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美丽的查尔斯河畔,是一所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所有权归属于哈佛大学管理委员会,是美国常春藤盟校,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和2024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均排名第四。</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建立于1636年,最早由马萨诸塞州殖民地立法机关创建,初名“新市民学院”。1638年,年轻的牧师约翰·哈佛在临终前将自己的一半遗产和全部藏书(约400本)捐赠给了这所初建的学院。为了纪念在成立初期给予学院慷慨支持的约翰·哈佛,学校于1639年3月更名为“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1780年,哈佛学院正式改称“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哈佛大学有剑桥、奥尔斯顿、波士顿三个校区,有本科生哈佛学院、12个研究生院以及拉徳利夫高级研究院。2022年秋季,全校有本科生7178人,研究生18088人。哈佛大学的校友和教职人员中有16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p><p class="ql-block">哈佛园(Harvard Yard)是哈佛大学古老、具有历史意义的校园核心区,是哈佛大学的老校园,始建于1639年,比美国建国还早一个多世纪,素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之说。哈佛园不仅是哈佛大学本科新生的主要生活区,还汇聚了众多标志性建筑,如哈佛纪念教堂、怀德纳图书馆以及约翰·哈佛雕像等。园内绿树成荫,红砖建筑与开阔草坪相映成趣,既有学术殿堂的庄重,又充满开放包容氛围,为全球学子所景仰。</p> <p class="ql-block">哈佛园东门和正对东门的古老建筑塞弗楼(Sever Hall)。</p> <p class="ql-block">塞弗楼(Sever Hall),位于哈佛园(Harvard Yard)内,正对哈佛园东门,建于1878-1880年,理查徳罗马式(Rechardian Romanesque)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被誉为“美国砖砌建筑的颠峰之作”之一,1970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以安娜·塞弗夫人(Mrs.Ann Sever)的名字命名,她于1855年遗赚给哈佛大学10万美元用于建造一栋新大楼。塞弗楼现为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教室、演讲厅等教学设施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塞弗楼西面</p> <p class="ql-block"> 塞弗楼西面</p> <p class="ql-block">爱默生楼(Emerson Hall),位于哈佛园内东门左,毗邻塞弗楼(塞弗楼东南),建于1905年,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建筑风格,采用了希腊罗马神庙式的设计元素,如巨大的石柱和三角楣饰。大楼以美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诗人及哈佛1821屆校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名字命名。爱默生楼是哈佛大学校园内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和建筑价值的大楼,现归属于哈佛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是哲学系所在地,包括教室、办公室和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怀徳纳图书馆(Widener Library),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Beaux Arts风格),全称哈里·埃尔金斯·怀徳纳纪念图书馆(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刻于图书馆大楼的楼眉上,1915年竣工并开放,是哈佛大学图书馆系统的总馆(协调管理哈佛近80个独立图书馆组合的庞大系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宏伟的大学图书馆之一,也是美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大楼共10层,地下5层,内部有数不清的阅览室,考试期间,座无虚席,通宵达旦。</p><p class="ql-block">怀徳纳图书馆的故事与“泰坦尼克”的悲剧紧密相连。哈里·埃尔金斯·怀徳纳是一位190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年轻藏书家,1912年,他与父母一同登上了“泰坦尼克”号的首航。在灾难发生时,哈里将自己在欧洲收购的珍本书籍打好包,并帮助母亲和女仆登上了救生艇,但他自己却随船沉没,年仅27岁。为了纪念儿子,哈里的母亲决定向哈佛大学捐建一座图书馆,并捐赠了哈里的藏书,图书馆以其子名字命名,哈佛大学接受了这份厚礼。</p> <p class="ql-block"> 怀徳纳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怀徳纳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怀徳纳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1838年,在怀徳纳图书馆未建之前,此处已建有戈尔楼(Gore Hall),以纪念哈佛学院董事、资助人、州长、联邦参议员、哈佛学院1776届校友克里斯托弗·戈尔(Christopher Gore),至1913年,哈佛图书馆一直设在戈尔楼。后来由于空间不够,戈尔楼被拆除,膳岀空间来建造哈里·埃尔金斯·怀徳纳纪念图书馆。1916年,哈佛大学图书馆委员会在怀徳纳纪念图书馆墙基上砌了一块纪念牌,记载了此事。</p> <p class="ql-block">立于怀徳纳图书馆西面的大理石碑为1936年中国哈佛校友会为母校成立300周年捐赠志庆,碑文由哈佛大学校友、其时代表燕京大学参与1936年校庆的胡适手笔亲书。</p> <p class="ql-block">右为怀徳纳图书馆(西面),左为韦尔徳楼</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Harvard Yard)</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p> <p class="ql-block">哈佛园。大一学生都住在哈佛园内,学生们在哈佛园草坪上休闲和读书学习。</p> <p class="ql-block">纪念教堂(The Memorial Church),位于哈佛园,正对怀徳纳图书馆的北面(正面),建于1932年,由哈里·埃尔金斯·怀徳纳的父亲爱徳华·H·怀徳纳(Edward H. Widener )捐建,为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哈佛学生和校友而建,包括捐赠者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里的纪念教堂</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西门,正对哈佛雕像</p> <p class="ql-block">哈佛园中央的约翰·哈佛雕像(John Harvard Statue)正对哈佛园西门。1884年落成,雕塑家是丹尼尔·切斯特·法兰奇(Daniel Chester French),他也是华盛顿市林肯纪念堂中林肯坐像的作者。约翰·哈佛于1638年去世,当时并没有任何一幅他的画像存世,雕塑家创作时找了一名叫谢尔曼·霍尔(Sherman Hoar)的英俊哈佛学生做模特。</p> <p class="ql-block">哈佛雕像背后的大学堂(University Hall),建于1813-1815年,联邦风格(Federal style)与希腊复兴风格的早期结合,使用花岗岩材料,外观庄重典雅,是哈佛校园内最具历史和建筑价值的大楼之一,由美国著名的古典主义建筑师查尔斯·布尔芬奇(Charles Bulfinch)设计,他也是美国国会大厦的设计师之一。建造之初,它是一座多功能建筑,内部设教室、小教堂、学生宿舍、食堂、厨房。如今,它是哈佛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院长办公室和其他行政办公室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 参观哈佛园的旅游团队陆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有一个“幸运之脚”的传说,一个著名的校园传统是抚摸了哈佛雕像的左鞋,会带来好运和智慧,使得报考哈佛的学生能被录取。由于无数游客的触摸,这只铜鞋被磨得异常光亮。</p> <p class="ql-block">韦尔徳楼(Weld Hall),位于怀徳纳图书馆西,归属于哈佛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本科生宿舍,是大一新生的宿舍,建于1872年,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复兴风格(Victorian Gothic Revival),以威廉·弗莱彻·韦尔徳(William Fletcher Weld)的名字命名,他是一位富有的商人,船主和慈善家,于1870年向哈佛捐赠了10万美元,用于建造新的学生宿舍和教室。这笔慷慨的捐赠直接促成了韦德尔楼(Weld Hall)及其姊妹楼马修楼(Matthews Hall)的建成。</p> <p class="ql-block"> 韦德尔楼</p> <p class="ql-block">同为学生宿舍楼的韦尔徳楼(Weld Hall)之姊妹楼马修斯楼(Matthews Hall)。马修斯楼位于哈佛园西南角,东毗邻韦尔德楼,建于1892年,殖民复兴风格(Colonial Revival),也是哈斯大学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哈佛1871届校友、波士顿市前市长(1891-1894年在任)内森·马修斯(Nathan Matthews)命名。它是哈佛“庭院宿舍”之一,是本科新生宿舍,所有大一学生都住在哈佛园内。</p> <p class="ql-block"> 马修斯楼</p> <p class="ql-block">麻萨诸塞楼(Massachusetts Hall),位于哈佛园西头,西门内右边,<span style="font-size:18px;">照片中左边建筑,毗邻马修斯楼(照片中右边建筑),</span>正东面是哈佛雕像和大学堂(University Hall),乔治亚风格(Georgian Architecture),<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于1720年,是哈佛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美国最古老大学建筑,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见证,1775-1776年被美国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征用。由于其非凡的历史意义,1964年,马萨诸塞楼被指定为美国历史地标(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span></p><p class="ql-block">目前,一楼和二楼是哈佛大学校长办公室(Office of the President)和副校长办公室(Office of the Provost),是哈佛大学的最高行政中杻。三楼和四楼是大一新生宿舍。每年约有十几名一年级学生有幸住在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楼里。这种“楼上住宿,楼下办公”的独特格局,使得哈佛的校长和学生们在同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建筑中共同生活和工作,形成了一段佳话。</p> <p class="ql-block">麻萨诸塞楼(左为马修斯楼),由于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来访者重点要参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北门(西)</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北门(中)</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北门(东)</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南门(西)</p> <p class="ql-block"> 哈佛园南门(东),正对怀徳纳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摄于2019年9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