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科学荡惠风

娄老师

<p class="ql-block">民主科学荡惠风</p><p class="ql-block">——想起德赛两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海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年请进两先生,</p><p class="ql-block">民主科学荡惠风。</p><p class="ql-block">以赛治德新创举,</p><p class="ql-block">Y 民有术大功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海晨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5年9月15日,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改名《新青年》。主编陈独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赛两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赛两先生是指民主和科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先生(Democracy)代表民主,强调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赛先生(Science)代表科学,强调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赛两先生,即“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重要口号,代表民主和科学。这两个概念通过《新青年》这一刊物在1919年首次亮相,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这一口号旨在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迷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散人在写以上打油诗时,担心封贴,不得已,已先自查自纠,小心自我阉割了几遍,就这,也还不知道能不能过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晨跑时想起一老段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常不敢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冯道(882-95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十朝元老”,史称“官场不倒翁”),字可道,五代时人,自称长乐老,心胸宽阔,随遇而安,一生过得算是快乐。一日,冯道的一位学生到他家读《老子》,当读到书中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时,忌于师讳,不敢往下念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讲究避讳,为亲者隐,为尊者讳,但是秦汉之后经过二千多年的独裁专制统治,到清朝时登峰造极变态发展成了残暴血腥的文字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言治罪几时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思考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聪明的,</p><p class="ql-block">上面打油诗中,</p><p class="ql-block">Y代表哪个汉字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