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回眸

福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走进成都杜甫草堂公园的大门了,在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中,我在壮年、中年、老年曾多次来到成都,来到对我有着养育之恩的姐姐家,探望姐姐。而每一次来到成都我都会到杜甫草堂走一走,转一转,看看那座因杜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而被人们记住,追思、纪念的浣纱溪畔的这座在杜诗的意境中永不会泯灭消失的茅草屋,这位永远被人们怀念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韩愈的一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句,足以道尽天下人对杜诗,对诗人曾经居住过,记述过的这座茅草屋,有着怎样的情怀。尽管我记不清来过多少次杜甫草堂公园,但是40多年前,当我第一次骑着自行车,在坑洼不平的乡间公路上,骑行了近一个小时,来到草堂这处虽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整各园区与周围的乡野环境却非常和谐融洽,并有着茂密的竹林,湍急的溪流,茵茵的植被,幽静的小径的草堂的情景,却至今历历在目。几十年过去了,杜甫草堂已经是国内一个远近闻名的著名景点,人们来这里休息,游玩,在这里回味感受杜甫诗歌的无穷魅力,作为一种人生经历,杜甫草堂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永远滋养着我,鞭策着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写于2025年5月12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成都市的锦江河畔,有一处名为望江楼的公园,同杜甫草堂一样,我们曾多次到这里游玩。公园虽不大,但一丛丛高大挺拔的青竹遍布园区,竹林旁的绿荫里,一张张茶桌前,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围座着来这里喝茶、打牌、聊天的市民,不难看出这是座极富大众化的公园。在公园的中部有一座分上下四重檐,名为“崇丽阁”的古建。阁体恢宏,飞檐翘角,红檐绿瓦,在周围一片翠绿色的簇拥下,显得十分的耀眼。而在它脚下不远处,有一个被石干栏围起来的类似于石牌枋的建筑,牌楼上书写着“薛涛井”三个白色大字,牌楼下的空地上,一口棱形古井,被围在石栏中间。正是这座被保存下来的古井与它的名字,给锦江畔的这个小小的公园,带来浓浓的书卷气。青竹、古井、薛涛,与流经这里的成都市的母亲河府南河一起,共同见证着成都市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地位。薛涛是唐朝四大女才子之首,她写的“春望词四首”诗可谓家喻户晓,其一:“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另外3首可查百度)遥想当年,西蜀山水钟灵,文脉绵长,哺育了才情轶荡的薛涛,她遍历世情,心胸气魄超然拔群,从这短短几行文字就能让人了然。更有她八岁时承父命所对的句子:“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如此工整,何等了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