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觅踪 <p class="ql-block"><b> 《一战华工与青岛》</b></p><p class="ql-block"> 历史故事连载</p><p class="ql-block"><b><i> 华工营地的分类和任务</i></b></p> <p class="ql-block"> 1917年5月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佛尔,迎来了第一批中国劳工。给这个饱经战火的城市,带来了生机。《巴黎晨报》和当地报纸都在头条,刊载消息。人们扶老携幼前往码头,欢迎远方的来客。</p> <p class="ql-block"> 法国招募的四万名华工则从南部港口城市马赛登陆。并在此地集中编队,分配到不同营地,主要有五个去向。</p> <p class="ql-block"> 一、为英军服务的法国营地。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随英国远征军被投放在法国北部战区,从青岛招募的华工大部分都集中在这里。因营地处于战区,工作充满了危险。</p> <p class="ql-block"> 二、为协约国服务的海外营地。部分华工被调往比利时,战时在此地工作的华工约二万人。还有少量华工被分配到英国和北非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 三、法国移民局管理的工厂营地。这些营地是由法招华工组成的,分布在法国各地。从青岛招募的4403名华工,被安排在工厂、码头、矿山或农场。山东广饶籍华工颜世彬被分配到五金厂工作,战后留在法国,加入共产国际组织,回国后1931年2月出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 四、借给美军服务的营地。美国参战后,派出200万军队赴法国助战,法国为做好后勤服务,从法招的四万华工中抽调出一万人,交给美军管理使用。主要任务是挖战壕、运军火、清路障等。</p> <p class="ql-block"> 五、在舰船上的移动营地。他们挑选会游泳的华工,到军舰或货轮上工作。这些舰船大部分载有军火或军需物资,很容易受到德国潜艇攻击。</p> <p class="ql-block"> (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