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杭州》(3)

童心

<p class="ql-block">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称西关砖塔。</p><p class="ql-block"> 在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p><p class="ql-block"> 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健,初名 “皇妃塔” 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 “雷峰塔”。</p> <p class="ql-block">  在汉族民间故事 《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遇救。</p> <p class="ql-block">  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现已重建。</p><p class="ql-block">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铜领域第一人朱炳仁担纲铜总工艺师,使这座塔成为了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p> <p class="ql-block">  雷峰新塔选在原塔址重建,并覆盖整个遗址,是遗址文物保护罩与塔结合一体的风景名胜建筑。</p><p class="ql-block"> 它远借西湖,邻借古刹,晚借夕阳,朝借钟声,水、光、声、色俱全,绝妙无比。</p> <p class="ql-block">  新塔的设计,新塔台基以下两层(含地下一层)呈平面八角形,外饰汉白玉石栏杆。塔身即台基以上五层(不含暗层)是平面八角形仿唐宋的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玲,风姿优美,古色古韵。</p><p class="ql-block"> 同时还有外挑平座可供观景。</p> <p class="ql-block">  塔的总高度为 71.679米(其中台基9.7米,塔身45.809米,塔剎16.10米)。</p><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为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其中台基建筑面积为3133平方米,塔身建筑面积为2956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塔的内部空间充分体现了现代功能要求,内部承重结构釆用现代钢桁结构,创造内部宽敞的大空间,内设电梯、步行梯,既能反映新时代建筑设计水平,又能滿足广大游客登高俯瞰西湖全景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副阶内底层下是雷峰塔遗址,底层设遗址玻璃防护罩,站在底层可直接观看遗址。</p> <p class="ql-block">  原雷峰塔历经千年形成了深厚的人文积淀,有经典的佛教文化,又有吴赿文化,诗词文化,更有广为传颂的《白蛇传》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  雷峰新塔将依托这些历史文化灵魂,每层布置制作精美、格调高雅的文化陈设供游人参观,享受高品位的艺术。</p> <p class="ql-block">  虎跑泉位于浙江杭州市西南大慈山白鹤峰下慧禅寺 (俗称虎跑寺)侧院内,距市区约 5 公里。</p><p class="ql-block"> 虎跑泉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神话传说。</p> <p class="ql-block">  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高僧寰中 (亦名性空)来此,喜欢这里风景灵秀,便住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后来,因为附近没有水源,他准备迁往别处,一夜忽然梦见神人告诉他说 :“南岳有一童子泉,当遣二虎将其搬到这里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他果然看见二虎跑 (刨)地作地穴,清澈的泉水随即涌出,故名为虎跑泉。</p><p class="ql-block"> 张以宁在题泉联中,亦给虎跑泉蒙上一层宗教与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相传为东晋法安禅师开凿,群虎跑(刨)地出水,故名。</p><p class="ql-block"> 后泉亭湮没,明嘉靖年间重新建亭围栏,并名之为 “万古常清池”。</p><p class="ql-block"> 民国初再修,不久亭倾。</p> <p class="ql-block">  1981年又重疏泉建亭。</p><p class="ql-block"> 泉池方形,围以石栏,池后立碑,嵌有 “虎跑泉”三字碑刻,为明祟祯年间镇江知府程峋所书。</p><p class="ql-block"> 泉上有亭,名 “万古常清亭”。</p> <p class="ql-block"> 泉下又筑一池,凿石为龙首,泉自囗出,名虎跑下泉或龙吐水。现泉眼在方池井中,水清冽,可烹茶。上有虎跑亭供游人休憩。</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年间袁继祖重砌方池,改名 “万古长青池”,故虎跑亭又称 “万古长青亭”。</p> <p class="ql-block">  虎跑泉有天下第三泉之称,第一泉为镇江金山中冷泉,第二泉为无锡惠山的惠泉。</p><p class="ql-block"> 虎跑泉水质甘冽醇厚,与西湖龙井合称西湖双绝,有 “西湖龙井虎跑水”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虎跑因地处群山之低处,地下水随岩层向虎跑渗出,由于水量充足,所以虎跑泉大旱不涸。</p><p class="ql-block"> 虎跑泉水矿化度不高,水质无菌,饮后对人体有保健作用。</p> <p class="ql-block">  虎跑泉水表面张力很大,如用杯子将水放滿,再将钱币一个一个地放入杯中,泉水渐渐高出杯面 3 毫米也不会外溢,十分有趣。</p> <p class="ql-block">  虎跑茶室前沿级而下,可至弘一法师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弘一法师 (1880一1942年)姓李名息,号叔同,浙江平湖人,早年留学日本,精通音乐、戏剧,对书画篆刻颇有造诣,曾在东南亚讲佛学,1918年在虎跑出家,是一位学者和高僧。</p> <p class="ql-block">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杭州龙井狮峰山下,看乡女采茶,以示体察民情。</p><p class="ql-block"> 这天,乾隆皇帝看见几个乡女正在十多棵绿荫荫的茶蓬前釆茶,心中一乐,也学着釆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刚釆了一把,忽然太监来报 :“太后有病,请皇上急速回京”。</p><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听说太后娘娘有病,随手将一把茶叶向袋内一放,日夜兼程赶回京城。</p> <p class="ql-block">  其实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时肝火上升,双眼红肿,胃里不适,并没有大病。</p><p class="ql-block"> 此时见皇儿来到,只觉一股清香传来,便问带来什么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  皇帝也觉得奇怪,哪来的清香呢?他随手一摸,啊,原来是杭州狮峰山的一把茶叶,几天过后已经干了,浓郁的香气就是它散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太后便想尝尝茶叶的味道,宫女将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扑鼻,太后喝了一囗,双眼顿时舒适多了,喝完了茶,红肿消了,胃不胀了。太后高兴地说 :“杭州龙井的茶叶,真是灵丹妙药”。</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见太后这么高兴,立即传令下去,将杭州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每年采摘新茶,专门进贡太后。</p><p class="ql-block"> 杭州龙井村胡公庙前还保存着这十八棵御茶。</p> <p class="ql-block">  历代的诗人们也留下了许多赞美虎跑泉水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如苏东坡有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p> <p class="ql-block"> 清代诗人黄景仁 (1749一1783)在《虎跑泉》一诗中有云 :“问水何方来?南岳几千里。龙象一帖然,天人共欢喜”。</p><p class="ql-block"> 亦赞扬高僧开山引泉,造福苍生功德。</p> <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虎跑泉周围还有着迷人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既能够遍赏名山,赏观名泉,又可踏访名寺,拜见名僧。</p> <p class="ql-block">  山间的虎跑寺如今已成为具有江南特色的家里园林。</p><p class="ql-block"> 叠叠石山,金桂滿院,充滿了虎虎生气。</p><p class="ql-block"> 此外,滴翠崖、弘一法师塔、济公殿、济颠塔院等也早已成为当地人文名胜,为众人所钟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