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九三阅兵忆初心 赴翰章故里缅先烈

张理敬

<p class="ql-block">“九三”大阅兵的脚步越来越近,全国上下都在期待那震撼人心的场面。这场阅兵不只是对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对十四年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深情回望——正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才换来如今山河无恙、国泰民安,这份历史记忆,我们必须永远镌刻在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在延边工作生活三十多年,早在下乡当知青时,就从老辈人的讲述里,听过抗联英雄陈翰章的传奇故事。这次从上海到延边办事,恰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节点,到敦化的第二天,我向妻弟苏全民提议想去陈翰章烈士陵园缅怀,他立刻应下并开车来接我。车行十五分钟左右,在一条路岔口,远远就看到一排大红色固定标语醒目排立,看到“抗联精神永放光芒 ”八个大字,瞬间让人心中涌起敬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翰章将军烈士陵园位于吉林省敦化市,是为缅怀抗日民族英雄陈翰章将军而建的重要纪念场所,现为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车停在停车场时,忽然飘来一阵小雨,我俩冒雨进入陈翰章烈士陵园,放眼四周,这里的环境令人肃然起敬。高大的烈士雕像身披戎装带着棉帽,目光坚毅,仿佛仍在守护着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雕像后方的烈士纪念碑上写着:陈翰章将军永垂不朽,它巍峨矗立,直指云天,碑顶鲜红的五角星熠熠生辉,格外夺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和妻弟都是入党四十多年的老党员,站在烈士雕像前,我们整理好衣襟,深深鞠躬,再郑重敬礼——这一躬,敬英雄的壮烈牺牲;这一礼,了却我们多年来瞻仰先烈的心愿。尤其在“九三”大阅兵将临、全国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这份敬意更添了几分厚重。</p> <p class="ql-block">全民比我小几岁,他下乡后参军入伍去了黑龙江边境地区,在战备前线入了党。他当过侦察兵,练出一身武艺,那时黑龙江边境中苏关系紧张,他又调去给首长当警卫员,复员后到军工厂当经济警察,曾经与偷盗军工物资的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将其制服,立过功登过报。</p> <p class="ql-block">车到路岔囗,看到这块大石头上写着翰章两个红色大字,我请全民将车缓缓停下,从这一段到陈翰章烈士陵园,我要自己开进去。</p> <p class="ql-block">我开着车沿乡间小路缓缓前行,路两旁的玉米地绿油油连成一片,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像是在轻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一幅大红色固定标语醒目排立,看到“抗联精神永放光芒 ”八个大字,瞬间让人心中涌起敬意。我把车停靠在路边,请全民下车为他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翰章,如今是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全民站在那里挺直胸膛,我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那个在部队中格斗摔打、饱经历练的侦察兵。</p> <p class="ql-block">陈翰章(1913-1940),吉林敦化人,满族,抗日民族英雄。1932年投身抗日斗争,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抗日联军师参谋长、师长、军长等职。他长期在吉林、黑龙江等地开展游击战争,率部多次重创日伪军,先后参与指挥镜泊湖连环战、寒葱岭伏击战等经典战役,极大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牵制了大量日伪兵力。1940年12月,在战斗中因寡不敌众被俘,面对敌人酷刑与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7岁。陈翰章将军是东北抗联的杰出指挥员,他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其为“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和爱国精神至今仍激励着后人。</p> <p class="ql-block">沿着纪念碑前的台阶拾级而上,两侧的红色鲜花竞相绽放,刚才飘来的一阵小雨即时停下,刚落下的雨滴使花瓣上像有了的露珠似的晶莹剔透,也像是为烈士垂落的缅怀之泪。</p> <p class="ql-block">走向烈士雕像的两边,有四块长方形黑色大理石碑映入眼帘,其中最醒目的一块主碑上的题词是已故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毅、江泽民的题词,他们的题词笔力遒劲、字字千钧,字里行间满是对英雄的崇敬与缅怀。</p> <p class="ql-block">题词碑旁,当年参战的战斗飞机、坦克、大炮静静陈列,锈迹难掩其当年的威武,仿佛还能让人联想到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它们轰鸣着冲锋陷阵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位退役的军人,几十年来初心不变,一直保持着军人的姿势和对党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早已成为敦化市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常有老师带着学生来此参观,听英雄故事、学革命精神,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悄扎根。</p> <p class="ql-block">离开烈士陵园前,我驻足于停在大门左侧那架退役战斗机下拍照留念。镜头里,是展品的岁月沧桑;镜头外,是我肃穆的神情,是心中满溢的感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望着这些照片,不禁想到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战旗方队将携功勋旗帜受阅,续写英雄荣光。而我的这些照片,也正承载着对先烈的追思,默默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走出烈士陵园的大门,回望这片安息英烈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在这里我感悟到历史的悲壮与厚重,陈翰章将军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张理敬 苏全民</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张理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