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月的最后一天, 再见 ,九月一切如愿!</p><p class="ql-block">60年前的8月30日,我离开家乡来到西安,作为1965届的大一新生到交大报到。</p><p class="ql-block">1965年的7月,我参加了当年的高考,有幸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录取通知书要求新生在8月30日或31日报到。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忙着到公社(现在称乡)去办理粮油关系转移证明和户口迁移证。</p><p class="ql-block">母亲则忙着准备衣着被褥。</p><p class="ql-block">对千里外的西安天气不了解,以为冬天甚是寒冷,特准备了新的棉衣棉裤,再有里外三新的衬衫衬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李准备完成后,到上海住舅舅家。大约在8月24、5号到北京东路火车票预售处去排队购票。形象中凭大学录取通知书可到专门窗口购票(一样要排队,去外地的大学新生很多)。</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到西安快车不多,票价24元,运行时间24小时多,到南京还要乘坐一次火车摆渡(南京长江大桥是1968年底才通的车)。</p><p class="ql-block">到西安火车站是上午,出站口有交大接待站,有校友负责接待,分别安排乘坐车辆直送校区。</p><p class="ql-block">到达校区,各系各专业的辅导员和校友负责安排报到手续和安排宿舍,发放餐券等事务,有种回家甚至比家还要温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8月31日,我们民本中学的老校友来带领我们(高三乙班的黄志明,到西安报到后才知道都是民本中学的,我们俩大学同班;高中同班同学黄雅琴在交大机械系机制专业)参观校园,熟悉环境。</p><p class="ql-block">9月1日,开始军训,时间一个月,当年国庆节还参加了西安市国庆游行,接受西北局和陕西省及西安市各级领导的检阅。</p><p class="ql-block">国庆节过后转入正规的大学生活,每天三点一线,宿舍、教室(或图书馆)、食堂。对于各课程的不同教室,则是课间十分钟的奔跑。我到现在都不知道,当初是怎么在偌大的陌生的校园里找到下一级课的教室的?往往当我们到阶梯教室时前面都已经坐满了,只好往后排坐。虽然黑板很大(第一次见可以上下移动的,一排三大块),但后排距离太远,看不清楚,只能通过扩音器里传来的老师声音拼命记笔记,事后再消化。有时候上课还放幻灯片(如划法几何与机械制图)。</p><p class="ql-block">正规的大学生活,让人回想。今年是我们进入大学60周年纪念,又值80虚龄。</p><p class="ql-block">母校交大,心中的记忆,永恒的牵挂。明年交大130周年校庆,希望能和同学们再见!</p> <p class="ql-block">高中好友,是他在高考复习时让我住在他家开夜车;又是他,冒着高温骑车六七里通知我被录取的消息。</p><p class="ql-block">一辈子的好友!铭记在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表。</p><p class="ql-block">查找挡案,未找到高考成绩单!</p> <p class="ql-block">这是最后一份高中成绩单,左上角注有"机密36"字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高中毕业时学校给我的政治评论。</p><p class="ql-block">最后一行"可以报考涉密专业”是我查挡时才知道的。</p><p class="ql-block">当年填报志愿时就是考虑了这一点才填的西安交大,要不然我肯定选填家门口的上海交大或华东化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