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之行二,——韩文公祠与广济桥

信凤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3日,吃完午饭后,我们便来到了韩文公祠。韩文公祠是纪念韩愈的古祠。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为潮州刺史。以诗为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p><p class="ql-block"> 唐·韩愈</p><p class="ql-block">行旅贬谪,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笔架山麓,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背靠韩山,面临韩江。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祠前甬道尽端处之五十一级笔直石蹬道,祠体正面墙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坚实的淡绿色砍磨砖墙面,砖墙至坡屋面与桁桷衔接处,皆沿各自曲面仔细凿挖,使砖、木之间如同其下之砍磨砖缝一样紧密吻接。淡绿色壁面,衬托着当中凹肚门上方“韩文公之祠”蓝色隶书匾额之清淡文雅与沉静端肃。</p> <p class="ql-block">一进门右侧便是一长廊。长廊墙壁上展示了韩愈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省修武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省义县)”,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其间有一段“天南碑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廊全长89米,有石碑刻39面。建于1991年10月。自1984年韩祠开始重修至开馆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共收到各级领导人及名家书法作品三百多幅,特选出其中部分作品刻石,建成此碑廊。</p> <p class="ql-block">韩文公祠主景有:长廊、天水园、主殿、侍郎阁。</p> <p class="ql-block">游完长廊便来到了天水园。天水园中有一雕像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p><p class="ql-block">“韩公别赵子”雕像,再现了韩愈离潮时与赵德依依惜别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德,号天水,唐宋潮州八贤之一。韩愈称赞他“沉雅专静,颇通经,有文章,能知先王之道,论说且排异端而宗孔氏,可以为师矣!”遂推荐他“摄海阳县尉”,并主持潮州学政,韩愈在转任哀州 (今江西宜春市)刺史时,尝邀赵德同往,但为赵德所婉辞,因撰《别赵子)诗以志别。</p> <p class="ql-block">游完天水园,经过主殿(正在修缮)门前来到了橡木园。因韩愈任潮州刺史时手植橡木得名。</p> <p class="ql-block">从橡木园侧面而上,经过允元亭,爬上侍郎阁。</p> <p class="ql-block">韩愈任湖州刺史期间,东山(即韩山》是他常游憩之地,建有揭阳楼有,因他被贬潮州之前任刑部侍郎,故后人以侍郎名亭。今侍郎阁系沿“侍郎亭”旧实而建的新景点(建成于1989年春)。</p> <p class="ql-block">阁前韩愈雕像。</p> <p class="ql-block">一楼是韩愈纪念馆。陈列仅从“韩愈与潮州”及“韩愈的法治精神”二个侧面展示其人生的部分轨辙。</p> <p class="ql-block">韩愈治潮及其法治精神</p><p class="ql-block">韩愈的一生,倡导以复兴儒学为旨归的古文运动。他是“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斗士,又是践履勤政,廉政官风、高扬法治精神的唐代官员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p><p class="ql-block">——苏轼《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p> <p class="ql-block">最后,置身阁上,凭栏远跳,古城景色尽收眼底、美不胜收。还可看到著名的广济桥。</p> <p class="ql-block">从韩文公祠出来后,沿江走去广济桥。远远就可看到广济桥的不一般。</p> <p class="ql-block">蓝蓝的天,青青的水,古色古香的桥,相互辉映。如诗如画的景像展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好激动啊,就可迈进大桥了。要买票哟,60周岁以上老人可免票,真好。</p> <p class="ql-block">桥上游人如织,每个石墩上都有建形状各异,题词不同的桥亭,宏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是中国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也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它白天正常通行,晚上断成两截,它是古人的建筑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于光宗开禧二年(1206年)形成了梁桥与浮桥并存的基础结构;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于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行了修缮;解放前残破不堪;1958年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改建为三孔钢架及两处高桩承台式桥梁;2003年10月开始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为修复依据,功能定位为旅游观光步行桥;2007年竣工。</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