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安边五里墩

乔文章

<p class="ql-block">   安边堡长城段的五里墩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安边镇东南五里处。 </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其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名称由来:因距安边城东南五里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五里墩所处的长城段为明弘治年间由巡抚文贵修筑的弘治墙,此道边墙从靖边县入境,行经多个乡镇后与成化墙重叠。而五里墩的修建年代可能早于所在长城,有观点认为其可能是成化年间所建。</p><p class="ql-block"> 建筑特点:墩台全由夯土构筑而成,竖截面为梯形,底面近似正方形,南北宽48米,东西长45米,斜高24米。下面有一高1.2米的耳室,直通台顶,遇到敌情,人可以躬身进去点烽火,通知其他墩台的士兵警戒或驰援。</p><p class="ql-block"> 军事作用:定边一带长城多处于平原,缺乏制高点,五里墩高大的墩台便于瞭望敌情,是重要的瞭望哨和报警设施。此外,在五里墩长城边,考古工作者发现了44000多眼“品”字坑,这种“品”字坑是陷马用的,与墩台共同构成了独特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它还保护着当时紧贴长城内侧的盐马古道。</p><p class="ql-block"> 保存状况:五里墩整体保存较好,是陕北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墩,被誉为“陕北长城第一墩”。安边镇政府还建了观景台供来往旅客游览。</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21日延安大学摄影协会赴定边采风,这是本次活动的第五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延安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上官红卫在考究建筑土质情况时发出的感叹!为什么墩台城堡历经好几百年没有被风化?值得研究当时的土质合成情况和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