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芝加哥艺术馆格雷大厅

小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8月14日下午,我们走进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一层陈列了大量精美的亚洲雕塑的“理查德和玛丽·L·格雷大厅”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理查德与玛丽·L·格雷之名命名的这座大厅远不止一个入口。它是捐赠者与远古工匠之间一场沉默的致敬,是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一处安放亚洲古老灵魂的现代圣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捐赠者理查德(Richard Gray)和玛丽·L·格雷(Mary L. Gray)夫妇是芝加哥著名的艺术经纪人、收藏家和慈善家。理查德·格雷是20世纪芝加哥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商人之一,他创立的Richard Gray Gallery是现代和当代艺术领域的重要画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理查德和玛丽·L·格雷大厅的101展厅除中国佛教雕像外,还陈列了亚洲印度和柬埔寨的几尊佛像。</span></p> <p class="ql-block">🔺中国唐朝(公元618-907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尊佛像为一组的</span>释迦牟尼与菩萨塑像。</p> <p class="ql-block">🔺一座中国宋朝(960-1279)的木刻水月观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是该大厅陈列的重点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度/巴基斯坦有很多犍陀罗(Gandhara)风格的佛像和菩萨像(约公元1-5世纪)。其特点是深受希腊罗马艺术影响,佛像面容具有欧洲人特征,头发呈波浪形,衣褶厚重写实。此外还有大量印度教的神像,如湿婆(Shiva)、毗湿奴(Vishnu)及其化身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尼泊尔以其精美的铜鎏金造像闻名。许多体量不大但做工极其精致、细节丰富的菩萨和度母像,通常镶嵌有宝石,富丽堂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砂岩</span>站立佛像</p><p class="ql-block">笈多时期,5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北方邦瓦拉纳西附近的萨那特布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南亚(柬埔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这是大厅的另一大陈列重点,尤其是柬埔寨的吴哥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柬埔寨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石雕艺术之一。许多来自吴哥王朝(Angkor period,约9-15世纪)的印度教和佛教雕塑。典型代表有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时期的“微笑的佛陀”头像,以及各种姿态优雅的梵天、毗湿奴神像。它们以其宁静、神秘和内省的笑容而著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泰国陈列有大城时期(Ayutthaya)或素可泰时期(Sukhothai)的青铜佛像。素可泰佛像以优雅的“行步佛”姿态和火焰形的发髻为典型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度尼西亚有来自爪哇的佛教造像,例如夏连特拉王朝(Sailendra Dynasty)的菩萨像,其风格与柬埔寨早期艺术有关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位盘坐于一条蛇(纳伽)上的冥想佛陀,成为了在高棉帝国首任佛教君主阇耶跋摩七世(1118-1219)统治期间备受尊崇的核心造像,这位君主将自己与开悟的佛陀等同起来。与大多数佛陀造像不同,在这里他被描绘为头戴类似王冠的冕饰,佩戴耳环,这象征着他是查克拉瓦蒂(宇宙之主)的角色。直到不久以前,这一造像还被理解为历史上佛陀生平中的一段故事,讲述的是蛇王穆恰林达保护佛陀不受雨水侵扰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高棉帝国的盘坐于一条蛇(纳伽)上的冥想佛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从前厅走进大厅,高大的空间、自然的光线与古老石质雕塑的庄重、宁静感相得益彰。大厅集中展示了来自南亚和东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柬埔寨、泰国等)的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宗教石雕和青铜雕塑等艺术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进大厅后,一眼就看到这座宏伟的佛像。源于公元12世纪佛教罕见的兴盛之地——印度南部的纳加帕蒂南沿海小镇。坐禅的佛像展现了一些佛陀身体上的典型特征:拉长了的耳垂、手掌上的莲花印记,以及覆盖着蜗牛壳状卷发的顶髻。一道象征着智慧的火焰从头顶浮现出来。覆盖在佛像背部的泰米尔铭文大多已经风化褪色。</span></p> <p class="ql-block">🔺140展厅的印度坐佛(约855-1279年)的正反面</p> <p class="ql-block">🔺左手持礼物手势的佛陀(Varadamudra)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铜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乔拉时期(约公元855-1279年),第11或第12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那加帕蒂南</p> <p class="ql-block">🔺已婚Khalkha妇女的头饰,配有骷髅帽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银和银丝线镶嵌珊瑚图案的</span>假发</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p><p class="ql-block">蒙古,Khalkh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印度,战神有着多个别名——卡特提凯亚、斯坎达、库马拉和山穆克哈,在南印度还有穆鲁甘,他在那里尤其受欢迎。这座宏伟的雕塑描绘了他拥有六个头与十二只手臂的形象,高举着十件武器,驾驭着他的座驾一-孔雀。根据传说,卡特提凯亚诞生于湿婆神散落的种子,他长出了六个头,以从他的六个母亲--昴宿星团(克里提卡斯) --那里获得滋养。</span></p> <p class="ql-block">🔺印度战神,卡提凯亚,<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在孔雀上的</span>神圣军队的指挥官</p><p class="ql-block">甘加时期,约12世纪</p><p class="ql-block">马达纳帕勒,安得拉邦,印度玄武岩</p><p class="ql-block">西尔万·S·怀勒夫妇的限制性捐赠,1962年。203号(正面与反面)</p> <p class="ql-block">🔺学习的黄金法,<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诺</span>坐在学习的姿势中。</p> <p class="ql-block">🔺毗湿奴神</p><p class="ql-block">吴哥时期,12世纪</p><p class="ql-block">柬埔寨砂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个胖嘟嘟、男孩般的甘尼萨形象,双脚合拢而坐,是在印度尼西亚发展形成的,在那里他特别受欢迎。起源于印度,他在东南亚乃至中国和日本都获得了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抵御邪灵的守护者,甘尼萨被供奉在专门为他建造的寺庙中,或在神圣或危险的位置独立安放。这个形象完全以圆雕形式呈现,其头部和肩膀后方有一个怪兽面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岩石</span>神祇迦尼沙,障碍移除者(正反面)</p><p class="ql-block">9世纪/10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中爪哇安山</p><p class="ql-block">克里斯蒂安·H·阿勒夫人赠送,以纪念她的父母海伦和格伦·萨普尔,1996.673</p> <p class="ql-block">🔺龙形建筑陶土装饰品</p><p class="ql-block">13世纪/14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尼西亚东爪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件华丽的佛像雕塑描绘的是佛陀在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冥想后获得开悟的瞬间:他用右手触地,以示见证。按照当地传统,佛陀被装扮成国王的形象,展现出诸如耳垂细长等人们所熟悉的特征。然而,与原始印度佛陀所穿的朴素僧袍不同,这里的佛像采用了高度镀金和装饰的形式,这是缅甸的典型风格。从印度南部的纳加帕蒂南以及其他港口城市开始,商旅和僧侣们帮助佛教广泛传播到了东南亚各地。</span></p> <p class="ql-block">🔺戴着王冠和镶嵌宝石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镀金漆木,带有油漆和彩色玻璃</span>坐象座佛像</p><p class="ql-block">19世纪末</p><p class="ql-block">缅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座真人大小的木质佛像原本计划在缅甸巴甘的一座寺庙中作为尊崇的对象,那里曾遍布超过1,000座佛教寺院和圣所。巴甘帝国在1287年由于蒙古的不断入侵而崩溃(1277-1301年)。这种带有王冠的造像样式源自邻近的帕拉印度,但在缅甸,它被用来象征以佛陀形象出现的皇室成员。这座雕塑很可能被完全镀金并涂有清漆,如今只剩下些许痕迹留存。</span></p> <p class="ql-block">🔺加冕和镶嵌珠宝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木材</span>佛像</p><p class="ql-block">婆罗门教时期,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p><p class="ql-block">缅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砂岩</span>十臂女神杜尔迦坐在双狮王座上</p><p class="ql-block">二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砂岩</span>守护狮子</p><p class="ql-block">吴哥时期,</p><p class="ql-block">12世纪柬埔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棕色底釉的釉面石器、</span>.萨万纳洛克陶器莲花瓣盖盒。</p><p class="ql-block">14世纪/15世纪</p><p class="ql-block">泰国素可泰府的西萨查纳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狄奥尼索斯一戏剧、葡萄酒和狂欢庆典之神,被描绘成一个裸体青年,头上环绕着藤蔓。这个形象很可能曾抬起右手握着一个康塔罗斯(一种葡萄酒杯),而另一只手则拿着一根独特的权杖。虽然像这样的大型青铜雕像极为罕见,但古希腊的饮酒器皿上通常都刻有狄奥尼索斯的形象,而富裕的罗马人则会在用餐区域放置大理石雕像来装饰,这些雕像上刻画着这位神祇及其追随者。</span></p> <p class="ql-block">🔺大型青铜雕像狄奥尼索斯</p> 🔺大厅右边悬挂的长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幅画作描绘了一个全副铠甲的罗马风格贵族的男子,他双臂交叉,头盔上装饰着精细的马鞍图案,额头两侧装饰有浮雕马饰以抵御。特定细节,如描绘的怪兽(可能为戈尔贡)以及脖子下方的龙和手持火炬的巨人,也出现在一些肖像中,如皇帝图拉真(公元98年至117年在位)。他通过成功的军事战役将帝国版图扩展至其最大疆域。</span></p> 🔺肖像雕像,皇帝图拉真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印度最受欢迎的神祇之一,伽内什,是湿婆神与帕尔瓦蒂女神的儿子。根据他出生的一个传说,他的母亲用从自己皮肤上刮下的鳞片将他抚育长大,以作为守护神。当湿婆神归来,发现一个陌生人挡住了他的去路时,他勃然大怒,无意中斩下了儿子的头颅。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派遣随从去取回他们遇到的第一个生物的头部。他们带回了一个大象的头,湿婆神用这个头让伽内什起死回生。</span></p> <p class="ql-block">🔺二十臂舞神甘尼许,障碍移除者10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砂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神哈里亚纳代表了印度教普遍崇拜的三位主神中的两位:哈里(毗湿奴)和哈拉(湿婆)。哈里亚纳的双重特性通过其分割的发型和标志性特征来体现。在神的右侧,湿婆留着蓬乱的头发,这象征着他的禁欲主义,并手持三叉戟和一朵阿图拉之花。在左侧,毗湿奴头戴高耸的头饰,手持轮子和海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砂岩</span>哈里哈拉神(半毗湿奴,半湿婆)</p><p class="ql-block">9世纪</p><p class="ql-block">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p> 🔺古代亚洲的怪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我们从喧嚣的密歇根大道步入此地,空间与光线悄然转换。格雷夫妇的现代慈善精神,于此化作一尊尊来自东方世界的永恒石佛,在无声对话中完成了跨越千年的共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