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岭大礼堂修缮竣工剪彩开演首场戏剧

豆包无豆

<p class="ql-block">昨天(8.31.)上午阳光明媚,驾岭大礼堂修缮竣工的剪彩仪式圆满举行,这不仅是一座建筑的新生,更是驾岭片区文化记忆的一次深情回归。随着彩带飘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激动与期待。</p><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大礼堂迎来了修缮后的首场演出——经典戏曲《狸猫换太子》。消息传开后,原驾岭乡的村民们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召唤,从四面八方匆匆赶来。蜿蜒的乡村小道上,满是结伴而行的村民,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子孙的搀扶下,步伐虽慢却坚定;有活泼的孩童,蹦蹦跳跳地穿梭在人群中,笑声回荡在夜空;还有年轻的夫妇,手牵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怀揣着对大礼堂的深厚情感,对戏曲的热爱,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 </p><p class="ql-block">走进大礼堂,焕然一新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崭新的座椅整齐排列,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静静诉说着即将开启的新故事。天花板上的灯光散发着明亮而温暖的光芒,映照在四周的建筑上,楼杆的彩旗以及楼杆上雕刻的毛主席语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豪不利已专门利人”。等那个时代的红色印记,那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画面栩栩如生。与过去破旧、略显昏暗的模样相比,如今的大礼堂既保留了古朴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化的舒适与便利。 </p><p class="ql-block">演出即将开始,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的气息,人们交头接耳,话语中满是对大礼堂修缮的赞叹。“盼了这么多年,终于又能在这大礼堂里看戏啦!”一位老人感慨地说道,眼神中透着无尽的欣慰。旁边的年轻人附和着:“是啊,小时候就盼着来这儿看戏,后来因为安全问题封闭了,心里一直空落落的。” </p><p class="ql-block">随着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响起,《狸猫换太子》正式开演。演员们粉墨登场,他们精湛的技艺瞬间将观众带入了那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中。饰演李妃的演员,唱腔婉转悠扬,如泣如诉,将李妃的悲苦与无奈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们沉浸其中,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揪心,时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 在演出的间隙,大家不禁回忆起 2009 年大礼堂因安全问题封闭后的日子。那时候,露天演出成了常态。夏日的夜晚,蚊虫叮咬,村民们却毫不在意,搬着小板凳早早地占好位置;冬日寒风凛冽,大家裹着厚厚的棉衣,依然看得津津有味。尽管条件艰苦,但露天演出却承载了无数美好的回忆。“那时候虽然条件不好,可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真好啊!”一位中年妇女说道,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不过现在好了,大礼堂修好了,以后看戏再也不用遭罪了。”旁边的人回应道。 </p><p class="ql-block">演出进入高潮部分,包拯公正断案,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观众们被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深深打动,不少人眼中闪烁着感动的泪花。这一刻,大礼堂仿佛成为了一个情感的汇聚地,将村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p><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演员们谢幕,观众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围在舞台周围,向演员们表达着赞美与感谢。这一刻,大礼堂见证了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见证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p><p class="ql-block">驾岭大礼堂的修缮竣工,不仅仅是对一座建筑的修复,更是对乡村文化的守护与传承。它承载着村民们的青春岁月和美好回忆,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这场演出,是大礼堂重焕生机的开篇,相信在未来,这里将上演更多精彩的故事,续写乡村文化的辉煌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