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视频:河南话有多优雅,太阳叫日头,上衣叫布衫,下雨叫滴星。</p><p class="ql-block">“滴星”?!我的心微微颤了一下,一段悠远的、美好的回忆,刻在心底里的温暖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夏天没有电扇也没有空调,夜晚暑热难耐时人们就摇一把蒲扇,睡在外面。</p><p class="ql-block">吃过晚饭,外婆寻一块通风的地方,打扫干净,撒上一盆清水(一会儿地面就干了),铺上席子,招呼我:“女子,过来睡觉了。”</p><p class="ql-block">我就跑过去躺在光溜溜的席子上,紧紧地挨着外婆,外婆给我肚子上盖一块床单,摇着大蒲扇,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者是月宫嫦娥的故事,听着美丽的传说(其实,当时不知道是传说,以为就是真的)就甜甜入梦了。</p><p class="ql-block">半夜里迷迷糊糊中被人摇晃着胳膊:“女子,滴星了,起来,起来,回屋睡。”我才不哩,使劲往外婆怀里蹭蹭。</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醒来发现睡在屋里床上,忙问外婆:“我昨夜里不是在外面睡吗?”外婆一边忙着做早饭,一边说:“都滴星了,叫不醒你,就给你抱回来了。”</p><p class="ql-block">我突然间鼻子一酸,从背后抱住外婆。我小时候就是个“胖妞妞”,而外婆个子不高,还裹着一双小脚。</p><p class="ql-block">上学了,外婆总要看看天,:“女子,怕是要滴星了,带上伞。”再大一些,听到外婆说“滴星了”,我就帮忙把外婆晾晒的衣服收回来,往灶间抱柴火。</p><p class="ql-block">滴星这个词,最早我是从外婆这里知道的。在外婆这里,滴星就是要下雨了,是正式下雨前的准备,却隐藏着外婆浓浓的爱意,还有留给我美好温暖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姑娘”一词,我特意查了AI,上面说:①姑娘一般指未出嫁的年轻女性,年龄范围一般从刚出生到结婚前;②“姑娘”指大户人家的女儿,比如《红楼梦》的林姑娘、宝姑娘;③“姑娘”是娘家人称呼嫁出去的女儿,比如咱们姑娘今儿回来;等等。 </p><p class="ql-block">但在外婆的口中,这些意思都不是,外婆口中的“姑娘”,是指嫁到我们村比她晚辈的媳妇。一声“姑娘”让外嫁过来的媳妇在这里也有家一样的温暖,家一样的自由,亲人一样的幸福,比如“张姑娘”、“曾姑娘”。</p><p class="ql-block">张姑娘是我们的邻居,按照村里面的礼貌称呼,我应该唤她“嫂子”。张姑娘人长得就跟画儿一样好看,声音就跟收音机里的一样好听。人还和善亲切,每次跟外婆去她家,外婆都“张姑娘长张姑娘短的叫得亲切。张姑娘面若桃花,心情荡漾。她给我拿来好吃的食物,还教我剪纸,尽管我没有学会,我特别喜欢这位“长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的张姑娘。</p><p class="ql-block">曾姑娘,是母亲堂兄弟的媳妇儿,我称呼“舅妈”的。舅舅多灾多病,英年早逝,留下舅妈和三个年幼的孩子,当时最小的孩子才刚刚蹒跚学步。众人唏嘘:孤儿寡母的,这日子可咋过呀!话里话外的,是舅妈早晚都会改嫁的。</p><p class="ql-block">外婆在帮助料理完舅舅的丧事后,一把把舅妈搂进怀里,娘儿俩在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哭了一场。</p><p class="ql-block">事后,外婆不仅叮嘱自己的女儿、女婿,还对堂侄儿、堂侄儿媳妇都说:“曾姑娘一个人带着孩子不容易,你们多帮衬帮衬。”秋收夏种时,外哦说:“曾姑娘家的地该犁了,去帮忙犁犁”;快开学的时候外婆说:“曾姑娘孩子上学,学费还没有着落,你们帮着凑凑。”舅妈到底没有改嫁,不知道跟外婆叫“曾姑娘、曾姑娘”有关?</p> <p class="ql-block">“女子”是外公为我取的乳名。外公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严重的重男轻女。他和外婆一共生了三个女儿,除了大姨,母亲和小姨都是要送人的,以至于小姨生下来就被当作男孩子养,很长时间都没被发现,等他知道小姨是女孩时已经好几岁了,也就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外公却对我这个外孙女稀罕的很,从他给我取“女子”这个乳名就可见一斑:女孩子也喜欢。是那种喜欢到骨子里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小时候物质条件不很好,外公外出回来总会给我带好吃的食物,一块糖果,一小把果子,或是一个好玩的小玩意儿。</p><p class="ql-block">外公对我的上学很上心。那时候村里的女孩子很多都辍学了,或帮大人照看弟弟妹妹、做家务干农活,或早早嫁人,很少能上到小学毕业。外公坚持让我上完小学又上中学。中学设在距离家有二三里远的乡里,上中学时村里有两三个男生,只有我一个女生,晚自习放学天就已经全黑了。</p><p class="ql-block">从学校回到家,中间要经过连片的庄稼地,夏秋时节,庄稼长得很茂盛,一有风吹草动,庄稼叶子就沙沙作响,影影绰绰,非常瘆人;偶尔有野兔从地里窜出,更是把人吓的魂飞魄散。同村的几个男生一出校门就一溜烟跑没影了。</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进退维谷。</p><p class="ql-block">突然,一声悠长的呼唤“女——子——”隔空传来,在我听来,犹如天籁之音,幸福从天而降,让我浑身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那是外公的声音,外公担心我害怕,来接我放学啦。</p><p class="ql-block">“哎——”,我用尽吃奶的力气答应着,用衣袖擦擦眼泪鼻涕,整理一下书包,朝着家的方向,朝着外公的方向飞奔而去。</p><p class="ql-block">什么庄稼叶子沙沙响,什么野兔窜跑,让它们统统“仓皇”吧。我才不害怕呢,外公来接我了。</p><p class="ql-block">外公每隔一小会儿就叫一声“女——子——”,我马上回应“哎——”。一应一答,一直持续到我气喘吁吁跑到外公跟前。什么时候想起来这都是最美的旋律,最美的和声,最温暖的声音。</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外公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声音还那么洪亮,底气十足。</p><p class="ql-block">中学三年,外公每晚接我放学雷打不动,风雨无阻。每当我放学走出校门即将接近那片庄稼地时,外公那一声“女——子——”就在村头响起。要知道那时候没有闹钟、手表、手机等报时工具,外公是怎么精准掌握时间呢?</p><p class="ql-block">一声“女子”,是温暖,是幸福,是支持,是倚靠,是力量。一声“女子”,为我遮风挡雨,抵御严寒;一声“女子”,让我在暗夜里看到光明,从泥泞中走出坦途。</p><p class="ql-block">一声“女子”,足足温暖了我大半生,还将继续温暖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