  走进十字通道里也有铜钱孔洞,当今人们喜欢跟财运连起来,都纷纷去摸摸铜钱孔,抓一把放口袋里,把财气、福气、运气,统统带回家!仰头再摸摸头顶上的红梁木,寓意鸿运当头,发大财。谁都想给自己带来好运,多抓点回去!</b></p> <p class="ql-block"><b>  阁后楹联引起我的深思:“凡事莫当前,看戏不如听戏乐;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横批“古往今来”。细品此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b></p> <p class="ql-block"><b>  奎星阁两侧东有[钟亭]据说原亭内悬挂一口元代大铁钟,重达4500公斤。</b></p> <p class="ql-block"><b>  西有〔鼓亭〕,原有一个直径2米的大鼓,据传钟鼓齐鸣可以镇住洪水,使龙王不敢兴风作浪,以保国泰民安。</b></p> <p class="ql-block"><b>  奎星阁后面西侧,有一座影壁“五岳独秀”铜浮雕,游人争相抚摸不知何意?没人了,我也上去摸摸,图个美好吉祥吧!</b></p> <p class="ql-block"><b>  继续沿着中轴线前行就是第三进〔正南门〕,城门式的三大洞门,像个“川”字,故又叫“川门”。象征着前来朝拜南岳圣帝信徒们如同川流不息之河,络绎不绝。在古代只有帝王天子和朝廷命官才能走中门,平民百姓,只能走东、西门。如今平民百姓当家做主,随便进出。</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正南门就是第四进〔御碑亭〕,又称百寿亭,为八角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亭的四周檐板上有100个字体各异的“寿”字,每个寿字都构思巧妙,无一雷同。亭门两旁各矗立一只仙鹤,脚下还长着灵芝,游人都去摸摸那灵芝,然后再摸摸仙鹤的腿,寓意福寿延年,节节高升。把灵芝和仙鹤的小细腿给摸得铮亮。</b></p> <p class="ql-block"><b>  碑亭内立着清康熙帝于1708年《御制重修南岳庙碑》系“康熙四十七年崴次戊子孟秋月”文,一九八九年六重刊,长沙史穆书法丹月立。 康熙皇帝的手迹已毁于十年动乱。</b></p><p class="ql-block"><b> 碑文279个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明确将南岳定为“主寿之山",将仙鹤置于御碑亭前,呼应了“寿岳”主题。</b></p> <p class="ql-block"><b>  走进御碑亭中,巨大的长寿龟驮石碑。老话说"摸摸寿龟头,一生不用愁”;“摸摸寿龟嘴,夫妻不吵嘴”;“摸摸寿龟背,大富又大贵”;“摸摸寿龟尾,顺风又顺水”;从头摸到尾,那可是“年头旺到年尾”啊!多么吉利的话呀!</b></p> <p class="ql-block"><b>  御碑亭东“文昌殿”,是供奉文昌帝君,玉帝命其掌管文昌府,主宰人间功名禄位。隋唐科举后,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宋仁宗封其为“辅文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b></p> <p class="ql-block"><b>  这座影壁是2011年10月由中国道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在南岳衡山主办的国际道教论坛,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高道大德、专家学者、参加的论坛。会议通过了国际道教论坛《南岳衡山宣言》,表达了“力促天人之和谐,共致世界之和平”的愿景。</b></p> <p class="ql-block"><b>  御碑亭西“六寺同门"是去往佛教寺庙区。</b></p> <p class="ql-block"><b>  第五进〔嘉应门〕是迎送宾客的仪门,“嘉应”二字取自《汉书•礼乐志》中的“天地顺而嘉应降”,有贵客从远方而来的意思。历代皇帝及朝廷命官来南岳大庙祭祀,地方官员在此恭候和迎接,以示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嘉应门左侧,一面直径3.48米的大鼓,被誉为“天下第一大鼓”令人震撼。</b></p> <p class="ql-block"><b>  穿过嘉应门是第六进〔御书楼〕,楼内原为收藏历代帝王御赐典籍及宝物之地。如今成为售卖纪念品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御书楼进门处,有一口2米多直径的明朝“千僧锅”,是当时举行大型佛事活动时,用来熬粥的饮具,可供千人食用。</b></p> <p class="ql-block"><b>  出御书楼是第七进〔圣帝殿〕,是整个南岳大庙的核心建筑,是南岳大庙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又称南岳大帝或南岳圣帝,一直盛传他有求必应,因此每年来进香朝拜的海内外宾客,数以百万,有很多人把朝圣作为一种信仰年年都来,使这里终日青烟袅袅,芳香满院。。</b></p> <p class="ql-block"><b>  这座雄伟的古建筑,规模宏伟,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大殿耸立在17级精致的石阶之上,石阶中间镶嵌着汉白玉游龙浮雕,寓意着龙的腾飞与皇家的尊严。正殿高达7.2丈,比故宫太和殿还要高,其高度设计体现了古代建筑对“南岳”地位的象征。圣帝殿在清代备受尊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六位皇帝亲笔御赐七块匾额悬挂殿内。</b></p> <p class="ql-block"><b>  香火鼎盛的大雄宝殿,各路神仙在这里和谐共处,你想求个啥,都能“一站式”搞定。难怪它能成为“五岳”里香火最旺的寺庙,千百年来,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一山,共融一庙,共尊一神的独特宗教文化特色。是皇家祭祀、民间祈福的圣地。我们在现场看到,许多人手捧香烛,虔诚的祈福。人们祈福并不是迷信,而是对美好愿望的真诚表达,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有人求健康、有人求财运、有人求姻缘……都属于一种良好期盼和自我慰籍。</b></p> <p class="ql-block"><b>  殿内外共有72根石柱,象征着南岳七十二峰,石柱都取自衡山,在那个年代,如何把它们运输到这里,可想而知,充分显示了古人的聪明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圣帝殿后门门券“五龙朝圣”石刻,形态逼真,雕工精细,上面是祥云和五条穿云破雾的蛟龙,下面是大海,这幅石刻代表当年皇家的最高水准。</b></p> <p class="ql-block"><b>  此时我们来到八进:〔圣公圣母殿〕内供奉圣公圣母,相传是圣帝父母的寑宫。是保佑夫妻恩爱、白头偕老。进去朝拜的都是成对的夫妻,祝愿他们百年好合,幸福美满一生。</b></p> <p class="ql-block"><b>  东侧有〔玄苑〕,很漂亮的圆门,别有洞天,里面别有一番韵味,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恰似园林景观,累了可在此小憩一会儿。从这里向南前往东侧的八个道观,有时间可以逛逛。</b></p> <p class="ql-block"><b>  西侧的〔禅园〕,禅意浓浓,清幽恬静,小桥流水,园内有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雕塑,神形兼备,栩栩如生,从这里向南前往西八寺,有时间去逛逛这些寺庙,它不仅展示我国寺庙的建筑之美,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人们的虔诚之心。</b></p> <p class="ql-block"><b>  第九进就是“北后门”了,东西各有两座殿,每一座殿堂都承载着人们不同的美好祈愿。</b></p><p class="ql-block"><b> 东侧是注生殿和财神殿,注生殿内供奉的是注生真君,求子求女的人们会在这里虔诚祈祷。而财神殿内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寓意财源广进。</b></p> <p class="ql-block"><b>  西侧是辖神殿和文殊殿,辖神殿主祀辖神总管神像,保估平安顺利。文殊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法相,智慧第一。</b></p> <p class="ql-block"><b>  南岳大庙不仅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宗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神灵的敬仰,终年香火不息,吸引着无数游人和信徒前来参观、朝拜。</b></p> <p class="ql-block"><b>  通过探访南岳大庙,充分体现了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一山,共融一庙,共尊一神的独特宗教文化特色。不仅是帝王祭祀的圣地,也是民间祈福的重要场所。我们沿中轴线一路走来,一座座宫殿,一进一进的院落,一砖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古建筑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的厚重,无论是道教的谦和,还是佛教的慈悲,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b></p><p class="ql-block"><b> 因时间关系,大庙匆匆游览完从北门出来,去游客服务中心,坐观光车直达南岳衡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