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文/伙计 图/网络</i></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军人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十分崇拜军人,可能缘于父母都是新四军老战士的传承,亦或我的大舅是解放军、姨娘是文艺兵,让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更多的应该是从课本、电影和有关书籍中源源不断地汲取与感受军人的伟岸与伟大——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成为印刻在脑海里的英雄群体,化作矗立在心中的一座座丰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渐渐地我就有了一个军人梦,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为祖国站岗的模样,梦想着小伙伴们羡慕嫉妒的眼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犹记还是在文革期间,能戴上一顶军帽,穿上一身军装,背上一个军挎包,那是足以让同龄人眼热的标配,在大街上妥妥地享受注目礼的行头。所以每逢学校或者小伙伴们的重要活动,我都要千方百计借一顶军帽带戴上,要的就是那股威武和神气的自我陶醉与享受。我做梦都想着哪一天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军帽军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梦想成真,我用自己“天女散花”等烟标藏品,以及买早点和学工劳动中节省的粮票,换了一顶七八成新的军帽,随后不久又与兄长们连夜排队购得部队换装处理的军干服,从此军帽军装成了我的心爱之物。上个世纪70年代,许多戴军帽穿军服的黑白老照片一直珍藏至今,帮我留下了珍贵而难忘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兵!当兵!当兵!从初中到高中,我心心念念的就是要去入伍参军。终于等到临近高中毕业,我每天都急切期盼着征兵的消息,可是最后等来的却是从头到脚的一盆冷水。由于国家政策调整,从1975年起不再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兵,只有经过在农村或工厂锻炼的适龄青年,才具备报名参军的资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军人梦的坚定信念支撑下,我没有因为这次挫折而泄气,因为我坚信我还会有机会,肯定还有机会的。赶紧的,我毫不犹豫决定立即报名上山下乡,早下乡才有希望早当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初是通过父亲单位路线教育联系点安排插队,因为母亲所在市直单位下放手续办理更快,我随即申请转到母亲单位路线教育联系点插队落户,高中毕业不到一个月就办妥了所有手续,领取了市革委会知青办颁发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光荣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下乡插队开始,我怀揣着一个军人梦,凭着一股子革命激情和不服输的精神,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舍下身子干活,很快掌握了几乎全部的农业生产基本技能。春寒料峭,踩着冰碴子栽插早稻;六月天里,顶着炎炎烈日忙“双枪” ;金秋时节,挑着担子过冲翻岗交公粮;数九寒天,冒着凛冽朔风挑河奋战在坝上……四季农活很累,知青生活很苦,没有能够让我有半点动摇,因为军人梦是我从心底里长出的压不垮的信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插队的公社距离省城只有几十公里,但是我很少回家,插队第一年就摘得全公社“工分最高知青”的桂冠。我暗自思忖,距离报名、推荐入伍的时间应该不远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插队一年后,终于等来了征兵的喜讯,当我兴冲冲的赶到公社武装部,却被告知要插队两年以上才能报名参军。当时虽然有点沮丧,但对于国家的政策还是能够也必须理解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又是一年期待中的历练和历练中的期待,距离军人梦愈近心情就愈加迫切。插队两年后再次盼来招兵日子,我特意用父亲配给的烟票买了几包好烟带上,并约请大队民兵营长一起兴致勃勃赶去报名,到了公社武装部,工作人员接过我的报名登记表看了又看,最后于心不忍地叹息道:“你的基本条件非常好,可惜……可惜你已经超过了今年国家征兵的年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天我也不知道是怎样回到生产队的,当晚我忍不住跑到打谷场放开大哭一场,我反反复复声嘶力竭地呐喊着:“这么“倒霉”的事怎么就让我给摊上了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就这样,可能是命运注定我这辈子只能与军旅生涯擦肩而过,军人只能成为我永远的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参军未能圆梦,但我在心底里对于中国军人的崇敬之情不仅丝毫没有改变,而且还在与日俱增。因此对于《再见吧,妈妈》《十五的月亮》《你是谁》《咱当兵的人》等歌颂军人的歌曲情有独钟,只要赶上卡拉OK的机会,总要激情满怀地一展歌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正是有着伟大的中国军人日夜驻守祖国边疆,守护国家安全,才有我们14亿国人大家庭的安宁生活,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才能挺直腰杆、扬眉吐气,才不会受人欺侮、任人宰割。特别是在1998年抗洪救灾、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等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与生死考验面前,一次次见证了中国军人无私无畏的精神感天动地,“人民子弟兵”的称号实至名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几十年一路走来,在社会发展实践的耳闻目睹之中,我对军人含义的理解和认知也在不断升华。什么是军人?国家必要之际,人民需要之时,听党指挥就是军人的天职。中国军人是用血肉之躯为祖国铸造的万里长城,为人民筑起的铜墙铁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发自内心地为中国军人骄傲和自豪。下辈子,我一定要做一个真正的军人,去圆这辈子没有圆的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