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是七夕

征途

<p class="ql-block">  前天,也就是8月29日,星期五。处暑节气里的城步,阳光透亮得很,天空蓝得比油彩画还好看。透过树枝缝抬头望一眼,一天的累好像就没影了。</p><p class="ql-block"> 老潘打来电话,说完成老父亲交代的任务后,就来找我玩。三十多年过去了,他说话还是中学时的调调——“来找我玩”。我们上学那会儿,家里没电话更没手机,放假前总得先约好,什么时候去谁家玩,摘哪家的桃子,去谁家屋后捞鱼之类的。现在想想,后来参加工作能把方案做好,说不定那时候就打下基础了。</p><p class="ql-block"> 完成老父亲的任务是去玩的前提,这是父亲的要求,也是多年养成的习惯,就像上学时要帮父母晒干谷子、做好蜂窝煤球一样。这次老父亲交代他的任务是“写包”,就是在冥钱包的封面写上已故亲人的名讳,好等农历七月十四烧给阴间的亲人。他也是趁这个机会,挤些时间到城步来找我玩。</p><p class="ql-block"> 上学时,写包是个既费力气又费脑子的活。得先把迷信纸(我们叫草纸,是种粗加工的竹木浆纸)裁成正方形和长方形,再用力敲打钱戳(印铜钱图案的模子),草纸就变成了冥钱。把冥钱分装好,用草纸封起来,就是冥钱包,简称“包”。写包前得先洗手,倒好墨汁,再拿起毛笔,按传统格式一笔一划写“故祖某某大(孺)人冥中收用”之类的字。这活儿没十天八天做不完。</p><p class="ql-block"> 现在写包轻松多了。老潘从两百公里外的市区赶回家,先陪老父亲喝了杯米酒,饭后一边聊村里的新鲜事,一边用签字笔填着从农贸市场买的、已印好封面的包。等他回头问老父亲要竹篮装包时,才发现老人已经在沙发上美美地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我从没见过那么美的姿态。”老潘跟我说,“那脸上既有丰收后的喜悦,又带着孩童般的纯真。我静静坐着,不敢动,也不敢出声,看着老父亲泛红的脸庞,感受着他均匀的呼吸。”</p><p class="ql-block"> “见面本身就是件美好的事。”我说,“就像今天,织女星和牛郎星隔着几光年的距离,却能在夜空中遥遥相对,这份相望,不也是一种特别的美好吗?”</p><p class="ql-block"> 老潘冲我一笑,算是回答。然后拿出手机,在老友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祝兄弟们假日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群里的另两位好友还没回信。今天,我抽空替他们记下来,待会儿再发给他们看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1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