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6日,这个平凡又特殊的日子,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我们一行13人,怀着无比激动与期待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沙湾铁路知青农场的路途。此次行程,是应摄制组的诚挚邀请,作为曾经的老知青,回去回顾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看看我们曾经挥洒热血与青春、战斗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车子缓缓前行,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不断变换。而我的思绪,早已飘回到了几十年前。那时候,响应国家“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我们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告别了城市的喧嚣与父母的呵护,满怀憧憬与壮志,奔赴这片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沙湾铁路知青农场。</p> <p class="ql-block">在沙湾铁路知青农场的岁月里,修建红旗渠的那段时光,是刻在我们每个人心底最深刻、最滚烫的印记。那四年多,我们用青春的汗水与坚韧的意志,在这片土地上凿石开渠,最终让一条“生命之渠”蜿蜒成型,滋养了沙湾县的万亩良田。</p> <p class="ql-block">当年修渠时,没有先进的机械设备,铁锹、锄头、手推车就是我们最主要的工具;没有舒适的住宿条件,临时挖的地窝子、简易的帐篷,就是我们遮风挡雨的“家”。每天天不亮,嘹亮的哨声就划破清晨的寂静,我们扛着工具奔赴工地,直到夕阳西下才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p> <p class="ql-block">最难熬的是夏季的酷暑和冬季的严寒。夏天,烈日炙烤着大地,渠边的石头被晒得发烫,我们的皮肤晒脱了一层又一层,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泥土里瞬间就没了踪影,但没人喊苦、没人退缩,大家互相鼓劲,你追我赶地挖土、运石。</p> <p class="ql-block">冬天,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手冻得握不住铁锹,我们就搓搓手、哈口气接着干;有好几次,遇到坚硬的岩石层,铁锹挖不动,我们就用钢钎凿、用锤子敲,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甚至渗出血丝,可看着一点点推进的渠线,心里满是力量。</p> <p class="ql-block">四年多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在工地上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节日,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却收获了比亲情更厚重的战友情。有人为了赶工期,推迟了回家的行程,只为多运一方土、多凿一块石。终于,在第四年的秋天,当最后一段渠体完工,清澈的水流顺着渠道缓缓流淌时,我们所有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欢呼着、拥抱在一起,所有的辛苦与付出,在那一刻都有了最好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如今再看红旗渠,它早已不是一条简单的灌溉渠。它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缠绕在沙湾的土地上,滋养着万亩良田,让曾经的旱地变成了丰收的沃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年春天,看着农民们在渠水灌溉的田野里播种,秋天迎来硕果累累的丰收,我们这些当年的修渠人,心中总是充满自豪。那条红旗渠,不仅流淌着清水,更流淌着我们这代知青的青春与担当,成为了沙湾大地上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也见证了我们在困难面前相互扶持、共同克服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摄制组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热情地迎上来,为我们的到来做着各种准备。</p> <p class="ql-block">在他们的引导下,我们开始了这场充满回忆与感慨的旅程。每到一处,曾经的场景就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这些珍贵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同行的老知青们也都沉浸在回忆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当年的趣事、糗事,笑声、感慨声交织在一起。曾经的青涩少年、懵懂少女,如今都已两鬓斑白,但那份深藏在心底的知青情谊,却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在摄制组的镜头前,我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故事,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特殊的历史,铭记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与奉献。</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时间过得飞快,夕阳的余晖洒在农场的每一个角落,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与不舍,告别了这片承载着我们青春与梦想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此次重返沙湾知青农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故地重游,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回归。</p> <p class="ql-block">那些曾经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