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风情鄂西游(五)2025.5.16~6.16

王沪军

<p class="ql-block">至喜长江大桥的名字“至喜”来源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的《峡州至喜亭记》,寓意“水至此而夷,人至此而喜。”</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始建于唐代,元丰三年(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后因三峡大坝建设,搬迁至现址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内包含山门、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展示了屈原生平事迹,楚辞文化,并陈列历代碑刻与青铜像。</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24处搬迁复建的地面文物,包括江渎庙(长江四大渎庙唯一遗存)、新滩古民居群、千善桥等,完整呈现三峡地区明清建筑特色与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高峡平湖观景台,与三峡大坝直线距离仅600米,可全景拍摄大坝与长江交汇的壮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在屈原故里品尝了地处北纬30度的秭归伦晚脐橙,瞬间被俘获,伦晚被誉为“橙中之王”, 皮薄易剥香气四溢、果肉无籽细腻无渣,汁水丰富带有天然的蜜感,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伦晚属晚熟品种,挂树越冬13个月,头一年春季开花,第2年春季果子才成熟,令人称奇的是,当年结出的成熟果实,竟与明年将结果绽放的白色花骨朵相互辉映,花果同枝,仿佛能相见一般。长时间的生长周期,使得其能够充分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产量与所有脐橙的产量占比低于20%,具有较高的稀缺性和独特性。车停路边买了二十来斤。</p> <p class="ql-block">九畹溪的牛肝马肺峡。位于西陵峡上段,因江北岸绝壁上有两块自然下垂的形若牛肝和马肺的黄褐色钟乳石而得名。马肺在清光绪年间被闯进三峡的英国炮舰打掉了一叶,大诗人郭沫若途径此地写道:“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p> <p class="ql-block">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开始蓄水,6月3日,曾被英国军舰轰掉一半的“马肺”很快被江水淹没,按照三峡蓄水的进度,再过三天“牛肝”也将会被淹没。秭归县政府当即立断,利用江水上涨之机,将完好的牛肝切割下来,迁移至凤凰山上造景复原,以保护长江三峡上的这一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路边二姐家吃午餐。</p> <p class="ql-block">兵书宝剑峡,又名米仓峡。位于新滩和香溪之间,长约四公里。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像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指向江中,酷似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这是“宝剑石”。这段峡中之峡,被人们称之为“兵书宝剑峡”。</p> <p class="ql-block">秭归长江大桥地处长江三峡兵书宝剑峡峡口,连接秭归县郭家坝镇及归州镇两岸,距上游三峡大坝约30千米。</p> <p class="ql-block">伦晚脐橙因在湖北秭归县独特的三峡库区气候中孕育出果肉细腻,酸甜爽口的黄金品质而闻名,广场是脐橙的橙色横切面。</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运输果子,解放了果农的生产力,保障了果子的品相。</p> <p class="ql-block">2025年秭归县伦晚脐橙种植面积超20万亩,年产量占宜昌市总产量60%以上,形成12个亿元村产业集群,他们采用智能水肥系统、无人机巡检,无人机运输等技术。5月伦晚的采摘季已近尾声,路边停着大卡车,空中无人机繁忙地在山坡来回运果。</p> <p class="ql-block">古昭公路一一最美水上公路。为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开山毁林,其四公里路段被巧妙地建在峡谷溪流之中,它宛如 一条玉带,在香溪河上盘桓蜿蜒,又似一条游龙在微波荡漾的水面上穿梭。驾车其上仿佛驶入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去昭君故里</p> <p class="ql-block">昭君故里位于香溪上游兴山县城西5.5公里处的宝坪村,原名烟墩坪,又名王家湾。它面临香溪水,背靠纱帽山,群峰林立,崖壑含翠,橘林丰茂,山明水秀,极富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因西汉时诞生了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出塞和亲”的一代名妃王昭君而改名昭君村。乘坐景观车上山访昭君村。</p> <p class="ql-block">昭君村前的香溪河发源于炎帝神农氏采药的神农架,它像一条玉带从昭君村蜿蜒而过,流经屈原故里,最后汇入长江,全长97.3公里,俗称百里香溪。每逢春天,河中游动着半透明、圆圈形的桃花鱼,乡亲们说那是昭君出塞前,从京城回家乡探亲,泣别乡亲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她一路弹着琵琶,想到从此永别故土,不禁潸然泪下,串线的泪珠与水中的桃花漂聚一起,幻化而成美丽的桃花鱼。</p> <p class="ql-block">娘娘泉相传为昭君幼年汲水处。泉水从岩石中喷涌而出,清凉甘甜,四季不涸。传说王昭君出落成绝色美女,就是喝这泉水的原因。早在宋代有关昭君村的史籍中,就有“饮其水生美女”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香溪河畔,这块彩石斑斓处,相传是昭君少年浣沙处。</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一个垒石为基的屋台,相传是王昭君望月楼遗址。据说王昭君出生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从小喜爱月亮,经常登楼望月。</p> <p class="ql-block">“王家老宅”,原名王尕(意“家”)屋场。据传,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王昭君祖父落籍宝坪(今昭君村)始建木屋。至汉元帝时,因昭君出塞和亲功德垂青,其父王穰被朝廷封为越州太尉,于是其父另择风水宝地新建宅院,将老屋赠予侄嗣后人居住,俗称王家老宅。</p> <p class="ql-block">明宣德(1426年)年间,出任济南府推官的王氏后人王翥衣锦还乡,在原址上复建老宅。清嘉庆三年(1798年),突遭土匪举火焚院,老宅成了一片废墟,2017年复建王家老宅,老宅内的家具陈设均是按照王翥的后人居住时的情景复原。</p> <p class="ql-block">昭君出塞后,经常思念美丽的家乡,曾写有“莺啼绿柳弄,春晴晓月鸣。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的诗句,描绘家乡妩媚的风光。</p> <p class="ql-block">告别昭君故里,沿着香溪去神农架风景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