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下的家书 凌夕念尘系列小说

凌夕念尘

<p class="ql-block">"抗战下的家书” 凌夕念尘</p><p class="ql-block">学府弦歌,烽火乍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38 年,昆明城在连绵战火的阴影下,依旧顽强地散发着知识的光芒。西南联大的校园里,书声冲破阴霾,回荡在简陋却充满希望的校舍间。罗荏洁,这位联大外文系的学生,身形虽纤弱如江南烟雨中的细柳,可她那一双明亮而坚毅的眼睛,恰似熠熠生辉的星辰,透着对知识炽热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彼时,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华北、华东等地相继沦陷,众多高校如迁徙的候鸟,纷纷内迁。西南联大,这所汇聚了北大、清华、南开精英师生的学府,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知识堡垒,在战火中坚守着文化的传承与民族的希望。然而,即便偏居西南一隅的昆明,也难以逃脱日军空袭的阴霾,那如乌云般沉重的威胁,时刻笼罩着这座城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罗荏洁的家乡在风景如画的江南,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地方。战争的爆发,如同一道无情的洪流,冲散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与家人的联系也在纷飞战火中戛然而止。但她深知,在这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唯有知识才能化作救国的利刃。每天,她早早便穿梭在简陋得仅能遮风挡雨的教室与藏书虽不丰富却满是智慧结晶的图书馆之间。她总是第一个到教室,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借着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研读着每一本外文书籍,希望从其中汲取力量。课余时间,她积极投身校内的抗日宣传活动,用她那温柔却坚定的声音,向同学们讲述着抗日的决心与家国的大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家国忧思,密信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罗荏洁如往常一样在图书馆的角落整理资料,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她专注的面庞上。突然,图书馆管理员轻声呼唤她,说老师在办公室找她。罗荏洁心中微微诧异,放下手中的书本,快步走向老师的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推开门,她看到老师正一脸严肃地站在窗前,见她进来,老师转身,眼神中透着凝重与信任,递过来一封密信。老师缓缓开口道:“荏洁,信里是关于日军在滇西军事部署的关键情报,滇西的抗日游击队急需这份情报,这关系到无数抗日战士的生死存亡以及滇西战局的走向。此去任务艰巨且危险重重,但你心思细腻缜密,又对滇西的一些地形有所了解,组织经过慎重考虑,相信你能担此重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罗荏洁没有丝毫犹豫,她伸出双手,郑重地接过密信,小心地藏在贴身衣物里,仿佛那不是一封信,而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她深知这份责任的重量,关乎着千万同胞的命运。出发前,她回到那间狭小却充满温暖回忆的宿舍,坐在简陋的书桌前,借着昏黄的灯光,给远在家乡不知生死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书。她的笔触颤抖,心中满是对父母的思念与牵挂:“爹、娘,儿此刻要去执行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此去或许凶多吉少。但儿深知,国之不存,家将焉附。儿投身抗日,只为家国安宁,若能看到山河光复,儿即便在九泉之下亦能瞑目。望爹娘保重身体,儿永远爱你们,无论生死,儿的心都与你们紧紧相连。”写完后,她将家书仔细折好,托付给一位平日里最可靠的同学,千叮万嘱,若有机会一定要辗转送回家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征途险阻,信念如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罗荏洁乔装成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难民,背着简单的行囊,毅然踏上了前往滇西的艰难路途。一路上,道路崎岖蜿蜒,仿佛大地被战争撕裂的伤口。她时常遭遇日军的巡逻队,每一次都如在生死边缘徘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她来到一个关卡前,日军士兵如恶狼般的目光在她身上肆意打量。一个满脸横肉的日军小队长上前,用蹩脚的中文喝道:“什么的干活?”罗荏洁强装镇定,心中如擂鼓般剧烈跳动,她用颤抖的声音回答:“太君,我……我是逃难的,家没了,想去找亲戚。”日军士兵围着她转了一圈,眼神中满是怀疑,对她的行囊翻了个遍。罗荏洁紧紧攥着衣角,手心全是汗水,默默祈祷着。好在日军并未发现破绽,不耐烦地挥手让她通过。她松了一口气,继续前行,脚步却愈发坚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山林中赶路时,罗荏洁不慎一脚踩在一块松动的石头上,脚踝处传来一阵剧痛,她扭伤了脚。每走一步,钻心的疼痛便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但她咬着牙,嘴唇都被咬出了血,拄着一根从路边折断的树枝,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干粮很快吃完了,饥饿如影随形,她只能靠山中的野果和清澈的山泉充饥解渴。那些酸涩的野果,在她口中却仿佛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因为它们能让她有力气继续完成使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途中,她遇到了一群同样躲避战火的村民。村民们衣衫破旧,眼神中满是对战争的恐惧与疲惫。但当他们看到罗荏洁那坚定的眼神和受伤的脚时,被她的勇气所打动。一位善良的老大娘从家中拿出了仅有的几个红薯,递给罗荏洁,眼中满是心疼:“姑娘,吃点吧,看你累成啥样了。”还有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从山上采来草药,细心地帮罗荏洁敷在扭伤的脚上。在村民们的帮助下,罗荏洁的伤痛得到了缓解,她心中充满了感激,也更加坚定了完成任务的信念。在村民们的指引下,她终于渐渐接近了滇西抗日游击队的驻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情报送达,曙光初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经千辛万苦,罗荏洁终于找到了隐藏在山林深处的抗日游击队驻地。当她看到那面飘扬的红旗,看到游击队员们充满警惕却又坚毅的眼神时,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整个人因疲惫和伤痛再也支撑不住,瘫倒在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游击队员们急忙将她扶起,队长闻讯赶来。罗荏洁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贴身衣物里拿出那封密信,交到队长手中:“队长,这是关于日军军事部署的情报……”队长接过信,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游击队根据罗荏洁送来的情报,精心策划了一场突袭。他们趁着夜色,如鬼魅般潜入日军据点。战斗打响,游击队员们如猛虎下山,勇猛无比。日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据点内枪声大作,火光冲天。经过一番激烈战斗,游击队成功破坏了日军的军事部署,歼灭了大量敌人。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滇西地区的抗日士气,让饱受战火摧残的人们看到了胜利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不久后,罗荏洁收到了家乡传来的消息。原来,那封饱含着她思念与牵挂的家书,在同学们的辗转传递下,历经千难万险,终于送到了父母手中。父母得知她投身抗日,心中虽忧心忡忡,但更多的是为她感到骄傲。如今家乡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日军在各地的攻势逐渐减弱,节节败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罗荏洁站在昆明城的一处高地上,望着湛蓝如洗的天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在这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一封封家书,承载着对家人无尽的思念与牵挂;一次次使命,凝聚着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坚定信念。而她,也将带着这份信念,继续在这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迎接新的生活,去见证那山河光复后的美好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