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长征在湘江上游广西境内的兴安县、全州县、灌阳县三角地区与国民党军打了三场惨烈的阻击战,苦战五昼夜,付出前所未有的重大牺牲,最终从全州、兴安之间强渡湘江,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20201221.</p> <p class="ql-block">上图: 广西兴安红军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p><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突围以来最惨烈的一仗,中央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遭受前所未有的损失。</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1、3军团各有3个师9个团1.5万人,5、8、9军团各有2师6团1万余人。</p><p class="ql-block">突破湘江之后,红1军团1师2师损失4000多人。红15师战后仅余2700人,黎平整编取消番号,余部编入1师2师。</p><p class="ql-block">红3军团5师战后仅余1000余人,缩编为1个团(第13团),6师18团1000余人全军覆没,4师10团损失1000余人。</p><p class="ql-block">红8军团损失惨重仅余1200多人,黎平整编取消番号,余部编入红3军团。</p><p class="ql-block">红9军团损失4000多人,22师几乎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红5军团34师全军覆没,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自杀。</p><p class="ql-block">突破湘江,中央红军5个军团和军委两个纵队,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7万人,这时距长征出发还不到两个月。</p><p class="ql-block">湘江惨败导致遵义会议的召开,会议在红军四处碰壁身处绝境时,确立毛泽东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p> <p class="ql-block">上图:突破湘江纪念园牌坊前。</p><p class="ql-block">湘江之战红军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追根溯源,是因为王明博古为代表的临时中央犯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p><p class="ql-block">中共是第三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1925年苏联成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邓小平、杨尚昆、陈昌浩、叶剑英、何叔衡、李卓然、蒋经国等共产党和国民党人在这里学习。</p><p class="ql-block">王明、博古等人是校长米夫的得意门生,米夫是共产国际远东局长,1930年底,米夫代表共产国际来到上海参加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米夫操控下,将王明火箭提拔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从此中共进入了四年之久的左倾教条主义统治时期。</p><p class="ql-block">1931年政治局委员顾顺章叛变,中央无法在上海立足,被迫转移到江西苏区,由24岁的博古在临时中央负总责。</p><p class="ql-block">中央苏区是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军开辟建立起来的,毛、朱开辟根据地有功,在六届五中会议上被增选为政治局委员。</p><p class="ql-block">临时中央博古、张闻天、王稼祥、项英、任弼时等领导人受苏联影响很深,教条主义倾向严重,看不起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的游击战略。他们来后排挤毛泽东,让毛泽东任苏维埃共和国主席虚职,剥夺了军权,毛主席被边缘化。</p><p class="ql-block">博古对军事顾问李德言听计从,指挥红军打阵地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请示共产国际批准后,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计划到湘鄂西去会合二、六军团。</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大搬家”式行军,携带“坛坛罐罐”,五个军团都成了护卫队,部队一天走不了40里,无法摆脱敌军围追堵截。</p><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7日,红1军团控制了从湘江屏山到界首间30公里处的四个渡口,如果红军每天能以80里速度行军,即可以安全通过湘江。</p><p class="ql-block">但悲剧的是,由于红军辎重太多,行走太慢,迫使红军一、三、五军团打了三场被动惨烈的阻击战,遭受到长征以来的最惨重损失。</p> <p class="ql-block">上图: 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近影。</p> <p class="ql-block">上图:兴安突破湘江纪念碑远景。</p> <p class="ql-block">上图: 广西兴安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兴安突破湘江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兴安突破湘江纪念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兴安突破湘江纪念馆界首红军堂模型。</p> <p class="ql-block">上图: 水平如镜的湘江,红军在这里损失过半。</p> <p class="ql-block">上图:湘江战役新玗阻击战纪念园。</p><p class="ql-block">广西桂林灌阳县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迟浩田上将题写园名)纪念园在2019年新建。</p> <p class="ql-block">上图: 在新玗阻击战纪念园。</p><p class="ql-block">灌阳新圩阻击战,是红军突破湘江三大阻击战的第一战。1934年11月27日,红3军团5师(师长开国上将李天佑)在这里阻击国民党东路军进攻,红5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随后赶到参战。</p><p class="ql-block">红军执行中革军委“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守3至4天”的指示,付出了极大牺牲,完成了阻击任务。</p><p class="ql-block">新圩阻击战红3军团5师14团正副团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牺牲,全师3000余人,战后不到1200人,缩编为一个团。</p><p class="ql-block">3军团6师18团1000多人全部战死。</p><p class="ql-block">5军团34师被困在湘江东岸,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张凯,100团政委,101团团长政委,102团团长政委全部牺牲,4300官兵战死,全军覆没。</p><p class="ql-block">湘江之战中央红军共牺牲师长陈树湘等团以上干部24人。</p> <p class="ql-block">上图: 灌阳县新圩阻击战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上图: 2019年建新圩阻击战景区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上图: 灌南县新圩阻击战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上图: 灌南县新圩阻击战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上图: 新圩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墓,2019年建。</p> <p class="ql-block">上图: 新圩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面是酒海井。</p> <p class="ql-block">上图: 反动民团杀害红军伤员的酒海井。</p><p class="ql-block">酒海井是灌阳县新圩山间的一个天然垂直大深洞,里面积水很深。新圩阻击战5师有100多名重伤员来不及转移。红军撤退国民党民团将红军伤员捆绑,扔进酒海井深洞里全部害死。当地百姓说,两三天后还能听到井里有红军伤员喊叫声。</p> <p class="ql-block">上图: 红5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烈士墓(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图:脚山铺阻击战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湘江战役的三大阻击战,发生在广西东北部,即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兴安县光华铺阻击战和全州县脚山铺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是三场阻击战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脚山铺的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全州县至兴安县间有四个渡口,自北而南分别为屏山渡、大坪渡、凤凰嘴、界首。脚山铺,北距全州约16公里,东距屏山渡渡口约5公里,南距红1军团过湘江的大坪渡口14公里,西南距界首渡口26公里。</p><p class="ql-block">红1军团坚守的脚山铺,若被湘军攻克,红军将无险可守,湘军就能封锁湘江,将红军围在兴安、全州、灌阳三角区里。</p><p class="ql-block">脚山铺,是个小村庄,坐落公路边,有两公里长小山岭。湘军仰攻,红军居高临下,是很好的阻击阵地。</p><p class="ql-block">(二)红军脚山铺兵力部署。</p><p class="ql-block">林彪军团长决定在脚山铺构筑两道阻击线,由红1师担任左翼,红2师担任右翼,兵力部署在公路右侧的尖峰岭之美女梳头岭之间一线。</p><p class="ql-block">(三)脚山铺阻击战战斗经过。</p><p class="ql-block">11月26日,林彪、聂荣臻电令2师5团反攻全州县城,6团占领屏山渡。但是湘军抢占全州县城,5团、6团赶往脚山铺、鲁板桥待命。</p><p class="ql-block">11月27日,林彪实地考察地形后,决定以脚山铺作为阻击主战场。</p><p class="ql-block">11月28日,奉命赶到脚山铺阻击阵地的部队,只有红1师的2团和2师5团、6团。为此,林彪命令在界首的主力兼程赶到。脚山铺阻击战打响时只有红1军团4个团5000余人,面对湘军3个师的兵力。</p><p class="ql-block">11月29日黎明,湘军以飞机轰炸,炮火轰击,集团冲锋猛攻脚山铺,红军击退湘军多次进攻。</p><p class="ql-block">11月30日凌晨,红1师(师长李聚奎)赶到脚山铺,湘军又增加一个师,中午攻占米花山,再攻美女梳头岭。红1师伤亡过半,放弃梳头岭,撤退到怀中抱子山进行阻击。</p><p class="ql-block">红1师撤退后,红2师5团尖峰岭阵地成为前沿,5团死守阵地损失很大,不得已放弃尖峰岭。转移时,团政委易荡平负重伤,警卫员要背他走,易荡平见敌人上来,命令警卫员向自己开枪,警卫员不忍,易荡平夺过警卫员的枪(自己的枪没子弹了)开枪自杀牺牲。</p><p class="ql-block">12月1日军委电令红1军团阻击全州敌军,面对湘军凶猛进攻,1军团两个师与敌肉搏,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保障两个纵队和后续部队过湘江的屏障。</p><p class="ql-block">(四)脚山铺阻击战战斗结果。</p><p class="ql-block">红1军团的1师、2师、15师,与湘军3个师又1个支队鏖战四天,完成了任务,将湘军阻击在脚山铺以北至12月1日,掩护红军渡过湘江。</p><p class="ql-block">脚山铺阻击战是突破湘江最惨烈战斗,1军团政委聂荣臻负伤,4团政委杨成武重伤,5团政委易荡平牺牲。1师2师战损4000余人,3团由长征出发时的2700多人,减员到800多人。</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全州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建于2019年,位于当年红军脚山铺阻击战主阵地。</p> <p class="ql-block">上图: 红军突破湘江脚山铺战役纪念馆大厅雕塑群像。</p> <p class="ql-block">上图:全州脚山铺阻击战纪念园广场,2019年建,为当年战场。</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全州脚山铺阻击战地形照片。</p><p class="ql-block">两座小山峰中间是一条由全州通往兴安的公路。林彪、聂荣臻、左权指挥红1军团扼守先锋岭和米花山,阻击由全州向南进攻红军界首渡口的湘军部队。</p> <p class="ql-block">上图:红三军团指挥部三官堂。</p><p class="ql-block">广西兴安界首镇红军堂(三官堂)为红三军团司令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两个军委纵队和红三军团从这里渡过湘江。</p><p class="ql-block">三官堂是界首镇百姓祭祀天官、地官、水官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全国重点文物界首三官堂。</p> <p class="ql-block">上图:界首红军堂侧影。</p><p class="ql-block">兴安界首镇有:红军堂(三官堂),界首红军渡口,界首镇古街,一个古镇有三个全国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上图:三官堂内景。</p><p class="ql-block">当年红三军团指挥部红军堂内景,周恩来、彭德怀曾在这里指挥部队渡江,毛主席过湘江时也在三官堂短暂停留。</p> <p class="ql-block">上图: 红军堂红三军团指挥所,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杨尚昆、参谋长邓萍在这里指挥作战。</p> <p class="ql-block">上图: 红军堂侧面小广场上聂荣臻元帅手书:“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上图:在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前。</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的四大渡口为:界首渡,凤凰嘴渡、大坪渡,屏山渡,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红军从这四个渡口强渡湘江。</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全国重点文物红军长征界首湘江渡口。</p> <p class="ql-block">上图:现在风景如画的湘江。</p><p class="ql-block">如今水平如镜的湘江,只有100多米宽。当年红军在这里付出了极大代价,大量牺牲的红军遗体漂浮在江面上。当地百姓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之说。</p> <p class="ql-block">上图: 在界首红军渡口。</p><p class="ql-block">红军突破湘江有四个渡口,界首是最上游的渡口,中央两个纵队和红三军团在此在此渡江。毛主席周恩来都曾在红军堂停留指挥部队渡江。彭德怀三军团的指挥部就设在红军堂。</p> <p class="ql-block">上图:当年红军渡江浮桥位置。</p><p class="ql-block">新建的大桥边就是当年的界首镇渡口,红军两个纵队和三军团就在这个渡口浮桥通过湘江的。</p><p class="ql-block">长征开始陈赓大将任干部团长,率部在界首镇这个位置架设浮桥,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浮桥被敌机炸断后再架,反复多次,直到红军全部渡过湘江。任务完成,陈赓大将倒地就睡,谁也叫不醒他。</p> <p class="ql-block">上图: 界首光华铺阻击战旧址。</p><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突破湘江,进行了广西灌阳县新圩阻击战,全州脚山铺阻击战,兴安光华铺阻击战。三大阻击战伤亡惨重,中央红军损失过半,从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7万人。红军中央纵队和主力部队经过五天苦战终于突破湘江。</p> <p class="ql-block">上图:兴安光华铺阻击战烈士合葬墓。</p><p class="ql-block">光华铺阻击战旧址位于广西兴安县界首镇南3公里处一片起伏的小丘陵,是湘江战役中掩护红军中央纵队过江的阻击阵地。</p><p class="ql-block">1934年11月28日,红3军团4师(师长张宗逊上将、政委黄克诚大将)在光华铺一带设立阻击阵地,战斗历时三天,阻击了数倍桂军的多次进攻,以1000多名红军将士的牺牲的代价取得阻击战的胜利,保护了中央纵队顺利渡江。</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光华铺阻击战烈士合葬墓。</p><p class="ql-block">光华铺阻击战,3军团4师10团一天之内牺牲了杜中美、沈述清两位团长,10团一共牺牲1000多官兵。</p><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上将,当年20岁,时任10团3营长,参加了光华铺阻击战。</p><p class="ql-block">防化团战友李跃强的父亲李辉高(开国少将,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将军时任10团管理员,参加了光华铺阻击战。</p><p class="ql-block">光华铺阻击战烈士合葬墓,两侧是10团两位团长沈述清和杜中美的墓碑。</p> <p class="ql-block">上图:光华铺阻击战烈士墓碑。</p><p class="ql-block">红8军团(军团长周昆)在三峰山受阻,行军滞后,两次被桂军截击,部队溃散,徒涉湘江时遭到敌机轰炸扫射,死伤惨重。</p><p class="ql-block">罗荣桓元帅时任军团政治部主任,过江回头一看,身后只剩下一个扛着油印机的小战士。</p><p class="ql-block">8军团从于都出发时,辖2师6团1万余人,过湘江残部1200多人。中央红军黎平整编,取消红8军团番号,余部编入红3军团。</p> <p class="ql-block">上图: 光华铺阻击战参加者,开国上将杨勇、张宗逊、中将张震为烈士墓题写碑文。</p> <p class="ql-block">上图: 开国上将王平、张爱萍为题写碑文。</p><p class="ql-block">王平上将回忆:</p><p class="ql-block">大批红军逐渐向湘江渡口汇集,路窄人多,拥挤不堪。这时从桂林衡阳飞来的敌机前来轰炸扫射,红军大队人马挤成一大片,无法疏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机炸弹落下来,一颗炸弹就能造成几十个红军战士伤亡。浮桥被炸断,战士掉进水中,炸死淹死的战士漂浮在水面上,在湘江拐弯水流缓慢处挤成一大片,鲜血染红了湘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