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邂逅:记泰宁夜会摄影人————廖大强大师————

好摄好游

<p class="ql-block">今夜“泰宁县文艺者之家”迎来手机摄影大师——廖大强先生</p> 当暮色浸染泰宁古城的飞檐翘角时,泰宁县文艺者之家的灯光次第亮起。这夜的光影格外动人——不仅有檐下温暖的灯火,更有一束来自老友廖大强镜头里的光,它流淌过茶席,漫过我们重逢的笑颜,将往昔记忆与此刻欢愉都镀上一层温润的光泽。 <p class="ql-block">手机摄影大师——廖大强近照</p> <p class="ql-block">  我与大强的友谊始于摄影之路的惺惺相惜。2007年丽水摄影基地的盛况至今历历在目:他的《早市》斩获"瓯江行"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镜头下的市井烟火气跃然纸上;而我的《一家亲》则幸运地摘得中国第12届国际摄影展双料奖项。领奖台上,我们被媒体誉为"三明双星",这份荣光至今仍是大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总爱打趣道:"那年所有的镁光灯,可都追着咱俩的后脑勺跑呢!"</p> <p class="ql-block">图为:廖大强《早市》摄影作品斩获"瓯江行"全国摄影大赛特等奖</p> <p class="ql-block">  这幅作品以氤氲的热汽为天然柔光镜,将古街清晨的烟火气晕染成一幅水墨画卷。蒸笼升腾的雾气与晨光交织,模糊了背景对联的朱红字迹,却让市井生活的温度愈发清晰——摊主麻利舀粥的动作、老阿婆的等待、食客捧着包子呵气的瞬间,每一个细节都是对"活着"的精准注脚。 </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以木板门为画框,将对联的吉祥话与市井百态并置,传统文脉在日常中悄然延续。右下角卖土产的老者构成巧妙平衡,暗示着城乡互哺的朴素生态。蒸汽不仅是视觉氛围的营造者,更是市井生命力的隐喻:那些在晨光中消散又重聚的热气,恰如平凡日子里周而复始的温暖。</p> 廖大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三明市摄影艺术家协会秘书长 幽默摄影作品——《在劫难逃》 <p class="ql-block">  这幅《在劫难逃》以敏锐的时空捕捉展现了街头摄影的戏剧性魅力。广告中篮球运动员的延伸手臂与飞驰的摩托车在瞬间重叠,形成"追捕"的荒诞叙事,这种巧合性构图既体现作者对城市视觉符号的敏感,又将交通安全警示转化为充满幽默感的视觉寓言。画面中运动轨迹的二次曝光效果强化了速度与危险的关联,使日常场景升华为具有社会隐喻的影像艺术。</p> 大强的摄影之路始终充满创新的热忱。从早期专注纪实摄影,到后来开辟幽默摄影新领域,这些年,他的镜头总在“变”,却又始终“热”。他忽然迷上了幽默摄影,《在劫难逃》之类的作品,把生活里的小趣、小暖、小憨态抓得活灵活现,拿奖拿到手软。他以独特的视角捕捉生活百态,屡获殊荣。 幽默摄影作品——《都是我的错》 当《都是我的错》这帧九十年代的老照片穿越时光来到当下,其承载的意义发生了戏剧性的翻转。这幅曾经严肃的计生宣传作品,如今却成了折射时代变迁的幽默棱镜。画面中两位怀抱婴儿的农妇与垂首蹲坐的男子,构成了一幅极具时代特色的视觉寓言。 幽默摄影作品——《钟爱一生》 <p class="ql-block">反讽的街头:广告牌下的"钟爱一生"</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充满黑色幽默的街头摄影中,"钟爱一生"的广告词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维度。摄影师敏锐地捕捉到了都市空间中最尖锐的视觉对比:上方是精心设计的浪漫承诺,下方却是被浪漫叙事排除在外的真实人生。两位花甲乞讨者的对视,构成了对消费主义爱情神话最有力的质询。</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广告牌的光鲜与街面的粗粝形成质感上的强烈冲突,而人物与广告形象的身份落差则完成了概念上的解构。这种并置不是简单的讽刺,而是揭示了当代都市中浪漫想象与现实生存之间的鸿沟。影楼的"钟爱一生"是明码标价的商品,而街头老人的相濡以沫才是未经包装的生命真实。</p><p class="ql-block"> 摄影师通过框架的切割,让我们看到城市景观中那些被刻意忽视的裂缝。在这幅作品中,幽默只是表象,深层是对现代性承诺的犀利反思。</p> 幽默摄影作品——《比酷》 《比酷》以荒诞对比戳中生活笑泪:广告男模西装革履演绎"人生赢家",左下角车夫却光脚翘腿躺成"葛优瘫"。一个用精致服装武装到发丝,一个连鞋都省了直接"接地气";一个眼神犀利如商业精英,一个望穿秋水等不到顾客。这种魔幻现实主义的构图,像极了当代社会的生存图鉴——有人活在精修广告里,有人在破板车上演绎"躺平艺术"。摄影师用幽默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参差,往往比喜剧更荒诞。 自拍像——《这就是我》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敏锐地把握住手机摄影的潮流,成为业界公认的"手机人像专家"。那部陪伴他多年的Vivo手机,从老款升级到最新型vivox200ultra,机身虽已磨出岁月的痕迹,却珍藏着上千幅生动的人像作品——政要商贾的沉稳、市井百姓的欢颜、市集摊贩的皱纹,都在他"不摆拍"的理念下展现出最本真的神态。他总能用幽默的话语调动被摄者的情绪,在会心一笑间定格最动人的瞬间。谈起筹备手机人像展的构想时,他眼中闪烁的光芒比任何灯光都要明亮。<div>  这场泰宁县文艺者之家夜话,俨然成为一场即兴的艺术沙龙。兴致盎然时,大强随手掏出手机,对着几位正在交谈的女教师和女士迅速按下快门。他没有刻意要求她们摆姿势,只是轻声提醒道:"头稍微侧一点,就像刚才聊孩子时那样笑。"就在这自然流露的瞬间,他精准地捕捉到了最动人的神情。<br></div> <p class="ql-block">请欣赏廖大师人像新作:</p><p class="ql-block">《沉思》</p> 《微笑》 《专注》 照片刚传到对方手机里,他又像变魔术般取出萨克斯管。女教师们会意地轻声哼唱起《映山红》,悠扬的萨克斯旋律在室内流淌,连灯光都变得温柔起来,窗外的夜色仿佛也在静静聆听这动人的乐章。<br>   他与女教师合作演绎了一曲深情的《映山红》,为这次难得的相聚增添了更多艺术气息。 <p class="ql-block">陶醉</p> <p class="ql-block">请赏欣廖大师萨克斯独奏</p> 告别时,泰宁清凉的晚风拂面而过。我不禁想起大强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镜头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盛满生活温度的眼睛。"他何止是一位摄影师?分明是一位用光影作诗,将平凡日子酿成动人诗篇的吟游诗人。<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class="ql-block">泰宁县文艺者之家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