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二日游(二)

静水阿南

<p class="ql-block">参观兴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现在已养成了一种习惯,每到一地,只要有可能,博物馆是必游之地。兴化博物馆,便是在这样的机缘下走进了我的旅程。这座博物馆不仅收藏了丰富的文物,更以郑板桥为主题,将他的生平、艺术成就与家书家风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位“三绝奇才”对话。</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家书</p> <p class="ql-block">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p> <p class="ql-block">1985年在苏州豫园首次看到此诗</p> <p class="ql-block">可谓“警世名言”</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在1753年离开潍县回到兴化,此后常往来扬州等地,重操卖画旧业,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艺术造诣达到了巅峰,声名远扬。1766年1月22日,郑板桥于兴化去世,终年七十三岁。</p> <p class="ql-block">《署中示舍弟墨》中提到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强调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愚兄少而无业,长而无成,老而穷窘,不得已亦借此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其实可羞可贱。</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毕生酷爱竹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便是他对竹子“情有独钟”的真实写照,他提出的书法理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堪称绘竹“三段论”,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追求的是艺术的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郑板桥开仓赈济</p> <p class="ql-block">晚宴</p> <p class="ql-block">我群女高音歌唱家“海燕”的一曲《难忘今宵》无疑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和高潮!</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本次活动的导游张导,虽然是第一次单独带队执导,但乐于替人分忧的职业操守已初现一个优秀导游的风范!当我来到晚上就餐的酒店,发现不是我们入住的如家商务酒店,而此时我夫人还在“如家”,当我要前往“如家”接我夫人时,张导主动提出帮我去接,并且为了不耽误晚宴和接下来的掼蛋比赛,聪明的张导跟总台经理借了辆电动车,同时让我打电话给夫人5分钟钟后下楼在大厅门口等她,如此,十几分钟后,张导用电动车带着我夫人在晚宴开始前赶到了包间,为聪明能干的张导点赞👍</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