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叙艺术作品《屈原颂》

陈晓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叫他田老师,这样显得更亲切。他叫田亚洲,是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三峡大学艺术学院MFA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院长。我们于2021年7月发出邀约,请他创作巨型油画《屈原颂》(240x680cm),历时四个月,这幅作品惊艳亮相,陈列于宜昌三峡国际机场屈原厅。</p><p class="ql-block"> 作为宜昌本土艺术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对屈原的感情厚植于心,也让</span>这次创作既神圣又充满挑战。为突破前人对屈原的经典塑造,他组建研究团队系统梳理资料、分析历代作品,最终确立核心创作理念:跳出“悲苦叙事”的惯性,以“伟大诗人屈原”为原型,用具象语言传递其作为文化符号的精神力量。这一理念支撑起四个递进的艺术维度表达:</p><p class="ql-block">​ 一、人神同体的形象塑造:摒弃“低头寻咏”的刻板印象,聚焦屈原仰天屹立的傲然姿态,以整体气质凸显其超越性;</p><p class="ql-block">​ 二、天地合一的场景构建:融合“香草美人”的文化寓意,营造介于山川大地与浩瀚星空之间的虚幻空间,模糊现实与精神的边界;</p><p class="ql-block">​ 三、星河灿烂的氛围营造:嵌入楚地山川符号,搭配金乌、凤凰、山鬼、湘君等众多辅助形象,既呼应楚文化特质,又引导观者展开想象;</p><p class="ql-block">​ 四、神秘浪漫的整体气质:通过色彩与构图的呼应,让画面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生生不息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 从观者的角度,这四个艺术维度的表达可谓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被屈原傲立于浩瀚历史长河中的形象深深折服;创作技法上,他以暖灰、绿灰铺就基调完成整体氛围的营造;随后跳出油画山水的惯性表达,采用“点绘”手法,以青铜绿锈为主调制造视觉距离感,强化屈原的“神性”。从理念的确立到维度的构建,再到技法的创新落地,《屈原颂》既突破了传统表现范式,又深植地域文化基因,最终成为地域美术创作的典范,也彰显了田老师自我超越的艺术追求。</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