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彼得大帝夏宫,又称俄罗斯夏宫、彼德宫,坐落于芬兰湾南岸,距圣彼得堡市区30多千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千米。它最负盛名的景观是大瀑布喷泉群,精妙的水景设计与金色雕塑相得益彰,让夏宫赢得“喷泉之都”的美誉。这座宫殿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经长期精心修复,现已恢复原貌,并于1990年以“彼得宫城历史园林建筑群”之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6月28日,我们从圣彼得堡市区出发,驱车向西南方向前行,专程前往夏宫,探寻这座沙皇行宫的奥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宫主要由上花园、下花园与大宫殿三部分组成。在美篇《彼得大帝夏宫(上)》中已经记述了对大宫殿的观感,本篇将聚焦夏宫上花园与下花园;其中,下花园是整个建筑群中最壮美、最引人入胜的部分,其核心景观便是大瀑布群。</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大瀑布喷泉群</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群坐落于大宫殿正前方,地处下花园核心区域,既是下花园水系景观与雕塑艺术融合的关键节点,也是夏宫极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下花园乃至整个夏宫的核心景观,大瀑布喷泉群以装饰华丽的阶梯式瀑布为主体。它汇聚超140座喷泉,搭配200余尊金色雕像与浮雕,以独特宏大的气势,将宫廷园林特有的奢华质感与灵动气韵完美融合并展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群的建设与俄罗斯历史上的一场战争有关。1700年至1721年,俄罗斯与瑞典爆发“大北方战争”,俄罗斯最终取胜。1714年时,俄罗斯已在战争中占据明显优势,逐步确立了在波罗的海的霸权。为彰显此战胜利后的帝国实力,彼得大帝决定修建一座可与凡尔赛宫比肩的宫殿,以此体现俄罗斯的强盛,同时承载他追赶欧洲先进文化的政治抱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喷泉群的设计建造,目的之一便是纪念俄国在北方战争中的胜利,其中更设有一组专门为纪念这场战争胜利而打造的喷泉雕塑组合。大瀑布群的金色雕塑也借用圣经故事展现了与当年俄罗斯与瑞典的战争有关的元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群以人工模拟自然山水为思路,利用大理石、凝灰岩等材料塑造出层叠的“天然山体”形态,让水流沿台阶式岩壁层层跌落,形成动态水幕;同时搭配神话主题雕塑(如主神、海神等),实现“动(水流)与静(雕塑)”“自然野趣与宫廷艺术”的融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群的建造借鉴了欧洲园林风格,体现了彼得一世时期向西欧学习的理念。它借鉴意大利、法国古典园林的对称布局与水景设计手法(如法式阶梯喷泉),同时融入俄罗斯本土艺术元素,彰显当时俄罗斯对欧洲先进文化的吸收与本土化创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瀑布群巧妙利用地势高差建成了一组美轮美奂的无动力喷泉,成为18世纪欧洲宫廷园林中“以自然之力造景”的经典范例。其主要原理:先将莫伊卡河支流的水源引入海拔更高的上花园蓄水池,再通过水道将水流引导至位于低地的大瀑布群,天然高差形成的水的势能,就被转化成喷泉的动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整体塑像群的共同寓意:大瀑布喷泉群中金色雕像,多以古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它们通过镀金工艺营造的奢华感,既烘托皇家园林的威严与气派,也借神话中神祇的力量感,隐喻俄罗斯帝国的强盛与至高无上的皇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宫大喷泉的金色塑像,核心寓意围绕彰显俄罗斯皇权威严、纪念历史胜利展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的“参孙与狮子”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宫的大瀑布雕塑群大量运用古希腊罗马神话元素,展现了皇家园林的艺术品味与对西方文化的吸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尊雕塑代表的是得墨忒耳,她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农业、谷物与丰收女神,也是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她头戴象征谷物的冠冕,手持麦穗,这些元素是其身份的典型标识,寓意着丰收与富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尊雕像代表的是珀尔修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珀尔修斯最著名的事迹是斩杀了蛇发女妖美杜莎,雕像中他手持的正是美杜莎的头颅,另一只手握着短剑,头上戴着有翅膀的头盔,这些元素都与他的神话故事一一对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尊雕塑代表的是酒神狄俄尼索斯。他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狂欢与戏剧之神,雕像中他手持酒碗的形象,体现了其与酒和狂欢的关联。</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1, 100, 250);">隆姆松喷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是夏宫大瀑布喷泉群的核心中枢,地处下花园的中轴线上,正对着夏宫大宫殿的正门,是整个下花园水系与雕塑景观的视觉焦点。喷泉主体是一尊镀金青铜雕像,高3.3米、重5吨,呈现《圣经》中大力士参孙的形象——参孙双手用力掰开雄狮的上下颚,泉水从狮子口中喷涌而出。现雕像为1947年在原作基础上修整并重新镀金的版本,原作由戈斯罗夫斯基于1802年制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喷泉依托夏宫地势高差形成的水压,泉水从狮口直冲而出,水柱高度可达22米,水流强劲且稳定,与雕塑的动态感结合,营造出磅礴震撼的视觉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组喷泉雕塑寓意1700年-1721年俄罗斯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参孙代表强大的俄罗斯,雄狮代表瑞典(瑞典国徽以狮子为标志),22米高的水柱象征俄国胜利的气势与国家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彼得宫大瀑布群,金色的神话雕塑与灵动的喷泉交相辉映。那些金色塑像,或展现神祇的威严,或呈现英雄的勇武,在光照下熠熠生辉。喷泉如银练般腾空而起,水花四溅,与周围翠绿的草木、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共同构成一幅奢华而灵动的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融合了古典艺术与水利奇观的大瀑布群中,仿佛能触摸到18世纪俄罗斯宫廷的艺术脉搏,众多游客被奇观所吸引,在其中徘徊陶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雕塑代表的是亚当,出自《圣经》创世故事。雕塑呈现了亚当的形象,结合喷泉景观,是夏宫园林中以宗教与神话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下花园内古树参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码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彼得宫附近海边的码头,主要通航至圣彼得堡市中心的冬宫附近码头(下埃尔米塔什码头),可乘坐水翼快艇往返,单程约35-45分钟。此外,从这里出发的游船还能欣赏芬兰湾及沿岸风光,部分航线也可远眺喀琅施塔得岛等区域。</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1, 100, 250);">上花园</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彼得宫的上花园是一处极具法式园林风格的皇家花园,它以几何对称布局为特色,树木、草坪修剪得规整有序,呈现出严谨的几何形状。中轴线上有三座大型水池,园内还分布着数十座由意大利大师创作的大理石雕像,这些雕像根据彼得大帝的个人品味购入,艺术造诣深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花园最初是夏宫的礼仪入口,后来成为皇家休闲场所。其喷泉系统利用上花园与下花园18米的落差形成水压,无需机械动力即可运作,这一设计体现了18世纪水利工程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涅普顿喷泉位于上花园,是上花园规模最大的喷泉。它的中心是罗马神话中的海神涅普顿雕像,涅普顿头戴王冠,手执三叉戟,尽显威严。紧贴水面有四个驯服海马的骑士塑像,四角还有小孩戏鱼的塑像,周围环绕着海豚、龙、特里同(海神的侍从)等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规整的上花园到灵动的下花园,彼得宫园林尽显沙皇奢华,更藏工匠心血。上花园以法式对称见长,草坪树木如绘,涅普顿喷泉与大理石雕像点缀其间,透着18世纪宫廷雅致,似见昔日贵族漫步。下花园则是视听盛宴,大瀑布喷泉群的金雕塑熠熠生辉,水柱腾空、水声轰鸣,与芬兰湾相映;希腊罗马神话雕塑定格艺术,令人叹服工艺,感怀文化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彼得宫,那壮美的喷泉、鎏金的雕像与雅致的园林景致,已经化作深刻的印记,久久萦绕在心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