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春草孟丽芝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七古,抗战</div>烽火连天十四秋,山河破碎血横流。<br>卢沟小月惊醒狮,赤县寒风战未休。<br>家岭斩妖枪声响,台庄大捷敌魂收。<br>降书一纸倭人耻,浩气英灵贯九州。 <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日,日本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一仪式被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也代表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p><p class="ql-block"> 当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消息传遍华夏大地,四万万同胞沸腾了!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付出了超过三千五百万军民伤亡的沉重代价,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胜利。今天,我们站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刻,回首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这是历史的丰碑,更是照亮未来的精神火炬。</p><p class="ql-block"> 十四年浴血奋战,铸就挺起了民族脊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炮声划破东北夜空,到1937年七七事变的烽火燃遍华北平原;从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台儿庄战役血战到底民族之魂;从百团大战的主动出击,到敌后战场的游击烽火,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倒的长城。杨靖宇将军胃里仅存的草根树皮棉絮,赵一曼留给儿子的绝笔信,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悲壮,无数无名战士在雪原、在丛林、在青纱帐里的殊死搏斗。正是这: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决绝,让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的大较量,更是意志的大比拼、精神的大对决。它淬炼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团结无畏的伟大品格,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压不垮的民族脊梁。</p><p class="ql-block"> 亚洲主战场,取得了世界和平。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方主战场。当西方战场尚未全面爆发时,中国已独立承担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任,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打破了北进苏联、南进太平洋的战略企图,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作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和战略空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盟军协同作战,用生命书写了国际主义的壮丽篇章。中国的长期抗战,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更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开创复兴未来。 八十年光阴流转,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记忆从未褪色。我们铭记抗战,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纪念胜利,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凝聚力量、砥砺前行。从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到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启示;从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到自强不息的奋斗意志——抗战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当年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但我们深知,民族复兴的征程不会一帆风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更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增强忧患意识,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是历史的坐标,更是奋进的起点。让我们在抗战精神的指引下,团结一心,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以告慰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以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英雄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3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震古烁今的阅兵式,通过阅兵将使中国人民铭记历史,尊重与传承民族记忆,具有非凡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