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 </p><p class="ql-block">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中国是这场大战中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付出牺牲最大,战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持续14年,军民伤亡总数超3500万,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中国人民长期、顽强的斗争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p><p class="ql-block"> 同时,中国也在亚洲战场有力策应支持盟国在欧洲、太平洋战场作战,为粉碎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野心、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理应共享这场伟大胜利的无上荣光!</p><p class="ql-block"> 为此,特从本人收藏的连环画中挑选了部分连环画编成专辑,以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p><p class="ql-block">(注:引用了个别连友的图片,深表感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九一八”事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span>931年9月18日,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并以此为借口炮轰北大营、进攻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国民政府竟下令“不抵抗”,日军长驱直入,此后国土沦丧、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揭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响亮地提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口号。</p><p class="ql-block"> 东北沦陷后,中共中央派出杨靖宇、赵一曼等一大批骨干奔赴东北抗战一线,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开展抗日斗争。</p> <p class="ql-block">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7月、1937年10月、1939年5月分别合编于第一、二、三路军,分别由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为总指挥。分别由中共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北满临时省委领导。</p> <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八名抗联女战士为完成掩护大部队突围的任务,壮烈牺牲在冰冷的河水中。她们的名字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郭桂琴、黄桂清、李凤善、安顺福、王惠民。</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p><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p> <p class="ql-block"> 参加国共西安事变谈判的中共代表主要有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叶剑英等。</p> <p class="ql-block">张学良……东北军总司令</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严词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p><p class="ql-block"> “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首次集中优势兵力在山西内长城的平型关对日军进行一次伏击战。这也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首战大捷,同时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p><p class="ql-block"> 此次战役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亲自策划指挥。</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伏击战</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日军侵占大同后,继续向南进犯太原。为配合国民党军在忻口的防御作战,我八路军120师第358旅第716团奉命深入日军侧后,在代县的广武、雁门关、太和岭间,破击大同经代县、忻口到太原的公路,打击日军运输队,截断日军补给线。</p><p class="ql-block"> 10月18日,第716团主力在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率领下,设伏于雁门关以南黑石头沟公路西侧高地。上午,日军运输汽车50余辆,满载兵员、弹药,由北向南驶入伏击区。第716团即以密集的火力进行袭击。激战中,日军又有汽车200余辆由阳明堡方向向北驶来。第716团即分兵一部阻击该敌。激战至夜间,日军援兵又至,第716团遂撤出战斗。此战,共毙伤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20日夜,第716团一部复占雁门关,另一部破坏了广武至太和岭间的公路及桥梁。</p><p class="ql-block"> 21日晨,第716团再次设伏于黑石头沟地区。日军由南向北的汽车200余辆和由北向南的汽车数十辆相向而来,当其先头车辆驶入伏击区时,第716团居高临下,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展开攻击。日军在8架飞机支援下进行反扑。第716团毙伤日军一部后撤出战斗。该团两次伏击战斗,共毙伤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一度切断繁峙至忻口间交通,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作战。</p> <p class="ql-block">齐会歼灭战</p><p class="ql-block"> 1939年3月18日至4月下旬八路军第120师主力和晋察冀军区所属冀中军区部队一部在河北省河间县齐会地区对进犯日军实施的外线速决进攻战,是八路军首次取得平原大量歼敌胜利的战斗,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中的经典之战。</p><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战役我军取得了平原游击战争中以外线速决的进攻打歼灭战的经验,对推动华北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起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及政委关向应策划并指挥了此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1939年春,罗荣恒同志率领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沂蒙山区,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p><p class="ql-block"> 本次大战由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亲自策划指挥。</p> <p class="ql-block">边区大生产运动</p><p class="ql-block"> 为打破日冠和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封锁,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短缺和生活困难,1940年底开始,王震同志率领第359旅进驻南泥湾,一边开展军事斗争;一边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p><p class="ql-block"> "南泥湾精神"对我党影响极其深远。</p> <p class="ql-block">《义勇军进行曲》作者,这首歌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p> <h3>《黄河大合唱》作者</h3> <p class="ql-block"> 我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受到了国际上不少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大力声援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 抗战期间,大量民主人士、进步青年为实现追求真理、保家卫国理想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 八路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破坏日冠交通线,打破敌人封锁线。</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按中共中央指示,向苏东北发展,进一步扩大抗日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黄桥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4日-1月14日,新四军在江苏泰兴县城以东黄桥地区歼灭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1.1万余人,其中俘3800余名。奠定了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坚实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陈毅、粟裕指挥了本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p><p class="ql-block"> 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从而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中共中央在揭露蒋介石罪恶阴谋的同时,为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并电告东南局和军分会书记项英,乘国民党军尚未部署就绪,迅速率部北移,防止遭到突然袭击。</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俘,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叶挺交军法审判。</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等根据党中央指示,向国民党提出严正抗议,并在新华日报上刊登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p><p class="ql-block">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后抗日斗争。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皖南事变”后叶挺被扣押。党中央不断与国民党交涉,终于在1946年3月将其营救。重获自由的第一天,叶挺便郑重写下:“我已于昨晚出狱,决心实行我多年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亲自批复,对他的称呼改了又改,最终称其为“亲爱的叶挺同志”。</p> <p class="ql-block">宋庄战斗——经典的村落防御战</p><p class="ql-block"> 1942年6月9日,冀中八路军22团两个连及地方武装一部在深泽县宋庄打了一场村落防御战,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顽强固守15个小时,歼灭约1200名日伪军,最后成功突围。本次战役创造了冀中根据地反“五一大扫荡”中最典范的战例,同时也是中国抗战史上著名的战例。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p> <p class="ql-block"> 地雷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兵最重要的作战方法之一</p> <p class="ql-block">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点。</p> <p class="ql-block"> 东江纵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武装队伍,主要在华南一带展开对日作战,抗战结束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序例。</p><p class="ql-block"> 主要领导人:司令员曾生、政治委员尹林平、参谋长王作尧、政治部主任杨康华</p> <p class="ql-block">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冠占领香港,我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对滞留在香港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进步文化人展开大营救行动。</p> <p class="ql-block"> 琼崖纵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坚持在海南岛独立开展武装斗争的一支人民武装。主要领导人是冯白驹。</p> <p class="ql-block"> 马本斋(1901年—1944年2月7日),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本斋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1938年率队参加八路军,所部改编为冀中军区回民教导总队,任总队长。次年教导总队改称冀中军区回民支队,任司令员。回民支队从1937年至1944年,马本斋率部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万余人。他率领回民支队驰骋在冀中平原,英勇善战,威名远扬。毛泽东同志称其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马本斋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两淮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后,新四军军部为歼灭拒绝向抗日武装投降的日伪军,决定以第3师主力从淮南回师苏北发起两淮(淮阴、淮安)战役。</p><p class="ql-block"> 两淮的攻克,使苏北、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连成一片,扩大了苏北解放区。新四军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指挥了本次战役。</p> <p class="ql-block">欧州战场</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保卫战</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保卫首都莫斯科与德国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是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城市保卫战。</p><p class="ql-block"> 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既是欧洲战争的转折点,又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的开端。它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打破了德军常胜不败的神话。同时,保卫战的胜利也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士气,增强了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格勒战役</p><p class="ql-block"> 德国在莫斯科大会战中失利后,德军放弃全线进攻计划,转而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该战役包括外围防御战、近郊防御战、市区争夺战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苏德力量对比开始发生根本性扭转,德军转入防御,苏军则获得了战略主动权,这种转变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总进程,促使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由防御转入进攻。</p> <p class="ql-block">柏林战役(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在德国总理府地下室开枪自杀。5月2日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柏林会战结束。</p><p class="ql-block"> 1945年5月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W.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整个战役,苏军共俘虏德军38万人,缴获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德军最高统帅部在柏林附近大量消耗苏军有生力量将战争拖延下去的图谋,标志着德国法西斯的灭亡和欧洲战事的结束。</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战争</p> <p class="ql-block">中途岛海战</p><p class="ql-block"> 1942年6月4日至6日,日美两军在太平洋中途岛附近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史称中途岛海战。</p><p class="ql-block"> 日军在这场血淋淋的海战中惨败,共损失4艘航母、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以及数百名技术高超、身经百战的飞行员、机务人员。</p> <p class="ql-block">中途岛大海战结束,日本侵略军从战略进攻全面转入战略防御并逐步走向衰败。</p> <p class="ql-block">盟军向日本本土进攻</p> <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播发了裕仁天皇的《停战诏书》,宣佈无条件投降。</p><p class="ql-block"> 8月21日,在湖南芷江县举行了日本向中国投降签字仪式。</p><p class="ql-block"> 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与同盟国签署了投降文书。</p><p class="ql-block">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被定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注: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在艰难残酷的十四年抗日战争<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党我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其中八</span>路军牺牲(或死亡)旅以上干部102名;新四军牺牲旅以上干部45人;东北抗联牺牲的旅以上将领153人,华南抗日游击队牺牲的旅以上干部有2人,我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在抗战中总共牺牲旅以上干部总达302人以上。</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我党我军在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名符其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