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中喜欢搞点仪式感的我,在七夕日,写下《跨越千里的眷恋》一文,我从未想过这篇带着个人心绪的文字,能在 “歇后语爱好者交流圈” 收获如此厚重的温暖。作为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创作者,我始终带着几分忐忑,怕自己的笔触不够细腻,怕对情感的表达不够精准,只是凭着一份对文字的热爱和对 “眷恋”二字的真切感悟,完成了这篇投稿。</p> <p class="ql-block">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美友圈管理团队的五位老师,齐聚同一篇文章,竟为这篇小文留下了墨宝般的美评。那可是“大厅里放盆火——满堂彩”啊!自从我来到美篇平台五年多,这还是“新科状元赴宴——头一遭”的遇见。</p> <p class="ql-block"> 暖心评语的字里行间里,有对情感共鸣的肯定,有对细节表达的鼓励,更有对我这“修机器瞎捣鼓——门外汉”式创作的包容,每一句话都像一缕暖阳,驱散了我此前的不安心理,也让一颗普通创作者的心,被满满的感动填得格外充裕。</p> <p class="ql-block"> 童言无忌自知很笨,但并不傻,我知道,自己的文字或许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技巧,但这份“眷恋”是真实的,这份对歇后语交流圈的喜爱也是真挚的。</p> <p class="ql-block"> 而五位老师的美评,不仅是对一篇文章的认可,更是对一个普通文字爱好者的接纳与扶持,让我明白:无论学历高低,无论笔触深浅,只要文字里藏着真心,就总能被看见、被温暖。</p> <p class="ql-block"> 初次叩开歇后语圈的大门,是蓊郁老师牵着我的手,从“芝麻开花——节节高”的浅显生动,到“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典故深意,一点点拨开语言背后的文化迷雾。您总说,歇后语是老祖宗藏在俗语里的智慧,字短意长,得细品、得传承。</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再读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每一句都藏着您的耐心与期许。我不敢辜负这份指引,开始试着收集地方歇后语,在习作里巧妙运用,把您教的“活语言”传递给更多人。</p> <p class="ql-block"> 这份跨越屏幕的认可,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好评”二字,更像是一份珍贵的礼物,让我对往后的创作多了几分底气,也对这个充满善意的圈子多了几分眷恋。往后的日子里,我会带着这份感恩继续动笔,也会更用心地在圈里学习、交流,不辜负这份来自千里之外的支持与鼓励。</p> <p class="ql-block"> 俗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歇后语管理团队老师们精心呵护文化家园,及时申稿、认真评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实在令我感动。</p> <p class="ql-block"> 翻着评论区里五位老师的留言,每一句都读了好几遍。有的老师点出我文中藏着的那句乡土歇后语,说“把眷恋写得有烟火气”;有的老师轻声鼓励,说“真心比文采更打动人”。这些话不像点评,倒像长辈拉着我的手聊天,没有半分架子,只满是暖意。我这初中文化的人,哪懂什么写作章法,不过是把心里的念想如实写下来,却能被这般用心对待,这份感动,比任何奖状都实在。</p> <p class="ql-block"> 往后再在“歇后语爱好者交流圈”里动笔,心里该多了份不一样的底气。不只是为了分享对歇后语的喜欢,更是想对得起这份千里之外的认可。或许以后的文字还是会朴素,还是会带着点“土气”,但只要能让看到的人感受到一份真心,能不辜负老师们的鼓励,就够了。这个圈子的温暖,早成了我继续写下去的最大动力。</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路还很长,恰似歇后语里藏着的万千况味——它从不是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的迷茫开局,总有“竹笋出土——节节高”的盼头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 遇到坎儿了,别学“林黛玉葬花——多愁善感”,要学“卒子过河——有进无退”,咬咬牙总能迈过去。有了成绩,别犯“关公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的错,该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把文化基础练得更扎实。</p> <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里,愿我能带着歇后语里的智慧,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踏实,守“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本心,把漫长人生路,走成“冰糖煮黄连——先苦后甜”的好光景。继续循着您们铺的路,在歇后语的天地里深耕细作,让这份带着烟火气的智慧,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永远鲜活下去。</p> <p class="ql-block"> 八月再见,九月你好!开学了,学生的《一纸墨评暖我心》是向老师递交的暑假作业。</p> <p class="ql-block"> 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童言无忌的拙作,祝您健康快乐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