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刘的美篇

LIU刘

<p class="ql-block">警钟长鸣!铭记历史!</p><p class="ql-block">勿忘国耻!振兴中华!</p> <p class="ql-block">苏北中学苏北区校友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文艺活动今天上午在老校舍大礼堂召开。</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这场历时14年的浴血奋战,以3500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的曙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投降,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史诗,展现了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我们必须永记历史,发扬抗战精神。捍卫我们壮丽河山!</p><p class="ql-block">陈鹏副会长致开幕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汉民校友满怀悲愤控诉日寇侵略澄海樟东的罪行。</p><p class="ql-block">校友们、会友们、同胞们:</p><p class="ql-block">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齐聚在这里,以文艺的形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在这庄严的时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和大家一起回顾那段充满苦难与抗争的历史,控诉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家乡犯下的滔天罪行。</p><p class="ql-block">1939年6月21日,端午节那个本该安宁的清晨,日军出动三千兵力、三十余艘舰艇、二十多架飞机,兵分三路进犯汕头。次日,汕头沦陷。消息传来,澄海当局紧急将机关迁往程洋冈,后又辗转至八角楼、洪厝埔,试图避开战火,保存力量。</p><p class="ql-block">然而,灾难还是降临了。7月16日,日军饭岛部队三百余人攻陷澄城。进城之后,他们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持续三天,七百多位有名可考的乡亲惨遭杀害,血染古城。更令人发指的是,7月18日,日军强抓四十一人充当挑夫,行至外砂渡口后,竟将这些人全部残忍杀害,仅一人重伤侥幸生还。</p><p class="ql-block">苦难并未停止。县政府于8月19日迁至东里王厝祠。1941年7月5日,日军汽艇侵入东陇河、莲阳河,炮轰苏南。三天后,日寇进犯东陇与樟林,纵火焚烧民房、商铺五百余栋。因发现抗日物资存放于东陇李氏宗祠,他们悍然焚祠毁迹,并在李厝围一带闯入民宅,抢夺物资。7月10日,日军渡过东陇河再犯苏南;次日,竟纵火焚烧二十二乡,杀害我同胞四十三人,伤十七人,烧毁房屋一千五百多间。直至十二日,日军才暂退澄城。</p><p class="ql-block">1943年11月6日,樟林、东陇、隆都同时沦陷,县政府被迫迁往饶平内寮,再转樟溪、东官乡。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这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痛。</p><p class="ql-block">八十载风雨走过,回望卢沟烽火,依旧可见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正是全中国老少南北同心、共赴国难,才最终誓灭日寇,赢得胜利。八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控诉,更是为了铭记;不仅是为了追忆,更是为了警醒。</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告慰所有在抗战中牺牲的英烈,他们的血不曾白流;我们要坚定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尊严。如果谁敢再燃战火、再犯中华,我们必将坚决回击,绝不容情!</p><p class="ql-block">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让我们继承先辈遗志,同舟共济,共创未来,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携手奋进,谱写宏图!</p> <p class="ql-block">节录(详见文章)</p> <p class="ql-block">各地朋友嘉宾一起参加本次纪念大会</p> <p class="ql-block">校友们以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纪念这让人难于忘怀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爱乐团王华团长,爱乐团杨卓荣副团长主持文艺演出。</p> <p class="ql-block">红歌联唱,唱出我们的气慨!</p> <p class="ql-block">指挥:校友会理事陈才盛</p> <p class="ql-block">太极剑,剑术</p> <p class="ql-block">精忠报国,舞蹈</p> <p class="ql-block">缅怀抗日侨领蚁光炎,对口词</p> <p class="ql-block">深情演绎,映山红</p> <p class="ql-block">黄河源头,舞蹈</p> <p class="ql-block">太极刀,拳术</p> <p class="ql-block">爱我中华.舞蹈</p> <p class="ql-block">太极扇,扇术</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上》通过深情的旋律与血泪交织的歌词,表达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同胞流亡关内的思乡之情、对日本侵略者的悲愤控诉以及全民族渴望收复失地的抗争精神。</p><p class="ql-block">在《太行山上》,它展示了民族存亡的悲壮与抗争决心‌,必胜信念与革命乐观主义‌。同时,也凸显了军民同心、共赴国难的深厚情感纽带。</p> <p class="ql-block">同时,我们还以书画形式,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砥砺奋进。</p> <p class="ql-block">外地校友,朋友送来书画,共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加劲!</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沧桑巨变,抗战精神历久弥新。先烈们用生命诠释了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今日中国之繁荣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告慰。我们当以史为鉴,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融入奋斗征程,守护这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尊严。‌‌正是:</p><p class="ql-block">卢沟冷月见当初,血溅山河泪未枯。</p><p class="ql-block">九陌烽烟销铁骨,千村焦土葬忠躯。</p><p class="ql-block">犹闻号角英雄影,闪映刀光将士途。</p><p class="ql-block">八十年来风雨过,中兴永记旧时刳。</p> <p class="ql-block"> 苏北区校友会秘书处</p><p class="ql-block"> 2025.8.3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