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1日上午,我们游览浦江新光村后,来到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黄宅镇上山村,浦阳江上游河谷地带,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以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为核心的国家级遗址公园,该遗址距今约11400-8600年,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址,将浙江史前文明上溯至一万年。2025年6月14日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公园占地面积约79.43公顷,集中展示了距今11000-8500年的上山文化遗存,出土陶器、稻作遗存及磨制石器等重要文物,被认定为世界稻作农业重要起源地。该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6年命名"上山文化",成为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已发现多处遗址点形成遗址群。</p> <p class="ql-block"> 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总用地面积约79.43公顷,旨在建设以"万年上山·世界稻源"、"远古中华第一村"为特色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保护展示馆、上山文化研学中心,打造上山稻源田间博物馆、生物多样性展示馆等研学基地。"万年上山·启源"全球云展荣获"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p> <p class="ql-block"> 在2000年的一个夏日,考古学家们正在浦阳江流域进行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调查。自2000年发现,上山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文物,展示了最早的稻作农业。一铲接一铲,逐渐揭开了这片土地深藏的秘密。随着发掘的深入,夹炭红衣陶片、石磨盘、石磨棒、石球、大口盆以及柱洞等文物相继出土,其中还发现了稻壳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 经过20余年的考古调查,在浙江省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4市12县(市、区)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4处,以金衢盆地为中心分布,构成了一个占地约3万平方公里的庞大遗址群。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聚落群。</p> <p class="ql-block"> 上山文化遗存将浙江文明史提前了约三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稻作文明的源头。在遗址中,考古人员挖掘出了大量一万年前的稻作遗存,这些遗存不仅证明了水稻的栽培、收割、加工和食用等环节在当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链条,更将浙江的史前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约三千年。</p> <p class="ql-block"> 2022年,浙江浦江上山稻源建设有限公司成立,负责遗址公园的建设与运营。上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园内建有集参观、展示、宣传、体验于一体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并持续推进集遗址保护、文物展示、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遗址于2000年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2006年被命名为"上山文化"并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入列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考古中国"项目。2013年成为省级考古遗址公园,2018年正式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4月,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公园设有保护展示馆、研学中心及考古预留区,建设世界稻源博物馆等特色展陈设施。</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考古学界泰斗严文明分别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远古中华第一村"。上山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将人类稻作文明源头推进到距今一万年前,更新了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认识,是"万年浙江"的文化之源,于2024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p> <p class="ql-block"> 2016年在遗址南区建成保护展示馆,通过遗址发掘现场、出土文物、图文展板、科普知识、多媒体考古动画等展示形式,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上山文化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彰显上山文化在中华万年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 展示馆内陈列的炭化稻米距今约一万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驯化稻米实物遗存,被誉为"世界稻源"。</p> <p class="ql-block"> 游客们纷纷驻足,在那些炭化稻米和众多陶罐前流连忘返,感受着先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文明的追求。在这里,人们可以一览浙江在人类童蒙时期的辉煌文明,体验这片土地的创造活力,探寻中华文明的重要根源,刷新对人类农业史与文明史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示馆</p> <p class="ql-block"> 公园范围还设有稻田景观,种植不同时期水稻品种,结合自然生态,增强遗址公园的沉浸式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