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像</p> <p class="ql-block">作者成长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她是谁?</p><p class="ql-block">陈宝乾(四川)</p><p class="ql-block">题记:世间万物没有尽善尽美。批评性的赞美往往更趋于真实。走进真实便走进一个清澈而温暖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入秋后以为会凉下来,殊不知秋老虎依旧火辣。烘烤着大地,也烘烤着我滚烫滚烫的心。</p><p class="ql-block">是夜,月亮悄悄地隐在云层里,而我夜长梦至,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她是谁?她是别了三十多年一位农村妇女,中农的女儿,排行老四,家境不济,没上过学,为逃避长姐的欺压,跑进城里,经介绍当上了手工业工人,这在当时算是稀罕事,惹来姐妹们的羡慕和嫉妒。这是她最初抗争的胜利。后来安了家,过着城里人的生活。满头的长发飘逸出青春的朝气,清亮的双眸流露着诱人的光泽。穿着打扮,言谈举止,还算俱时俱进。她平时喜欢小声哼唱,歌声正还悠扬着呢!喜欢舞台剧,什么京剧《节振国》、《白毛女》等。由于入戏太深,时而泪水涟涟,时而喜笑颜开,喜怒哀乐全都浮现在她的脸上。这时候幸福向她青睐,引来好多人羡慕的目光。这是她有了第一个儿子后悠闲得意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然而好景不长,社会、家庭、观念像三座大山一样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严酷的现实正悄然地蚕食她原本仅有的果敢勇气和美好的憧憬。</p><p class="ql-block">她是谁?她怯懦地知道她是妻子,她被动地无法抗拒流产和多产的侵害。她无法拉近远在千里之外丈夫的距离,独自扛起一老(婆婆)五孩的生活。在丈夫面前逆来顺受,少有主见。每次丈夫探亲回来,她总是小心翼翼,毕恭毕敬,早晨为君沏茶成了常态,还对孩子说,别忘了你们要记住,他好那杯。这话语充斥了可怜的敬畏和无奈的软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三从四德的模范。本份,朴实,勤劳,善良,忠诚的性格围绕着她,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她是谁?她是母亲。五个孩子的母亲!她曾经的笑容全无,额头爬上一道道绉纹,黑发染霜,再也没听见她哼唱声音了,已判若两人。工厂一一家庭一一工厂,周而复始。这是她简单明了的生活轨迹,她像一个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管好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手磨破了,用胶布包起来又干,任劳任怨,忘我工作。她以为工作上的披星戴月,会感动上苍得以回馈。然而工龄较长的她只能分配一间二十平方米母子宿舍,连比她工龄短的人都不如。她仍感到满足,如东郭先生般地训诫孩子,邻里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要谦虚低调,不招惹别人。她哪知道,犯了一个大忌。何为家?丈夫的无力和失责,使她没法完整定义,她试图如蜡烛耗尽自己,照亮家人,以此担当。可没有一个安居之地,哪来的一个家呀!她不信佛,从不祈祷,她以她特殊而平凡的行为诠释家庭的温暖。孩子初中快毕业了,她问想上班吗?去顶替你父亲(后来才知道父亲办病退,子女可顶替参加工作)。当孩子不假思索以泪水央求时,“我要读书!”。没有理由,就是要读。她顺从孩意。孩子读高中那会儿,她就更加关照孩子,每月挤出一两块零花钱。孩子积攒起来用它来买零食吃,也买了些课外书籍,不知什么书好,记得三国演义连环画集,水浒传儿童版,白洋淀记,高尔基三部曲连环画集,说岳全传连环画集,古诗词选讲等,边看边学,谈不上领会什么的,总之就是喜欢,像搬包谷似的,搬一落一,最终剩一包。记不牢,反复读,印象总会深刻一些。当高考时,不知她哪里弄来一套政治手抄题,孩子如获至宝,姑且不谈那资料管不管用,只要有,对孩子就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这是她七求八要才弄到的呀。她平凡的一举一动,把慈祥的母爱润泽到儿女的心田。孩子高考未竟,到技校学习,全日制职业技术学习有生活补助,母亲没管这些,她反倒提高了对孩子的零花钱,从一元提到五元。孩子顿觉母亲的宽宏大量,儿女大了,总得花点钱,许是让孩子有自己的主意,难道钱就是用来吃零食吗?当然不是。孩子心领神会,买了喜欢的书(小说,诗歌,评论,解析),还有一些古今名著。孩子一度遨游在书海,在图书馆,在大观楼,在夜光下…吮吸知识文化营养,努力把过去失去的东西夺回一点点。干枯的心灵接受了母亲阳光雨露,激发起奋发图强的斗志。别小看这几块钱呀,是她用自己的心血而凝结成的爱呵!孩子怎么也忘不了,从小到大,一直是穿着母亲亲手织的毛衣毛裤成长的,记得有条毛裤有一只裤管要长一点,穿在脚上掉一截,开头没在意,后头觉得别扭,再后头穿起合身保暖,索性就穿到破损脱线为止。想想,为什么会出现长短不一,是不是母亲过度劳累在打瞌睡,而忘记了针线数呢?孩子们都喜欢周五,巴不得天天都是。为什么呢?母亲要带着兄弟姊妹从十多里外的高庄桥厂子回到城里家,小聚一番。她一定会随带所洗净的衣物被帘;一定会随带喜欢吃的东西;一定会在第二天上街买鸡鸭鱼肉,给大家开一次洋荤。吃的时候总是先顾老小,自己才会吃一点。要知道在当时计划经济年代是有多么的不易呵!她一天天消瘦了,孩子一天天长大长高了,真是母爱情深呵!她没啥文化,没有岳母剌字的豪言壮语,没有孟母三迁的远识智慧,更缺少像秋谨那样远大的革命理想。她囚禁于家庭笼子,努力拼搏,默默奉献。平凡酿伟大,峥嵘造英雄。她却用一生的汗水和泪水交汇成一条小河,河面上飘浮着略带短暂的欢乐和深深的忧伤的花瓣向远方流去…她相信大海的深邃与辽阔就是希望。</p><p class="ql-block">她不会知道,在她五十六个春秋最后一个夕阳里,她希望来吊唁她的生前最好的同吃同住同工的多年好友没有来,而更多熟悉或不熟悉同事,院邻,朋友等,数以百计,纷纷前来,人海如潮,院坝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宛如赶集式的以表达惋惜与敬意之情。这正是一个绝好的证明,大多数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世态炎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她是谁?哦,她是一尊不尽完美的维纳斯雕像,兀立在人们心中,永远美丽芬芳!</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说,幸福的家庭总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高尔基深情地说过,世界上一切的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社会环境感染人,影响人,造就人。或是或非,孰与评说?</p><p class="ql-block">梦醒时分已是清晨,晓风拂面而来,抚慰着我原本滚烫的心,好像释放了什么似的。窗棂晨鸟鸣,唐突主人惊。绕梁声渐远,翠烟浮佳音。于是我的心渐渐静下来,再无烦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