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过得好快,转眼又是一年八月。2025年8月6日上午9点离开上海,陪同异父异母的兄弟,开启一段串联浙闽山水的新旅程,心中那份雀跃的期待已然按捺不住。</p> <p class="ql-block">回想去年八月,陪伴母校的老师兼挚友深入闽东,至今旅行中的点滴依然历历在目:仙都风景区缭绕的仙气仿佛仍在指尖萦绕,屏南漈头村清澈欢快的溪流声犹在耳畔,龙潭古村质朴却惊艳味蕾的地道美食香气似乎还未散去,白水洋那铺展水上的巨大天然石板带来的奇特景观令人惊叹,古田临水宫里聆听临水夫人陈靖姑的古老传说更添几分神秘与敬意。还有那翠屏湖的玲珑秀美,以及霞浦滩涂旁那顿令人回味无穷的鲜美海鲜盛宴...</p> <p class="ql-block">每一帧画面,每一缕滋味,都沉淀为心底温暖而鲜活的记忆,带着山水的灵气与人情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而今年,车轮再次滚动,驶向新的远方。13天12晚的行程,让我们一行有机会领略浙江宁波的港城风韵与深厚底蕴,感受象山半岛的海风与渔港风情,探寻青田石雕之乡的独特魅力;再次踏上福建的土地,重访霞浦光影交织的滩涂,沉醉福州三坊七巷的古韵与榕荫,漫步厦门鼓浪屿的琴声与海浪之间,最后登临武夷山的丹山碧水,品茶问道。</p> <p class="ql-block">这段跨越浙闽大地的旅程,续写了“异父异母”兄弟间新的故事,烙下令人难忘的风景与情谊。撰写这篇游记,不仅记录了一路的风景,更重要的是表达对兄弟间深厚友谊的珍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宁波,我们选择住在宁波大酒店,作为宁波首批四星级酒店之一,毗邻三江口(甬江、奉化江、余姚江交汇处),直面余姚江风光。作为一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业的酒店,经过多次升级改造,平衡了“历史厚重感”与“当代舒适性” ,见证宁波商业中心的繁荣变迁 ,成为宁波“老牌酒店重生”的典型案例。</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早晨睡到自然醒,在宁波大酒店24楼,享用一份“时光的早餐”,感觉不错。窗下是流淌的余姚江,目光所及是百年老外滩的遗风。仿佛能听到三江口往来的汽笛,看见当年商贾云集的繁华。一杯咖啡,敬这座城的往昔与今朝。</p> <p class="ql-block">8月6日下午我们去了天一阁。这里虽名为天一阁,其实并非单一的楼阁,而是一座融合了藏书文化、官宅、江南园林的精致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宁波天一阁,青砖黛瓦,高墙深深,仿佛隔绝了凡尘。层层叠叠的檐角沉默指向天空,竟似要刺破喧嚣的尘世。我们一行步入其中,恍如涉入一池幽深的墨色。</p> <p class="ql-block">范钦及其后人几代人的坚守,代表了私人藏书的一个巅峰,也缩影了文明传承的艰难。它超越了一般“景点”的范畴,是宁波的文化之魂与精神地标,象征着对知识、文化与传承的崇高敬意。</p> <p class="ql-block">晚餐在宁波白沙码头海鲜广场吃小海鲜,感谢潘总的热情款待。白沙海鲜广场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就餐,是宁波首家获评“浙江省三星级餐馆”的海鲜排档。</p> <p class="ql-block">2009年建成营业至今,虽仅有16年历史,但其所在的白沙码头区域承载了从句章古港到近代商港的千年变迁。这一变迁生动体现了宁波从“依港而兴”到“港城融合”的发展脉络,广场正是港口记忆在当代的味觉载体。</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白沙码头海鲜广场,人头攒动,座无虚席!</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象山,8月7日上午我们选择到龙溪谷漂流,从宁波酒店出发,也就是一个半小时车程。</p> <p class="ql-block">说到漂流的体验就是一个字“绝”,认识的不认识的,相遇就是“开战”的信号。水枪、水瓢甚至安全帽都成了武器,尖叫声、欢笑声在山谷里回荡,那一刻,胜负不重要,泼出去的水花就是最纯粹的快乐催化剂。</p> <p class="ql-block">打水仗、玩水、肆无忌惮地大笑尖叫,这种无拘无束、全身心投入的玩闹,瞬间就把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拉回了最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8月7日,我们入住在象山亚帆度假酒店,开启一段临海而居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下午探访宏伟的亚帆中心,巨大的码头与林立桅杆勾勒出运动的力与美。</p> <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循着咸腥的海风,解锁“海禁开铺”的地道海鲜,在渔家码头海鲜排挡,用舌尖感受最纯粹的渔家风味。</p> <p class="ql-block">夜里,漫步于私藏的海滩,听潮声细语,看星河低垂。也许这才是度假该有的样子,身心皆被治愈。</p> <p class="ql-block">象山松兰山的13.14公里沿海游步道,恰似一场与山海共鸣的诗意旅行。这条宁波最美绿道,以蜿蜒的姿态串联起礁石、沙滩、灯塔与灯火,白天是运动的画布,夜晚是心灵的港湾,每一段都充满独特韵律。乘其他人在宾馆掼蛋,我独自一人溜出来漫步于此,沉浸在“心向大海,归于宁静”的感受中,这或许便是象山想赠予世界的海岸哲学。</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青田。此次青田之行,由衷感谢金总的悉心安排与盛情款待!短短三日,我们不仅品尝了地道的浙南美食,更深深沉醉于这座瓯江畔“小而美”县城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从前只知它毗邻温州,此次才真正领略其“华侨之乡”、“石雕之乡”、“名人之乡”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作为华侨之乡,一个县级市有30万华侨。最早的青田华侨就是背着石雕闯世界的“买侍郎”,在清朝末期就远渡重洋到欧洲和日本等地销售石雕。改革开放以后,凭借老一辈华侨建立起来的渠道和信息优势,让青田今天成为“家家有华侨,人人有侨眷”的著名侨乡。</p> <p class="ql-block">走在青田街头,这种“身在江南,恍若欧洲”的错位感是其最大魅力。可惜的是我不喜欢喝咖啡,您有机会来一定要坐在瓯江边的咖啡馆里,点一杯意式咖啡,看着这里欧陆风情的建筑和身边的江南山水,细细品味这种独一无二中西合璧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此次青田之行,最震撼心灵的莫过于对“石雕之乡”的亲身朝圣。“石雕之乡,印石之祖” 这八个字,精准地概括了青田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根脉。如果说华侨文化塑造了青田“洋”的一面,那么青田石雕则代表了其“雅”的灵魂和深厚的底蕴。</p> <p class="ql-block">8月9日上午,我们一行分别参观了青田石雕博物馆和倪东方艺术博物馆。步入青田石雕博物馆,陈总亲自陪同并讲解,仿佛踏入一场跨越六千年的时空对话。那些静卧于展柜中的石头,以山水之雄、花卉之灵、人物之韵,无声诉说着“印石之祖”的文明史诗。在这里,每一刀刻痕都是历史的笔触,每一抹色彩都是华侨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倪东方艺术博物馆位于青田瓯江南岸、东堡山麓,占地4000平方米,2017年6月开馆,是青田首个民办艺术博物馆。作为金总太太的外公、中国工艺美术泰斗,倪东方大师以毕生心血凝聚的艺术精神与家国情怀,在此得到完整呈现。从《花好月圆》的圆满意境到《睡美人》的无为哲学,大师以石为纸、以刀为笔,刻下的是青田石魂,亦是中华美学的永恒星光。</p> <p class="ql-block">回想起来,在青田石雕博物馆与倪东方艺术博物馆中,我们经历了一场关于石与艺的深度对话。方才真正理解何为“天遣瑰宝”——青田石本身的色泽如此绚烂多变,质地如此温润通透,已是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而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大师们“因材施艺、因色取巧”的至高境界,他们将自然的馈赠与人类的灵思完美融合,化顽石为神奇。每一件作品不仅雕工精湛绝伦,更被赋予了深邃的灵魂与磅礴的气韵。这不只是一次参观与艺术鉴赏之旅,更是一场美学的洗礼,让我们对青田石雕所代表的中国工匠精神,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作为名人之乡,青田是一片人杰地灵、孕育了无数历史名人的沃土。近代有我们熟知的国民党副总统陈诚、新中国的陈慕华副总理等,青田历史上最著名的名人当属刘伯温了,这里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之说。要了解刘基,此行我们参观了两处。一是到石门洞景区,少年刘伯温曾在此求学深造,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二是要到刘基祠(刘府祠)。一处在山水之间,一处在市井之中,完美地串联起了刘伯温的人生轨迹与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8月10日上午,金总带我们参观了石门洞景区。石门洞本身就是一个风景绝佳之处,临江的悬崖上一道瀑布飞泻而下,内有幽洞,宛如世外桃源。自古便是修道、读书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少年刘伯温在此师从名士郑复初读书深造,饱览诗书,积淀了深厚的学识和天下视野。可以说,石门洞的清幽山水和文脉灵气,滋养了一代帝师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石门飞瀑以“银河垂天”之姿,融合千年道教洞天(第十二洞天)、文人诗刻与生态奇观,成为浙南山水典范。其五级瀑布群、摩崖石刻密度、刘基文化三大核心元素,在国内瀑布景观中独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刘基祠是官方和民间共同为祭祀刘伯温而修建的祠庙。它不同于自然景观,是一个纯粹的文化和精神符号。</p><p class="ql-block"> 通过孙会长的现场介绍,我们能直观地感受到刘伯温如何从一个历史人物,逐步被尊崇、神化为一种文化象征和智慧符号。祠内的匾额、塑像、碑刻,都充满了后人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青田的三天行程,我们既在琳琅的进口商品中感受世界的脉搏,也在精美的石雕艺术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更在刘基文化的寻访中感悟智慧的传承。这是一场远超预期的深度体验,我们一行人都已爱上这座充满故事与活力的县城。相约未来,定要再次重逢青田!</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霞浦。从青田到霞浦也就三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行选择到三沙镇东壁村,这里背山面海,渔港与山影交融,村前右侧山崖延伸入海,左侧远山层叠。</p> <p class="ql-block">东壁村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三沙半岛,距离县城28公里,是一个依山傍海的小渔村,这里的民宿建在半山腰上,错落有致,形成一抹独特的靓丽白色。如果你正被盛夏的暑气与喧嚣所扰,这里或许就是你想要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当白日余温散去,我坐在石头纪民宿纯白的露台上,看晚霞把整片海染透,渔火渐次亮起,涛声温柔入耳——这也许才是属于东壁的夏日叙事。无需刻意寻找意义,只需把自己交给这片山海之间的宁静,让海风带走所有燥热与疲惫,如此,便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福州。从霞浦到福州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p> <p class="ql-block">8月12日晚,好兄弟福建师范大学林灏教授盛情相邀,在新派闽菜“桂花香苑”设宴款待我们一行,倍感温暖。九年前我们共同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访学,那段经历、彼此扶持的岁月恍如昨日。因此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为患难与共的好兄弟。</p> <p class="ql-block">尤记得当年他聪慧可爱的女儿墨妍还在美国读小学,如今已出落成高挑的大姑娘,更于去年考取四川大学,令人欣慰又不禁感慨时光如梭。一席闽味,满堂欢语,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友情的重温与心灵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晚餐以后,漫步于福州“三坊七巷”,炎热的夏夜呈现我们一行面前的是灯火璀璨和人流如织的繁华盛景,更被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深震撼。这片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的古老街巷,在摩肩接踵的热闹中依然保持着千年文脉的沉静气度。</p> <p class="ql-block">福州三坊七巷形成于晋唐,完善于五代,鼎盛于明清。以南后街为中轴,西列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布七巷(杨桥巷至吉庇巷),形成“鱼骨状”棋盘格局,是中国古代“里坊制”的罕见完整留存。现存明清古建筑270余座,其中159处为保护建筑,包含15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走出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名人,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感叹“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晋江。8月13日上午,我们离开福州赶往晋江,途中特意绕行到鼓山。因时间原因没有能深度游,我们一行选择开车到山上观景平台,俯瞰榕城全景,很是震撼!闽江如一条丝带,嵌在现代楼宇之间。至于鼓山的幽径禅韵、摩崖石刻、古刹风情,只能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沉浸式感受“一登鼓山,十里清凉”的意境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到晋江,没有其他行程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观摩在晋江少体校举办的2025年全国击剑冠军赛总决赛暨全运会预赛第二站比赛。</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有机会现场观摩比赛也算不错的体验,不过上海队战胜江苏队获得男子花剑铜牌,我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本来作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一员,我该支持上海队,可我从小生长在江苏南通。</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厦门。8月14日,离开晋江,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厦门,我们一行选择从东渡客运码头乘轮渡到鼓浪屿。但直到今日,鼓浪屿上的交通还需要依靠我们两条腿,给我们带来的旅游体验,真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从现代化的东渡码头乘坐舒适轮渡登上鼓浪屿,却立刻要回归“原始”的交通方式,依靠双腿才能到达入住酒店。这种巨大的反差确实会让很多游客,尤其是带着老人小孩的家庭,感到措手不及和疲惫。</p> <p class="ql-block">不过入驻酒店稍作休整后,我们便漫步至日光岩下的海岸线,任由海风拂面。随后步入被誉为“海上苏州”的菽庄花园,在四十四桥上看海涛拍岸,在这里山海奇景的美妙与江南园林的精巧尽收眼底。顿感在鼓浪屿的时光虽短却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武夷山。8月16日上午,我们告别鼓浪屿的海风,一路驱车五个多小时直奔武夷山。抵达小姨子家时,她已备好一桌用刚从山里带回的食材烹制的土菜,那股质朴而热烈的香气瞬间洗去了我们一行旅途的疲惫,让人倍感亲切,仿佛回到了自己家一般。</p> <p class="ql-block">在小姨子家泡茶招待尊贵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小姨子带我们前往她家位于武夷山的300亩茶场,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沿着山间小路一路前行,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一边听小姨子详细讲解了造就武夷山岩茶独特风味的自然条件。让我这个茶盲也收获不少:特殊的沙质土壤由岩层脱落形成,透气性极佳且富含微量元素,配合四季分明的气候、完整的植被生态以及充足的降雨量。</p> <p class="ql-block">途径佛国岩,错落有致的岩群宛若众佛朝圣,整座山峦仿佛一座亘古存在的般若国度。</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一行来到佛国岩山脚下的茶叶种植基地,小姨子家始建于民国三十二年的老茶厂,也是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大红袍纯手工制茶厂。在木梁青瓦的百年茶场里,小姨子为我们完整介绍了传统制茶的全部工艺——从晒青、摇青到杀青、揉捻,最后以炭火焙茶收尾。我们惊叹百年前的制茶智慧,也为小姨子夫妇传承历史,立志做大做强“开元昌”新品牌的努力点赞。</p> <p class="ql-block">8月17日上午,小姨子带我们回她娘家,这里犹如世外桃源,孩子们在山里清澈的溪水中游泳戏水,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离开小姨子娘家,带着岩茶的余香,我们于下午五点多抵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上虞。由衷感谢夏总与陈总的周到安排,让我们一下车便沉浸在地道的风物人情里。晚餐时,我们品尝了正宗的绍兴菜肴,并喝上了当地特有的杨梅白酒,醇厚的酒香与佳肴的风味在唇齿间交织,为我们卸去了一路的风尘。</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我们漫步于“曹娥里十三弄”,夜幕下的古街巷被暖黄的灯光温柔点亮,让我们直观感知了上虞1800年绵延不绝的孝德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8月18日,我们离开上虞回到上海家中,结束了十三天的自驾游旅程。有人说,旅行的意义在于去看陌生的风景,而我体会到的最大收获,是确认了身边那个同频的人,是共同的价值观引领我们走向同一个方向,是相似的习惯让漫长的旅途也变得轻松惬意。这十三日的浙闽之行,于我们而言,早已超越了一次简单的游玩,它是一次对友谊的淬炼,更是一场精神的同行。山河依旧,来日方长,我们已经开始期待,下一段旅程,将会在何处启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