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歼灭日本关东军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苏联于1945年8-9月间对日本进行的作战行动。协同苏军作战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div><div><br></div><div> 作战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北境内,同时在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也采取了军事行动。远东战役的战场辽阔,地形复杂。为实现大纵深和快速度的推进,苏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实施重点突破,东西夹击,并在第一梯队集中大量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迅猛攻击,在短短的10多天里歼灭了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最终接受无条件投降。</div> <div> 远东战役是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次实施突然闪击、开辟新战场的大规模的战略性进攻战役。由于日趋没落的日本关东军不堪一击,这次战役成为二战期间所有战局中时间最短而战果又最显赫的一个战局。</div><div><br></div><div> 远东战场是在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朝鲜北部地区为主要战斗行动的区域,总面积为150万平方公里。陆战区由北至南纵深约1500公里,由西至东伸展约1200公里;苏联、蒙古同中国和朝鲜的国境线从三面环绕整个战区,总长达4400公里;而苏联太平洋舰队作战的海战区的长度沿经线计算也达到了4000海里(约7500公里)。</div> <div> 1945年春,苏军在远东仅驻有3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7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7个坦克营和16个筑垒地域,共约70万人。这些兵力是以执行防御任务为主的,技术装备较差。</div><div><br></div><div> 为了建立打击日本关东军的兵力兵器部署,必须在短期内实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变化部署,当时只能依靠唯一的一条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干线来完成从欧洲战区向外贝加尔和远东地区长达万余公里的兵员、武器装备运送和物资供给工作。</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远东战役前夕,日本关东军对满洲在乡军人实施了总动员,编为两个方面军、两个集团军、两个航空集团军和一个内河舰队,共计97万人,拥有坦克600多辆、火炮和迫击炮5000多门、飞机650架。伪满蒙军编为6个步兵师、7个骑兵师、12个步兵旅和2个骑兵旅,共计28万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日本关东军总司令为山田乙三大将,总司令部设在新京(长春),作战司令部设在通化。苏军先行于1944年12月开始的物质技术保障器材储备以及后勤保障工作也全部完成。</div> 1945年8月初,远东苏军物资储备的平均数量中,弹药基数:枪弹4.2,122和152毫米口径炮弹14.3,迫击炮弹9.8,航空炸弹65;油料基数(1个油料基数的重量为19150吨):高级汽油2.9,车用汽油2.7,柴油2.7;给养日份(1日份口粮的重量为2729吨):面和米73.6,肉制品57.9,糖125.7,饲料12.8。这样,到战争开始时,物质技术器材的储备量已能充分保证军队的作战需要。<br><br> 与军队变更部署同步进行的是战区准备工作。由于远东战区的条件十分复杂,这就要求进行大量的工程作业,以保障军队的集中和展开。 <div> 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远东各方面军配备了18个工程工兵旅、30个专业独立工程兵团以及大量后勤部队,共计518743人,占远东苏军部队总数的49%。</div><div><br></div><div> 1945年6-8月,工程部队共开辟3138公里新公路;修缮了5374公里的旧公路;道路土石方作业量达16.98万立方米,采掘和运输石方13.6万立方米;加固和架设桥梁255座,总长4260米;挖掘水井1194眼;修复水井322眼。此外,还设置了760个地雷场,共敷设了188867枚地雷;营建了2389个技术兵器和汽车掩体;修筑了6250个高80厘米至1米的土质角锥形路标;准备了12050捆束柴和拼长达2公里的木板,用以在沼泽地铺设通路等。</div> <a href="http://www.docuchina.cn/2015/01/06/VIDE1420508889311117.s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日本关东军要塞》</a><a href="https://www.sohu.com/a/373743340_12055323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远东战役_陆战区</a><a href="http://kejiao.cctv.com/2015/05/13/VIDE1431489846376212.s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大连往事]远东战役</a><a href="https://www.quanxue.cn/ls_kangri/dongbeiinde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东北抗联征战实录</a><strong><a href="https://www.quanxue.cn/ls_kangri/taiyangqiindex.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肆虐的太阳旗</a><strong></strong></strong> <a href="https://www.xuges.com/zj/wgmr/ezjs/sdl/index.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纵横捭阖 斯大林</a><strong><a href="https://www.xuges.com/zj/wgmr/ezjs/dtyj/index.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战争狂人 东条英机</a><strong><a href="https://www.xuges.com/zj/wgmr/ezjs/gcnc/index.htm"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侵华恶魔 冈村宁次</a><strong></strong></strong></strong> <br><div> 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考虑到新战区的距离遥远、战局的空间规模庞大和参战的兵力众多等因素,因而在哈巴罗夫斯克设立了远东苏军总司令部。</div><div><br></div><div> 在远东展开的全部陆军、空军、防空军、海军舰队和地方军事指挥机关统归远东苏军总司令指挥。远东苏军总司令为苏联元帅华西列夫斯基、军事委员И·В·希金上将、参谋长С·П·伊凡诺夫上将,下设3个方面军,共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3个空军集团军、3个防空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和1个战役集群,合计4个坦克和机械化军;2个坦克师;78个步兵、摩托化步兵和骑兵师;27个坦克、机械化、摩托化和步兵旅,共计1577725人(其中作战部队1058982人),拥有火炮和迫击炮26138门、火箭炮1171门、坦克和自行火炮5556辆、作战飞机3889架和舰艇630艘。</div> 苏军的战役意图是:以3个方面军协同配合,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向中国东北地区纵深推进,以东、西两个方向的向心突击为主,其中又以西部为主要突击方向,目标是夺取战略要地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切断关东军与朝鲜日军和本土日军的联系,围歼其主力并解放东北全境,速战速决以避免对日持久作战。另外,以太平洋舰队协同陆、空军各一部攻占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br><br> 1945年8月7日16时30分,远东苏军总司令将开始战斗行动的训令下达给各方面军的司令员。8月8日夜,远东苏军3个方面军按照统一计划隐蔽地进入进攻出发阵地。 <div> 从8月9日零时10分至凌晨1时,苏军未经炮兵和航空兵火力准许就发起了全面进攻。总攻发起以后,空军先后出动了两批共480架轰炸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对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长春、吉林、沈阳等地的军事工业基地及铁路枢纽和机场等重要目标实施了集中轰炸。</div><div><br></div><div> 日空军慑于苏军的威力,在战役的第一天就转移到南朝鲜和本土,所以苏军一开始就掌握了战区制空权,为地面部队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div> <div> 8月9日零时10分,外贝加尔方面军各先遣支队越过边界,率先发动了进攻。第一梯队各集团军分12路向东挺进。行动迅猛的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每昼夜前进达150公里,12日已纵深前进约400公里,越过了大兴安岭,前出至东北平原。</div><div><br></div><div> 8月16日,苏军太平洋舰队登陆部队攻占了朝鲜的清津;同日凌晨,第一集团军完全占领牡丹江。次日,远东第一方面军当面之敌已全部被击溃,大批日军开始投降。</div> <div> 远东第二方面军分左、中、右路于8月9日凌晨1时发起进攻,中路主力渡过阿穆尔河后沿松花江向佳木斯方向进攻;左翼强渡乌苏里江,迅速攻克了饶河筑垒地域,14日到达宝清;右翼于8月11日强渡阿穆尔河后,主力向嫩江-齐齐哈尔方向进击,部分兵力则开始攻击北安-哈尔滨方向。</div><div><br></div><div> 8月17日远东第二方面军攻占佳木斯;18日进入齐齐哈尔;20日开进已被远东第一方面军空降兵控制的哈尔滨。此外,远东第二方面军还与太平洋舰队协同作战,于8月26日占领了南萨哈林,8月31日占领了千岛群岛。</div> <div> 在远东苏军的猛烈打击下,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被迫于8月16日下午4时向苏军请求停战。8月18日,又正式下达了关于停战和解除武装的命令。次日15时30分,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和日本驻哈尔滨领事宫川受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的委派,在哈尔滨同以А·М·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首的远东苏军最高指挥人员谈判投降事宜。</div><div><br></div><div> 至此,持续了10天之久的远东战役实际已经结束了。远东战役以苏军的彻底胜利和日本关东军的投降而告终。在整个战役中,苏军损失3.2万人、500多辆坦克、600多门火炮和100多架飞机。日本关东军则有83737人被击毙、67.7万人被俘,被苏军缴获了大量的技术装备和物资。</div> <div> 在远东苏军的猛烈打击下,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被迫于8月16日下午4时向苏军请求停战。8月18日,又正式下达了关于停战和解除武装的命令。</div><div><br></div><div> 次日15时30分,关东军参谋长秦彦三郎中将和日本驻哈尔滨领事宫川受关东军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的委派,在哈尔滨同以А·М·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为首的远东苏军最高指挥人员谈判投降事宜。</div><div><br></div><div> 至此,持续了10天之久的远东战役实际已经结束了。远东战役以苏军的彻底胜利和日本关东军的投降而告终。在整个战役中,苏军损失3.2万人、500多辆坦克、600多门火炮和100多架飞机。日本关东军则有83737人被击毙、67.7万人被俘,被苏军缴获了大量的技术装备和物资。</div> <div> 远东战役,又称八月风暴。作战范围涉及中国东北、库页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战役时间为1945年8月9日至1945年8月27日。<br></div><div><br></div><div> 1945年8月9日凌晨,在数千门火炮齐声怒吼声中,百万苏联红军压向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史称“八月风暴”。协同苏军作战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作战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北境内,同时在朝鲜北部、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也采取了军事行动。</div><div><br></div><div> 在苏军的猛攻下,日本关东军不堪一击。18日,关东军开始投降。8月19日苏军在沈阳俘虏了准备逃跑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19-24日,苏军向中国东北和朝鲜北部主要城市机降小分队,先后进占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长春和旅顺。关东军大部缴械投降,少数负隅顽抗的部队被歼灭。8月25日,苏军占领库页岛南部</div><div><br></div><div> 9月1日苏军占领千岛群岛等岛屿。9月2日,同盟国在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受降仪式,战争结束。</div> 注:原文发表于 2018-12-10 08:07:42 新浪网 雾松飞鹤的博客,第二次发表于腾讯网 2022-2-20 15:16 雾松飞鹤的QQ空间 历史今天揭秘 《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五年九月九日九时·日军南京签降》(1987-2003) 油画 作者 陈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