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你好:于秋光里,守着热爱遇见暖

黎新华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八月终章轻合如蝶翼,长夏最后一缕余温,先在崇仁金穗豪苑老家的窗沿上打了个转,随街巷里渐弱的蝉鸣慢慢淡去;又飘到上海家中的窗台,藏进窗外梧桐树的疏影里。九月序章携风而来,先拂过崇仁田埂的稻浪,裹着新米的清冽漫过山岗;再穿过黄浦江面,带着江水的温润,悄悄叩响故乡与第二故乡的时节。立在这季候的渡口回望,才惊觉“时光太匆匆”——昨日还念崇仁荷塘的夏荷亭亭,今朝已见上海街头的栾树缀满秋果;昨日尚忆沪上夏夜的晚风习习,今朝已盼故乡檐下的月光皎洁,唯有揣着暖意向前,方能接住这两地秋光共递的温柔邀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我们揣一颗“秋水长天”的静心,在崇仁与上海的秋光里,慢慢走进九月的诗行。回崇仁时,不必追着快节奏奔跑,晨起可跟着邻里去田埂摘一把青菜,午后坐在老樟树下看阳光透过叶隙洒下光斑,把“追不上的不追”的豁达,融进乡土的慢时光里;在上海的家中时,也不必背着过往的重量,傍晚可在小区里散步看晚霞漫过楼顶,周末在书房摊开一卷书,让墨香裹着桂意漫进心底,把“背不动的放下”的从容,藏进寻常的烟火气中。忙时记得“把生活调到喜欢的频道”——回崇仁时多陪伴着老母亲说说话,聊聊天,歇脚时咬一口巷口买的米糕或泡上一碗米粉;在上海忙着帮衬孩子们时,常和他们围坐在一起,听他们讲工作里的趣事、生活中的小事,看他们眉眼间舒展的模样,便是最治愈的时光。要知道,“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在崇仁是电梯房里靠窗的书桌,在上海是家中亮着暖灯的角落;而最珍贵的时光,从不是追赶的慌张,是在崇仁陪家人吃饭的闲谈,是在上海与孩子们相处的欢笑,是守住内心热爱、与生活温柔相处的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的九月,该学着与过往轻轻和解。在崇仁的秋夜里,想起没说完的话、没做好的事,不妨对着星空叹口气,让晚风把遗憾吹散——“得不到回应长的热情,要懂得适可而止”,就像院角的牵牛花不会为留不住的蝴蝶固执绽放;在上海的晨光中,若遇着不顺心的小事,不妨泡一杯热茶,看窗外的桂树摇落几朵花,让新的一天把烦恼冲淡——“不开心的事情要定期清理”,如同秋风会拂去梧桐树的积尘,才能给快乐腾出满室芬芳。别让柴米油盐的琐碎,磨掉眼里的星光:在崇仁别因陪着老母亲料理日常的忙,忽略了田埂边的野花;在上海别因日常的闲杂事,错过了帮扶孩子们时的暖心瞬间。““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不如让心归一次零——把在崇仁没帮完的忙,交给九月的好太阳;把帮扶孩子们的小心愿,伴着桂香慢慢实现。带着星星点点的光,去赴两地的惊喜之约——在崇仁,风穿过稻浪时会轻拍肩头,像儿时邻里的叮咛;在上海,推开家门见两个孙子时,他们总笑着一头扑进怀里,还攥着我的衣角不肯放,这模样便是最好的“好运预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毕竟,每一段岁月都有它的美好,每一份热爱都值得坚守;在崇仁,守着故土的安稳便是幸福;在上海,陪着孩子们成长便是意义。让我们做自己的光吧,不必借谁的亮,在崇仁的九月里,看稻穗压弯枝头,听邻里讲过去的故事;在上海的秋光中,看桂香漫过窗台,陪孩子们画一幅关于秋天的画。不辜负崇仁檐角的月光,不辜负上海家中的暖阳,不辜负心底的热爱,静静等所有美好,都踩着两地秋的节拍如约而至——要相信,“人间九月有幸事,未来的日子,定是暖意常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九月你好,愿我们在崇仁的稻浪与上海的桂香中,接住每一份温柔;愿我们在故乡的牵挂、对孩子们的守护,还有每天送两个可爱小孙子上学、上幼儿园的日常里,遇见更从容的自己。愿往后的日子,崇仁的风是软的,上海的云是轻的,心头对故土的念、对孩子们的爱,还有每天送两个可爱小孙子上学、上幼儿园的时光都是暖的,走过的每一段路,都满是秋的清香与生活的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总在崇仁与上海的岁月里漫步,盼在崇仁“春赏桃梨满坡,夏听荷塘蛙鸣,秋见稻浪翻金,冬遇白雪覆檐”,盼在上海“春赏樱花沾衣,夏听蝉鸣入窗,秋闻桂香满庭,冬看初雪落枝”,盼两地的扬尘里,目之所及都是美事。可其实美好从不在远方的山海,而在当下的每一寸时光:在崇仁是清晨母亲煮的白粥冒着暖烟,是傍晚家人等候的灯光亮着;在上海是清晨楼下早餐铺的豆浆暖着手,是帮扶孩子们时,他们递来的一张手写贺卡、一声“谢谢”;是“日子简单充实”的踏实,是“嘴角上扬的小窃喜”,是“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安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愿我们在这九月,“依心而行,别回头,别四顾”——在崇仁,带着对故土的眷恋,把日子过成乡土诗;在上海,如今俩孩子都已成家,还添了两个优秀的孙子:大孙子这学期读六年级,小孙子在幼儿园大班,两个宝宝格外惹人疼。在生活里,怀着对孩子们的热爱,把时光谱成温暖的歌。既能在崇仁的秋风里拾捡“淡然惬意的闲适”,也能在上海的日常中保持“热忱从容”的心意,去“行己所爱,爱己所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