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处。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景区占地面积34.27平方公里,古镇保护范围东界至宜园遗址东侧起,西界至永安街起,南界自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起,北界至百间楼,保护面积约168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88公顷。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块。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南浔古镇获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7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23年1月18日,湖州南浔区召开“古镇免费游暨长三角亲子乐园”主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即日起,南浔古镇景区向全球所有游客永久免票,免费开放景区2.18平方公里的古镇街区。</p><p class="ql-block">      我们早就听说了南浔古镇风景迷人,很想去一睹那里的风彩。今天,我们趁儿子和儿媳带孩子们去台州玩没啥事情,就来去南浔古镇打打卡;大家也随我们的镜头,来去看看那里的美景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吃过早点,从家乘地铁到杭州西站,再乘高铁到湖州南浔站。</p>  <p class="ql-block">这是湖州南浔站。</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景区全景图。</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故居。</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故居视频。</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的张人杰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右一为少年张静江与父亲和祖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少年张静江与父母及兄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尊德堂合家欢,中坐者是张静江的父亲张宝善,后排左三为张静江。</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少年就侠义。</p>  <p class="ql-block">  张静江因一次救火脚受伤造成跛足,故此后,他常骑一辆自行车在村里行走。这是他家院内骑自行车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向清政府推荐张静江去驻法国商务委员的孙宝琦。</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随员赴法。</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在法国开的通运公司。</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初遇孙中山。</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为张静江题的字。</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与张静江交往的人物赠与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对张静江的评价“丹心侠骨”。蒋介石称他为“革命导师”。</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对张静江的委任状。</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与孙中山革命挚友情难舍。</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民政府要人肖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赠与张静江的大元帅戎装照片。</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为《孙中山先生墨迹》、《孙中山演义》等题词。</p>  <p class="ql-block">1922年夏天,陈炯民炮轰总统府,孙中山处于危难之中,张静江让蒋介石到广州中山舰侍奉孙中山四十余日,从而取得孙中山信任。</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与陈布雷、吴琢之等九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象八牛”的含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葬事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张静江家中召开。</p>  <p class="ql-block">原设计的中山陵与落成的中山陵。</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为灵谷寺北伐战争阵亡将士公墓牌坊前后门额题写“大仁大义”、“救国救民”。</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为中山祭堂题写的“民族”、“民生”、“民权”。</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与儿子张乃昌。</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的悠悠故土情。</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与夫人朱逸民及子女在纽约家中合影。</p>  <p class="ql-block">  宜园是近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收藏家庞元济的私家园林,位于南浔镇东栅原鹿门别墅旧址,建成于1918年,占地20余亩,坐北朝南,前临东大街,后至洗粉兜,与张颂贤东园毗邻,2018年开始在原址上进行修复。</p><p class="ql-block">       宜园是南浔几代园林中最具特色的私家园林。词学大师朱祖谋对该园这样描述:“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景与兴会,情与时迫,无乎不宜,则名曰‘宜园’。”</p><p class="ql-block">       宜园由外园和内园组成。外园因受周围建筑环境所限面积稍小,内园处于田野之中,十分宽阔。内园、外园因地制宜用,两种不同的手法来设计和处理:外园紧凑曲折,由廊、假山,云墙隔成几个不同情趣和意境的庭院,集江南园林布景之精华;內园借自然风光,得田园之趣,引泉入池,池中设岛,曲桥卧波,楼舸伴池,沿池筑石,垒山作屏,池四周布楼、台、亭、阁,疏廊有致,情景交融,颇得天地之灵气。</p>  <p class="ql-block">庞元济简介。</p>  <p class="ql-block">这是外园风景。</p>  <p class="ql-block">外园风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是内园风景。</p>  <p class="ql-block">内园风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由清末富商张均衡(字石铭)于1899年至1905年建造,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群坐西朝东,布局为五落四进,包含150间房舍,融合江南传统建筑与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设有轿厅、懿德堂、女厅、芭蕉厅及欧式舞厅等空间单元。</p><p class="ql-block">       宅內正厅懿德堂匾额为张謇所题,女厅采用法国进囗彩色玻璃,第四进舞厅配备进囗地砖和克林斯铁柱。旧宅保存砖雕门楼、英德石等构件,后花园碑廊藏有东晋至清代名家碑刻。张石铭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光绪二十年举人,参与发起杭州西泠印社,以收藏古籍碑刻闻名。</p>  <p class="ql-block">懿德堂简介。</p>  <p class="ql-block">择是居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雕像。</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与两位夫人像。</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年青时画像。</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三个儿子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孙子张珩简介。</p>  <p class="ql-block">适园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石铭旧居芭蕉厅。</p>  <p class="ql-block">芭蕉厅简介。</p>  <p class="ql-block">南浔古镇风景和芭蕉厅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刘氏梯号(又称崇德堂),是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三子梯青的居所,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是南浔古镇又一中西合璧建筑的典型杰作。</p><p class="ql-block">      刘梯青,字渊叔,名安泩,梯青是他的号。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曾在国子监接受过中式传统教育,同时又受“西风东渐”的影响。整座大宅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因两幢西式楼房皆用红砖砌筑,故当地人俗称“红房子”。中部建筑以江南传统风格的厅、堂、楼、厢为主体,设计独特,高敞恢弘,纯粹展示了中国儒家文化的居住理念,别具一格,逐步由中式建筑往西式建筑过渡,南北建筑则融入了西欧罗马风格,其中北部欧式建筑更为壮观,从木质百叶窗到花岗石罗马柱,从欧式玻璃到法国进口的花纹地砖,无不体现出十八世纪西欧的建筑风格,连室内的装饰和陈设也是如此,房间摆布欧式家具,壁炉边围着沙发,门窗上镶嵌彩色玻璃。而后园的网球场和钟楼更是江南厅堂建筑的绝唱。</p>  <p class="ql-block">身残志坚、自强不息,无臂书画家归晓峰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位于南浔古镇西南万古桥西,是晚清南浔俗称“四象”之首富刘镛所筑的私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后经刘家祖孙三代40年的经营,由刘镛的长孙刘承干于1924年落成。占地27亩,因慕元末湖州籍大书画家赵孟頫所建莲花庄之名,故称小莲庄。小莲庄与嘉业堂藏书楼毗邻,园外为鹧鸪溪。群体建筑由刘氏义庄、家庙和园林三部分组成。园林分外园、内园两部分。外园的主体是一个20亩的荷花池,俗称“鱼池源”,古称“挂瓢池”,植荷历史已逾200多年。池东架五曲石桥,桥畔古木扶疏、藤萝蔓布。池东南暗连内园荷池。池北有六角亭;柳㔭上“小莲庄”额砖坊为最早建筑之一。内园位于东南角,以一座偌大的太湖石所叠砌的假山为主,北有高墙与外园相隔。山巅筑小亭,名曰“放鹤亭”。园林西部,刘氏家庙,蕴含着丰富的宗祠文化。家庙西落为义庄,共两进,前为平房,后为楼房,庭院中有古桂两枝,故又名桂花厅。小莲庄以荷花池为中心,山叠石而垒,亭踞山而榭依水,且亭亭风格各异,各处建筑分别成景,并有百年琼花、百年古柏、百年木瓜树、百年古藤、百年桂花(金、银、彤)、百年鸡爪腊梅花等名贵花木,实为江南园林之佳构。2001年7月,小莲庄被列为我国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外园、内园部分风景视频。</p>  <p class="ql-block">刘氏家庙。</p>  <p class="ql-block">刘氏家庙简介。</p>  <p class="ql-block">刘氏家庙旁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刘氐家庙和嘉业藏书楼视频。</p>  <p class="ql-block">嘉业藏书楼因清帝溥仪所赠“饮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得名。这是该楼正门。</p>  <p class="ql-block">嘉业藏书楼简介。</p>  <p class="ql-block">嘉业藏书楼主人刘承干像。</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南浔古镇所看到的风景和听到的人文故事就是上面一些,不知道大家观后有什么感想?我们的感想是:南浔古镇风光好,人文故事真不少。</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