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7日下午五点到达神木二郎山景区(8月27日第八站)。</p><p class="ql-block"> 二郎山位于陕西省神木市城西1公里处,海拔1028米,俗称“西山”,因形似驼峰亦称“驼峰山”,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武宗赐名“笔架山”。2020年12月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现存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沿千米山脊分布,包含地藏洞石窟、二郎庙、浩然亭等100余处历史建筑,明代照壁保存有《虎啸图》《九龙戏水图》石刻。景区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明清壁画、碑石及摩崖题刻等文物。</p> <p class="ql-block"> 从景区入口开始,迎接我们的便是这让人望而生畏的陡峭台阶,好在只要咬咬牙登上去了,便是沿着山脊线游览,不再费力了。</p> <p class="ql-block"> 二郎山是神木的标志性景观, 整座山体呈南北走向,站在山下抬头仰望,只觉二郎山的山势蜿蜒跌宕,宛如一条长长的卧龙匍匐向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二郎山前后相距1公里多的山脊上,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如月楼、张公庙、观音堂、八仙洞、地藏洞石窟、朝仙洞、浩然亭、古佛洞、文思婷、二郎庙、龙母庙、诸神殿、护国寺、仙家庙、三教殿、倒座观音殿、祖师庙、西岳庙、玉皇阁、步云桥、娘娘庙、山神庙等。</p> <p class="ql-block"> 沿着陡峭石阶拾级而上,我们见到了一座接一座庙宇。</p><p class="ql-block"> 根据《神木县志》记载,二郎山上的庙宇最早始建于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后来历朝陆续有增建,于是在600年的岁月中,最终形成了如此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的二郎庙,是二郎山的核心主庙,也是这座山名字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传说当年窟野河洪水成灾,四处泛滥,当地百姓深受其害,玉帝就派二郎神肩挑两座山来镇压窟野河,从此水势受到控制,再也没有发生水灾。百姓们为了纪念二郎神,便在这座山上修建了二郎庙。</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二郎庙内供奉的确实是主祀治水之神的赵昱(又称赵二郎),这位赵昱原是隋朝嘉州太守,传说曾斩杀为害的蛟龙,被尊为“镇水之神”。</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山门前石照壁上的九龙治水图,就反映了民众的治水理想与愿望。</p> <p class="ql-block"> 除了二郎庙,二郎山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庙宇,供奉着各门各派的神仙。</p><p class="ql-block"> 神仙没有固定的流派,既有道教的神仙、也有佛教的神仙,还有很多民间信仰里的神仙,堪称神仙大聚会。</p><p class="ql-block"> 于是神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句话:“神木的人多,二郎山的神多”。</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二郎山上,可以俯瞰整座神木老城。</p><p class="ql-block"> 这一古一今,就这样遥遥相望数百年。也难怪二郎山被很多神木人视为精神图腾。</p> <p class="ql-block"> 仙家庙里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 三教殿,体现佛、道、儒三教融合,殿内共存三教神像,建筑依山悬空,朱红廊柱与镂空雕花窗为特色。</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倒坐观音殿里的彩塑</p> <p class="ql-block"> 二郎山奇险绝伦,却又蕴含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它诸神荟萃,仿佛凡尘通往仙界的入口;它恢弘大气,像一把刀背直挺挺地“插”在陕北广袤的天地间,令人见之忘俗。</p> <p class="ql-block"> 通往顶端的最后一个庙的路比较难上,我们遇到的三位游客因不敢上而返回,后来看到我们居然爬上去了,也跟着一起爬上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山返程。</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全面直观的了解二郎山,特从网络上下载了几张图片。</p><p class="ql-block"> 从图片上可以看到绵延1公里的山脊薄如刀背,直挺挺的“插”在陕北广袤的天地间,一侧是悬崖峭壁、一侧是静静流淌着的窟野河。而就在“刀背”之上,错落有致着分布着100多座殿、庙、亭、阁,形成两面悬空的罕见带型庙群,真有几分“云顶天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二郎山真正的魅力,恰在于它把“险”与“韵”刻进了同一条山脊。</p><p class="ql-block"> 斧劈刀削的崖壁只是造化随手勾勒的轮廓,而散落其间的百座古建,才让这幅山河画卷有了更耐人寻味的美。</p> <p class="ql-block"> 8月28日上午,第一站,杨家城。</p><p class="ql-block"> 神木杨家城(麟州故城)是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店塔镇的唐宋时期军事重镇遗址,因北宋杨家将世代驻守而得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杨家城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店塔镇杨城村,始建于唐开元十二年(724年),废弃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历时719年。城址依山势而建,北邻草地沟,西濒窟野河,海拔1092—1156米,由东城、内城(紫锦城)、西城和北城四部分组成,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唐宋时期控扼西北、抵御辽夏的军事要塞。</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杨弘信自立为麟州刺史,其子杨业(杨继业)、孙杨延昭(杨六郎)等均为北宋抗辽名将,世称"杨家将"。文艺作品演绎的佘太君、穆桂英等形象亦源于此,使"忠勇报国"精神广为流传。</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七星庙。</p><p class="ql-block"> 七星庙,又称“无梁殿”、“昊天宫”,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孤山堡北门外约1千米处,建于北宋年间,相传是北宋名将杨继业与佘赛花相约成亲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七星庙现存正殿、殿外券棚和前院厅殿等。重修后,七星庙的风格、规格与原来大不相同,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建筑风格为明代格式。现保存下来的有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七星庙建筑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营造风格, 是研究中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七星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我们到时庙门锁着,打电话给文保员,他特地坐出租车过来开门。</p> <p class="ql-block"> 无梁殿</p> <p class="ql-block"> 关于七星庙,还有一个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佘太君,即历史上的折太君,北宋太宗年间右领大将军杨继业的妻子,北宋名将折德扆之女,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原名折赛花。</p><p class="ql-block"> 从唐代初年至北宋末年,折氏一族“内屏中国,外攘夷狄”。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减轻西顾之忧,皆许其父子兄弟相传,袭其世次。折氏除驻守府州外,折德源一支在北宋初期迁居岢岚,岢岚折家将为捍卫边疆、保家卫国作出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折赛花比武招亲,杨继业在七星庙,以智擒住赛花,缔结姻缘。</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府州城。</p><p class="ql-block"> 府州城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始建于唐、宋时期,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其独特的军事要塞地位和保存完好的宋城风貌著称。</p> <p class="ql-block"> 府州古城是历史名将大家—折家所建。</p><p class="ql-block"> 府谷设州218年,府州折氏七代十四人连任府州知州。北宋时期,府州下辖一个县即府谷县。县孔目主事。庆历年间,府州城保卫战前,州依山无外城,府州通判张旨,知州折继闵筑之,“城垂就,寇大至。守以强弩。”战后在新任管勾将领张亢的组织下,州城沿边修筑了宣威寨、东胜堡、金城堡、安定堡。通麟州路又修了清寨、百胜、中堠、建宁、镇川五个寨堡。最多时府州有堡寨二十多座。</p> <p class="ql-block"> 府州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镇东部,始建于唐、宋之间,后经多次修葺。城墙依山势而建,形似靴状,周长2320米,高7.2米,面积约22.4万平方米。其地理位置险要,三面环黄河,自古为军事要塞,历史上曾是宋、辽、西夏、金等政权争夺的战略要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