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瀑布
</p><p class="ql-block">又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宽1,700多米,最高处108米,为世界著名瀑布奇观之一。欧洲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1855年在旅途中发现它,并以英国女王的名字为其命名。维多利亚瀑布198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对瀑布的印象还停留在“小桥流水人家”式的温柔,那维多利亚瀑布绝对能让你刷新认知——这货根本不是来“秀颜值”的,是来当赞比西河上“脾气最爆的流量明星”的。它横在赞比亚和津巴布韦中间,像条不守规矩的分界线,一边喊“这瀑布一半是我的”,一边喊“明明是我先看见的”,吵了百八十年也没吵出结果,最后干脆一起打包,让它成了“两国共有款世界自然遗产”(没错,是自然遗产不是文化遗产,这伙计的震撼全靠老天爷亲手造,没人类啥事儿)。</p><p class="ql-block">先说说它的“嗓门”,这绝对是瀑布界的“低音炮王者”。你以为得凑到跟前才能听见水声?错了。离它还有好几公里呢,就能隐约听见轰隆隆的动静,刚开始还以为是天边在打闷雷,抬头看天万里无云,低头看导航“您已接近维多利亚瀑布”,才反应过来——哦,原来是这瀑布在“开嗓热身”。等再走近点,那声音直接从“闷雷”升级成“雷暴+摇滚现场”,震得你耳膜发麻,说话都得扯着嗓子喊,生怕对方以为你在“窃窃私语”,我跟朋友聊天,扯着嗓子问“你刚才说啥?”,朋友也扯着嗓子回“我说这瀑布是不是吃了扩音器!”,结果俩人喊完对视一眼,都笑出了眼泪——毕竟在“瀑布演唱会”现场,优雅是不存在的,嗓门大才是硬道理。</p> <p class="ql-block">再聊聊它的“洒水技能”,这绝对是“老天爷的恶作剧”。如果你打算去看它,千万别信导游说的“穿雨衣就行”,那纯属善意的谎言。离瀑布还有几百米时,先是飘来几星小雨,凉丝丝的,你还会觉得“哇,好清爽”;再走近点,小雨变中雨,头发开始打湿,你会默默把雨衣的帽子拉紧;等快到观景台,中雨直接飙升成暴雨,那水流跟从天上泼下来似的,雨衣?别搞笑了,它顶多能帮你挡挡“表面水”,里面的衣服该湿还是湿,从里到外透着一股“我为瀑布献身”的悲壮。有次我看见一个大哥,穿着雨衣还举着相机,结果没两分钟,相机镜头全是水,大哥自己也成了“落汤鸡”,最后只能哭笑不得地把相机塞回包里,嘴里还念叨着“这瀑布,也太热情了吧!”</p><p class="ql-block">不过你别以为维多利亚瀑布就只会“吵吵闹闹”和“泼冷水”,它的颜值那也是“顶流级别”的。宽1700多米,高100多米,站在观景台上看过去,整个瀑布像一条银色的巨龙,从悬崖上奔腾而下,溅起的水雾能有几百米高,阳光好的时候,水雾里还会挂着彩虹,一会儿是单彩虹,一会儿是双彩虹,跟变魔术似的。有次我运气好,正好赶上日落,夕阳把水雾染成了金色,彩虹也变成了“金彩虹”,那一刻,之前被淋成落汤鸡的委屈全没了,只剩下“哇,太好看了吧”的惊叹,连手机都忘了掏,就盯着那景象看,生怕眨眨眼就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说真的,维多利亚瀑布就像个脾气火爆却又自带魅力的“大块头朋友”,它不会跟你玩温柔那一套,一见面就用“大嗓门”和“暴雨澡”给你一个下马威,但等你适应了它的“热情”,就会发现它的好——那种不加修饰的壮阔,那种直击心灵的震撼,是那些“小家碧玉”式的瀑布永远给不了的。如果你哪天想找个地方“醒醒脑”,想体验一把“被自然按在地上摩擦又忍不住爱上”的感觉,那就去维多利亚瀑布吧,记得多带一套干衣服,毕竟,谁也逃不过它的“暴雨洗礼”,但也谁都不会后悔遇见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