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凤凰古村之旅

缪佩雄

<p class="ql-block">呢称:缪佩雄</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79054</p> <p class="ql-block"><b>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b>前几年,我们前往深圳凤凰古村旅行,这里是由文天祥族人后裔所建的古村落。讲到民族英雄文天祥,我便联想到这一首《过零丁洋》,慷慨激昂间,将文天祥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展现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走进深圳凤凰古村,我了解到原名 “岭下村”,坐落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作为重要的文化古村落,它承载着700多年的广府历史,是深圳市六大重点古村落和宝安十景之一。凤凰古村不仅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古村落,更是一颗璀璨的文化瑰宝。有赞美诗云:<b>“古村落里花样多,古井千年传历史。青山绿水唤乡愁,古韵悠然别有味”</b>。</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凤凰古村,探寻历史印记,追寻历史的痕迹。这里的古建筑和文物诉说着过往的故事。作为目前广东省内古建筑最为集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之一,古村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包括民居、私塾、书室和公祠等,都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正如赞美诗词:<b>“传统村落寻古韵,拾级而上风景好。白墙黑瓦青石巷,古老村落韵永留”</b>。</p> <p class="ql-block">  走到了凤凰塔前,位于福永街道凤凰岩岭下村口。大约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相传凤凰岩栖凤,后有道士潜修,当地建庙塑其像供奉。经嘉庆年间重修,成为当时名胜。因胜迹毁于战乱,1984年凤凰圩当地群众和港澳同胞捐资重建此塔。该塔为六角六层,在每层塔门上均有石匾或对联,塔基和第一层下半段用青麻石砌筑,塔基六角,塔高约20米。1984年9月6日该塔被列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凤凰古村,这个隐藏在深圳的古朴村落,仿佛是时光的凝固,历史的印记。这里不仅有古塔、古树、古建筑、古井、古民居、古巷,还有那静谧的环境,淳朴的民风。走在这里,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回音,感受到岁月的流转。 </p> <p class="ql-block">  走在古老的街道上,我们可以看到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灰制石雕人物、动植物,还有巨型壁画群。最映入眼帘的是文天祥纪念馆外石壁刻有<b>《正气歌》</b>全文,进一步强化了文化传承。 ‌‌每一处古迹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让我感受到那份厚重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踏入文天祥纪念馆,不到凤凰古村的人,很难将其与文天祥联系上。然而实际上,它却是一座由文氏后人聚族而居的古村。7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这里的沧桑变化。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败于海丰县五坡岭被俘,被囚禁3年。其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他宁死不屈。1282年,47岁的文天祥从容赴义。文氏族人也随之溃散,逃至宝安沿海的荒芜地带。</p> <p class="ql-block">  据记载他的两个儿子文道生和文佛生,战死于抗元沙场,6个女儿也被元军杀害。按当时的伦理观念,这是令人遗憾的“香火无继”。幸运的是,忠臣并不是完全无后。根据宝安、江西等地史料记载,他的一支血脉,由其胞弟文璧的孙子文应麟(民间或习惯称文应麟为文天祥弟弟文天瑞的儿子,即文天祥侄子),在宋末元初的深圳松岗保存下来。</p> <p class="ql-block">  元朝初年,文应麟又举家“承祖父家私巨万”迁居凤凰岭下,并与族人在此创立岭下村(今福永凤凰村)。因深圳旧称为宝安县,文应麟及其后代即被称作“宝安文氏”。岁月荏苒,当年的凤凰村也由此形成了一座文氏后裔村落。文应麟也被尊为深圳凤凰村文氏先祖,而文天祥则被尊为深圳凤凰村文氏始祖伯。</p> <p class="ql-block">  走进了《文氏大宗祠》,在游览过程中,巍峨的“文氏大宗祠”让人印象深刻。宗祠内<b>“烟楼世泽,正气家风”</b>的对联,展现 了文天祥家族的道德传统和爱国精神。祠堂不仅承载着文氏后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也随处承载着文天祥的正气精神。也是写着一个家族的浩然正气,更记录着不同时代之下,这个家族在秉承着前人留下的高风亮节中不朽的岁月佳话。</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凤凰古村,最引人注目是整齐划一的古民居。它们排列有序,风格统一,彰显 南国广府特色。房屋设计以二进三开间、二厅一天井二廊房为主,展现了传统的居住风格。房屋青砖灰瓦,展现了传统的居住风格。</p> <p class="ql-block">  在凤凰古村的古建筑上,广泛采用了灰制雕塑、木刻、石刻和壁画等装饰形式,图案丰富多样。这些装饰不仅展现了广府的独特风格,也彰显出凤凰古村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赞美诗句:<b>“古村落中古风韵,传统建筑如昔年。世事繁华如过眼,唯有村落是永恒。”</b></p> <p class="ql-block">  进入到茅山公家塾,始建于明代,匾额为清嘉庆己卯年桂月重修时刻制;“顾三书室”,书室门上有一副对联,上书<b>“茅峰发轴蟠龙种,连岳朝宗献风云。”</b>其他的还有“巽岭公家塾”、“拔茹书室”、“伯元公家塾”等,一个族群的聚居村落,至今仍保存着5座古书室、私塾。该书室为三开间两进深一天井布局,前厅正门后墙上面“八仙”壁画,被称之为深圳地区最好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走出古村,来到凤凰广场,这里完全是现代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广场上的凤凰柱、凤凰球、凤凰雕塑等艺术景观错落有致,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我一边欣赏着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活力,一边又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奇妙的体验,真的是太棒啦!</p> <p class="ql-block"><b>  “传统村落宛如画,古朴风情韵味香。百年古村寻古韵,美丽乡愁心中芳。”</b>在这里,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让我感受到那份历史的韵味;也可以在古井旁看看村民们的生活,感受那份淳朴的民风。在这里,还可以静静地享受那份宁静和安逸;在这里可以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闲适和自由。</p> <p class="ql-block">  游览凤凰古村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无论是历史文化的底蕴还是环境氛围的营造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吸引。这里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清幽的环境氛围;还有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生活方式。<b>“国破家亡忠烈骨,春风又焕凤凰村。”</b>漫步其中,不仅能够让我感受到先辈的智慧和技艺,更能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