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宝的八零小院 (小说)

曹静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美篇号 48314570</span></p> <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的春风吹到青瓦巷时,李家院的老槐树刚冒出新绿。李老太坐在院门口纳鞋底,手里的针线刚穿过布面,就听见隔壁张家传来一阵闹哄哄的声响——不是吵架,是带着哭腔的欢喜,混着婴儿的啼哭声,裹着风飘进了李家院。</p><p class="ql-block"> “这是咋了?”李老太放下针线,往张家院门口凑。刚到门口,就见张婶抱着个皱巴巴的小娃娃,眼圈通红,旁边的张叔蹲在台阶上,手里攥着个蓝布包,唉声叹气。青瓦巷的街坊们也围了一圈,七嘴八舌地问,张婶才抹着眼泪开口:“生了,是个丫头,可……可大夫说她身子弱,得好好养着。可我们家这条件,刚供着俩小子读书,实在是……实在是没精力再顾一个了。”</p><p class="ql-block"> 原来张婶头胎生了对双胞胎儿子,本就把家里的积蓄耗得差不多,这胎又生了个女儿,偏偏孩子出生时体重轻,总爱哭闹,张婶白天要下地干活,晚上要照顾三个孩子,实在熬不住,夫妻俩商量着,想找个条件好点的人家,让孩子能少受点罪。</p><p class="ql-block"> 街坊们听了都沉默了。青瓦巷里的人家大多不富裕,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李老太看着张婶怀里的小娃娃,小脸皱巴巴的,闭着眼睛哭,声音细得像小猫叫,心里顿时软了。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丢过一个女儿,到现在都不知道孩子在哪儿,如今看着这小娃娃,就像看见当年的女儿,心疼得不行。</p><p class="ql-block"> “张婶,”李老太往前走了一步,声音有点发颤,“你们要是不嫌弃,这孩子……我来养吧。”</p><p class="ql-block"> 张婶和张叔都愣住了。谁不知道李老太是个孤老太太,老伴走得早,没儿没女,平日里就靠给人缝补衣裳、捡点废品过日子,虽说手里有点积蓄,可养个刚出生的娃娃,哪是那么容易的事?</p><p class="ql-block"> “李婶,这可不行!”张婶急忙摇头,“这孩子身子弱,得花钱买奶粉,还得天天看着,您一个人哪忙得过来?”</p><p class="ql-block"> “我忙得过来!”李老太拍了拍胸脯,眼里闪着光,“我这院子大,还有间空房,收拾收拾就能给孩子住。我缝补衣裳能挣钱,再省着点花,肯定能把孩子养好!再说,我也想有个伴儿,这孩子来了,我这院子也能热闹点。”</p><p class="ql-block"> 街坊们也劝张婶:“李婶是个好人,孩子跟着她,肯定不会受委屈。”张叔犹豫了半天,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李老太真诚的眼神,终于点了点头:“李婶,那就麻烦您了。这孩子……这孩子就叫金宝吧,希望她以后能有福气。”</p> <p class="ql-block">  李老太抱着金宝回了家,当天就把空房收拾出来,铺上晒得松软的被褥,又去供销社买了最便宜的奶粉和小衣裳。晚上,金宝又哭了,李老太抱着她在院子里来回走,哼着年轻时哄女儿的歌谣,哄了半宿,金宝才终于睡着。看着孩子安静的睡颜,李老太的眼泪掉了下来,她摸着金宝的小脸,轻声说:“金宝,以后奶奶一定好好疼你,不让你受一点委屈。”</p><p class="ql-block"> 说来也怪,自从金宝来了李老太家,李老太的日子就像开了挂一样,变得顺风顺水。以前李老太给人缝补衣裳,总是要等好几天才能接到活,可现在,每天都有人找上门来,有的是让她缝补衣裳,有的是让她做布鞋,甚至还有人听说她养了个孩子,特意给她送鸡蛋和红糖。</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李老太去捡废品,在一个旧纸箱里发现了一个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二十块钱!她以为是别人丢的,在原地等了半天,也没人来领,最后只能把钱收起来,想着以后给金宝买奶粉。还有一次,她给隔壁王大爷缝补棉袄,王大爷觉得她缝补得好,不仅给了工钱,还把家里多余的一辆旧自行车送给了她,说让她以后出门买东西方便。</p><p class="ql-block"> 金宝也越来越讨人喜欢。以前总爱哭闹,可自从到了李老太家,慢慢变得爱笑了,小脸蛋也圆润了起来,眼睛大大的,像黑葡萄一样,见了谁都甜甜地喊“奶奶”“叔叔”“阿姨”,青瓦巷里的街坊们都喜欢她,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金宝送点过来。</p><p class="ql-block"> 转眼金宝就三岁了,能跑能跳,还特别懂事。李老太缝补衣裳的时候,她会搬个小板凳坐在旁边,帮李老太递针线;李老太去捡废品,她会跟在后面,帮着拎小袋子。有一次,李老太感冒了,躺在床上不想动,金宝竟然端着一杯热水过来,还学着李老太平时的样子,用手摸了摸李老太的额头,说:“奶奶,你喝点水,睡一觉就好了。”李老太看着金宝,心里暖烘烘的,觉得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收养了金宝。</p><p class="ql-block"> 这年秋天,青瓦巷要拆迁了。街坊们都在为拆迁款的事发愁,有的人家因为拆迁款分配不均,还吵了起来。可李老太却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她的院子大,按照政策,能分到两套楼房,还有一笔不少的拆迁款。</p><p class="ql-block"> 拿到拆迁款那天,李老太带着金宝去了供销社,给金宝买了新衣裳和玩具,还买了好多好吃的。金宝抱着新玩具,笑得合不拢嘴:“奶奶,我们以后是不是就能住新楼房了?”</p><p class="ql-block"> “是啊,”李老太摸着金宝的头,笑着说,“以后我们就能住新楼房,再也不用捡废品,不用缝补衣裳了,奶奶可以天天陪着你玩。”</p> <p class="ql-block">  搬进新楼房的那天,青瓦巷的街坊们都来帮忙。张婶和张叔也来了,还给金宝带来了新书包,说等金宝到了上学的年纪,就送她去最好的学校。金宝拉着张婶的手,甜甜地说:“张婶,谢谢你把我送给奶奶,我现在好幸福啊。”</p><p class="ql-block"> 张婶看着金宝开心的样子,又看了看李老太满足的笑容,心里也乐开了花。她忽然觉得,当初把金宝送给李老太,真是送对了。</p><p class="ql-block"> 新楼房里,李老太把金宝的房间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墙上贴着卡通贴纸,书桌上放着崭新的文具。晚上,金宝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星星,对李老太说:“奶奶,我觉得我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因为我有你,还有这么多爱我的人。”</p><p class="ql-block"> 李老太坐在床边,给金宝盖好被子,眼里满是温柔:“是啊,我们金宝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以后还会更有福气呢。”</p><p class="ql-block">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金宝的脸上,她嘴角带着笑,慢慢进入了梦乡。李老太看着金宝的睡颜,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金宝开开心心地长大,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李老太和金宝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李老太用拆迁款开了一家小裁缝店,因为手艺好,价格公道,生意特别好。金宝也越来越优秀,上学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特别懂事,经常帮李老太看店、做家务。街坊们都说,李老太是积了德,才遇到金宝这么好的孩子;也有人说,金宝是个福星,不仅给李老太带来了好运,也给青瓦巷的街坊们带来了欢乐。</p><p class="ql-block"> 每年春节,李老太家都会特别热闹。张婶一家会来拜年,街坊们也会带着礼物来串门,金宝会给大家表演节目,唱她新学的歌,跳她新学的舞,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李老太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自己这辈子虽然孤苦,可因为有了金宝,她的人生变得圆满而温暖。</p><p class="ql-block"> 而金宝也永远记得,在她最弱小、最无助的时候,是李老太伸出了援手,给了她一个家,给了她全部的爱。她暗暗下定决心,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孝顺李老太,让她安享晚年,让这份跨越血缘的亲情,永远温暖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