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棋 落子无悔

桑榆晚风

<p class="ql-block">  美篇昵称:桑榆晚风</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223996</p> <p class="ql-block">  电视剧《棋士》是由中央电视台、企鹅影视等影视平台联合出品,由王宝强、陈明昊、李乃文等出演的犯罪悬疑剧。讲述了二十一世纪初的南方城市,一个普通的围棋老师崔业因一场意外卷入罪案,逐步走向犯罪,被身为警察的哥哥崔伟穷追不舍,兄弟二人黑白殊途的故事。该剧于今年3月25日在央视八套播出,播出期间曾登顶央视八套后黄金时段平均收视率第一。</p><p class="ql-block"> 央视首播期间,因种种原因该剧竟被我落下,直到今年暑假方有空补上,只用三天时间就把22集全部追完。当全剧终结的时候,我却沉浸其中,无法抽离,余韵残影,久久不散。就是这么一个朴实无华甚至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一个故事,却让我感觉到了强大的后劲,愤懑、感慨、沉郁、伤感……五味杂陈、心潮难平。</p><p class="ql-block"> 主角崔业从一名平凡的围棋老师沦为犯罪者,其命运轨迹令人唏嘘,更引人深思。这部作品已经不再只是一部单纯的罪案悬疑片,而是一曲关于人性挣扎、道德困境与时代沉浮的银屏悲歌。</p> <p class="ql-block">  该剧将围棋作为贯穿全片的核心元素,其哲学与崔业的命运形成深刻照映。棋局讲究“落子无悔”,而人生亦如棋,每一步的“弃子”和“打劫”,都呼应着现实生活的绝境,引导着他走向不可逆的结局。</p><p class="ql-block"> 崔业曾将围棋视为纯粹的热爱与信仰,他在棋盘上运筹帷幄,但却无力掌控现实的命运。省级比赛赢了棋,庆功大会上一句话没说成,奖金一个子儿没得着,就连想拿回家给儿子瞅一眼的奖杯,都是复制的赝品。家庭生活更是一地鸡毛,儿子病重住院,妻子高淑华也正和自己闹离婚。当儿子急需手术费时,无奈的他被迫当着妻子的面一再退让“故意输棋”给大老板,以换取金钱。棋盘上“输即是赢”的荒诞逻辑,恰如现实对弱者的残酷嘲讽,更是对崔业精神上的折磨与摧残。</p><p class="ql-block"> 一个小人物所能遇见的艰难困苦、委屈忍让、压抑和无奈……一股脑都砸在他身上,明显感觉到他已被现实压得喘不过气来。</p><p class="ql-block"> 仅靠一个“棋士”的道义与智慧,能破得了这个局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更为荒诞的事情还在后面。</p><p class="ql-block"> 崔业去银行取钱时遇到打劫,为了保命,他只好答应并使用围棋的“弃子”策略协助匪徒逃出了警方的围捕。在逃跑途中,为避免匪徒杀人灭口,崔业拼命抢夺方向盘制造车祸致使劫匪丧生。可当他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匪徒抢来的钱背回家时,却发现竟全是银行使用的“练功券”;更令他没想到的是,竟有一名叫夏生的劫匪,在车祸中并未死亡,且尾随至他的家中,以“举报”相威胁,求得保护,最终得以躲过了警察的搜捕。</p><p class="ql-block"> 棋理的精密和与人生的无常在此形成尖锐的反差,从此,崔业的人生之路在正与邪的碰撞中,走上了万劫不复的歧途。</p> <p class="ql-block">  《棋士》并没有将人物脸谱化,崔业的堕落并非天生恶念,而是多重困境挤压下的必然。他协助劫匪逃脱并非出于预谋或恶意,而是源于自保的本能和对儿子生命的焦虑;藏匿赃款时,他既恐惧又愤懑,怨恨着社会财富的不公。影片中,当他颤抖着掏出身上仅有的钱,让夏生为被绑架的秦晓铭买食物时,揭示了他心里尚未泯灭的良知。这种善恶交织的灰度刻画,让角色逃离了“反派”的标签,转而成为时代困局下的鲜活样本。</p><p class="ql-block"> 崔业的黑化过程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最初的被动卷入犯罪,到后来的主动参与,再到最后的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可以说是一场缓慢的精神绞杀。输棋换来的钱拯救了儿子,但却碾碎了他的尊严;得知昔日偶像是靠贿赂才赢得和自己的比赛,他半生的信仰轰然崩塌。崔业的悲剧不在于犯罪本身,而在于他试图用棋士的道义、理性与技艺,去对抗一个漠视个体尊严的棋盘之外的冰冷世界。</p><p class="ql-block"> 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复杂人性的表现,令人忽略他已经犯罪,反而不自觉地去共情他的处境和遭遇。哪怕明知他越陷越深,早已沦为真正的罪犯,依旧难免对他生出怜悯之心,怎么着也恨他不起。</p> <p class="ql-block">  崔业与哥哥崔伟的关系,是影片最具张力的线索。年少时,崔伟放弃上警校的机会成全弟弟的围棋梦,手足情深令人动容。成年后,身份对立将他们推向黑白两极:警察的正义与罪犯的求生欲,在每一次交锋中撕扯着亲情与道义。</p><p class="ql-block"> 影片开始时,设计了两场庆功会,分别是崔伟外出办案凯旋归来和崔业参加全省围棋比赛获得冠军,但两场庆功会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境。哥哥凯旋归来受到队友真诚欢迎,随同前去的妈妈也成了“英雄的母亲”,备受尊敬;而弟弟在庆功会上只是个隐身的人,更多的溢美之词则送给了赞助商王红羽。同样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但却一个光芒四射,一个黯然失色。崔业此时的隐忍、屈辱以及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愤怒,不仅让观众为之不平,更为他今后的路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崔伟在发现崔业犯罪的蛛丝马迹后,希望弟弟迷途知返,但此时的崔业已经在膨胀的私欲和盲目的自信里不能自拔,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兄弟二人的困局,折射出在社会转型期传统价值崩塌后个体的迷失——当家庭伦理、工匠精神遭遇资本逻辑的冲击时,人们如何在秩序崩解中重建生存意义?</p><p class="ql-block"> 影片最后,为搭救被歹徒“一只耳”绑架的高淑华母子,崔伟只身前往废弃的隧道,虽救出人质但却身负重伤。危急关头崔业赶到,兄弟俩联手,终于让“一只耳”葬身火海。无论是正义的苏醒,还是血缘深情地回归,都让观众对崔业这个角色的认知更加立体。</p><p class="ql-block"> 崔业入狱后,最终明白了真相的妻儿不愿探望。崔伟的一句“别急,再给她们娘俩一点时间。”把哥哥对弟弟的心痛与不离不弃表现得淋漓尽致。崔业对着哥哥真诚地一笑,这是整部剧中难得看到的一个笑容,就像是煎熬了一段漫长的黑暗后终于见到灿烂的阳光一样!我想,此时摆脱了罪恶、得到解脱的崔业,心灵上一定是轻松的。</p> <p class="ql-block">  影片在剖析崔业的犯罪现象时,采取了大胆、开放和多维度的方式,以启发观众的深度思索。纵观崔业走上犯罪之路的全过程,我们似乎发现,人性的脆弱与坚韧往往并存,而社会的温度则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在困境中的选向。若挣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怀,若仅存的那一丝尊严没有被生存压力轻易碾碎,若生活中没有诸如所谓的“优秀企业家”王红羽、“校长”张英杰、“围棋前辈”董炳辉之类能压垮人生信仰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崔业们不必走向棋盘外的“死局”。</p><p class="ql-block"> 崔业的堕落,其实并非仅是个体的道德缺陷,而是系统失效的残酷注脚——当社会无法为弱者提供体面的生存路径时,人性的挣扎便注定沦为悲剧。</p> <p class="ql-block">  《棋士》的价值,不在于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在于它直面了人性与时代的复杂纠葛。它用围棋的哲学解剖犯罪,用生活的褶皱编织命运罗网,最终指向一个永恒的命题:在生存的泥沼中,我们如何守住内心的微光。</p><p class="ql-block">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困苦和艰难都不能成为犯罪的理由,“以恶制恶”本质上也是恶,绝不能代表正义。再精密的算计最终也难逃脱法律的制裁。崔业以身入局,结局悲惨,旁观的我们,又能从中窥得怎样的人生经验呢?</p><p class="ql-block">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把握好人生的每一个路口和每一次选择,敬畏法律和正义,远离侥幸和贪欲,把人生这盘棋下得圆满、无悔和精彩,似乎才是《棋士》这部剧在光影背后留给我们的告诫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