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按照预约,8月23日,我们乘车前往圆明园和颐和园。 </p><p class="ql-block"> 圆明园,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清华西路28号。占地35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由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组成,而以圆明园为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堪称人类文化宝库之一,可谓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园林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圆明园在康熙和雍正年间开始兴建,乾隆继位后,亲自调整了圆明园的园林景观,增添了西方建筑元素,使圆明园成为中西结合的“万园之园”。可恨万惜的是,1860年,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秦朝灭亡后,圆明园的遗物宝藏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建国后,国家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保护整修,使其遗址完整地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梭漫步在残垣断壁的圆明园中,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如此宝库,竟面目全非,惨不忍睹。西洋楼前的每一根七倒八歪的横梁立柱,都在秋风中哭泣诉说着当年的瑰丽和遭遇的悲愤。此时,天空中飘起了零星霏雨,像是苍天的眼泪降临在这深受苦难之地,平添了我心头的怅然若失。</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满目苍夷圆明园,园中绵绣犹可见。</p><p class="ql-block">两春园满东林水,洋人楼熠西景灿。</p><p class="ql-block">可叹康乾斥巨资,堪愤外侮焚荒原。</p><p class="ql-block">漫游园中思今昔,民富国强邦本安。</p> <p class="ql-block"> 须臾,天气放晴。</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又转程去颐和园游览。进了颐和园,就像这变幻的天气一样,秀丽的山水园林风光,把方才心头上的阴霾一扫而空。</p><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位于北京西郊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该园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础,以杭州西湖的风景为蓝本,吸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园。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3/4。园中分布着殿、阁、楼建筑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古建筑3000余间,面积近7万平方米。沿湖建有700余米的彩绘画廊,供皇上和慈禧及王公们漫步赏景。园内古树名木1600余株,几人合围的古槐、古柏华满园苍翠,给人以原始清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廷挪用海军经费开始重建,并于两年后取用今名,意为“颐养冲和”。颐和园建成后,慈禧太后颐养于此,处理军国大事,发号施令,颐和园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p> <p class="ql-block"> 颐和园最突出的特色,在于山环水抱的自然景观和皇家气派的宫苑建筑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园林与山水的和谐统一,将自然美与人工雕琢巧妙地融为一体。该园的园林造景融合了中国绘画、诗歌和文学的意境,造就出中国皇家园林的宏大气势、辉煌的色彩及其与山水绿化环境的充分协调关系。1998年12月,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进入颐和园,孙女的情绪立马高涨,摇着心仪的纸扇,跳着网络上学的舞蹈,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看着昆明湖上星星点点的游船,孙女激情四射,催促妈妈租了一条6人小机动船,亲自驾船在湖面上任意驰翔。此时的昆明湖碧波荡漾,阳光洒在湖面,波光潋滟。阵阵秋风,拂起湖面涟漪,小船行处,荡起层层波浪。由于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轮番驾船,休闲地漂泊在湖上,尽情观赏岸上的风景,沐浴初秋的凉意。远处三岛相望,十七孔桥静卧水上,万寿山苍翠葱茏,佛香阁艳丽壮观,画廊蜿蜒傍水,石屋气势如初,古树名木参天。我们信船漫游,湖面不时响起孙女郎朗的笑声。船靠岸后,我们余意未尽地沿湖畔游览,穿殿过园,漫步在700米画中长廊,这时,我想起“文革”中红卫兵冲进颐和园,砸封建,破四旧,捣毁殿中佛塑,用白漆泼刷长廊彩绘名书,还扬言要挖掉万寿山,填平昆明湖。周总理得知后,亲自下令红卫兵停止破坏活动。</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小舟漫游波荡漾,稚童操盘嘻搏浪。</p><p class="ql-block">万寿山上佛香阁,三层四檐八面方。</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卧昆湖,堤柳荫荫烟波上。</p><p class="ql-block">庭台殿阁槐中隐,湖畔赏月画栈廓。</p><p class="ql-block">依山傍水夺天工,谁比慈嬉恣意享?</p><p class="ql-block">信步园林心休闲,秋浅风清草木芳。</p> <p class="ql-block"> 8月24日,今天的行程是瞻仰毛主席纪念堂,参观人民大会堂,游览清华大学。 </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按约定时段赶到天安门广场。由于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战胜利阅兵仪式,近期的北京安保措施十分严格,广场中心和天安门城楼两侧已搭好观光座椅,广场及长安街行人不能随意进入,如需进入,要查验身份证和检查随身携带物品。长安街和天安门及其附近,警察甚多,确保9.3阅兵的顺利进行。我们还算顺利,排了40多分钟的队,通过安检,进入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是一件很神圣肃穆的事,不能带包进纪念堂。我以前曾两次参观瞻仰过,故承担起看包的任务,她们三人轻装前往。</p><p class="ql-block"> 看着广场上雄伟的毛主席纪念堂和前往瞻仰的如潮人群,我浮想联翩。</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领袖纪念堂,开国功勋长。</p><p class="ql-block">祭人如潮涌,身逝留思想。</p> <p class="ql-block"> 从纪念堂出来,我们进入天安门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参观。人民大会堂坐西朝东,南北长336米,东西宽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由万人大礼堂、5000人宴会厅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内有会议厅、休息厅、办公厅300多个。大会堂共分一区、二区、三区三个部分。北部是宴会厅,中部是万人大礼堂,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楼。大会堂由周总理亲自审定设计方案,于1958年10月正式动工,1959年9月建成,作为国庆10周年十大献礼工程。</p> <p class="ql-block"> 人民大会堂从外观看雄伟壮观,走进大会堂内部,好一个富丽堂皇、金碧辉煌。大会堂建筑材料高档,施工精良,配置一流,装饰华丽。每一盏灯,每一个屏风,每一幅书画,每一件雕刻,每一件摆件,无不是精雕细刻、价值连城,按照开放规定,游人从东大门进入,只能参观中部1~3层的东边几处省级大厅和新闻中心,至于万人大礼堂、金色大厅、宴会厅等著名地点,则无缘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p><p class="ql-block">且看:</p><p class="ql-block">十二玉柱擎天䇄,十大国礼惊世起。</p><p class="ql-block">金壁辉煌夺天工,琉彩满堂色飞溢。</p><p class="ql-block">名家大作磅礴势,炫丽厅堂各省异。</p><p class="ql-block">国事方略共此商,外事外交国之体。</p><p class="ql-block">身在会堂心惊叹,工匠神工绘彩熠。</p> <p class="ql-block"> 从人民大会堂出来,我们乘车直奔清华大学。到清华大学游览,主要是陪同孙女体验这所国内顶尖学府,让她从小耳濡目染最高学府的学风和环境,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努力向上,把清华游学转变成学习动力。</p><p class="ql-block"> 随着学研活动的兴起,为了限制每天进校人数,清华北大也需要预约进校。我们4人从清华西大门进入校园,沿清华路向东游览。一路上但见的校园绿化风光旖旎,校园布局典雅大气,教学楼堂特色缤纷,行走期间,仿佛沐浴在温馨高雅的大花园,不自觉地陶然于优雅静谧的象牙塔中。</p> <p class="ql-block"> 时逢开学季,这些各地考入清华的高材生们踏着骄傲自信的步履,在父母的陪送下,从北大门进入他们梦寐的顶尖学府。我突然想,八年后,我要是能和老伴一起送孙女上清华的话,那将是对我夕阳终点最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正是:</p><p class="ql-block">学府一流属清华,悠悠百年出大家。</p><p class="ql-block">稚童雄心体学研,立志清华和北大。</p><p class="ql-block">秋风和煦柳槐翠,校园静谧象牙塔。</p><p class="ql-block">信步林荫享清新,逐梦清北绽芳华。</p><p class="ql-block">它日馨玥梦成真,乾坤寥阔任天涯。</p> <p class="ql-block"> 到了北京,不登长城留遗憾。</p><p class="ql-block"> 人们一提起游览长城,就想起北京八大㱓长城。其实,近年来八大岭长城人满为患,尤其是节假日期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行人困难,攀登缓慢。于是乎,我们明智地选择了游人较少的慕田峪长城。</p> <p class="ql-block"> 8月24日,经预约,我们来到了慕田峪长城。慕田峪长城位于北京怀柔区渤海镇慕田峪村,距北京市区73公里,是1368年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的。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为5A级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缆车抵达长城,放眼望去,长城内外山峦叠嶂,长城随山势起舞,似龙盘乾坤,巍峨壮观。景区林密木秀,青翠连绵的山峦如大海汹涌波涛。长城多建在外侧陡峭的崖边,依山就势,以险制厄。全长5400米的慕田峪长城,是中国目前最长的长城,最高点海拔1039米,是拱卫京畿的军事重地。长城墙体高8米。墙顶宽5米,建筑材料以花岗石为主,雄伟坚固。这是一段保存完好、古朴庄重、展现出古韵与风采的长城,被中外誉为“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称。我站在长城上,瞭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峦上峰下,波浪滔滔,大有气吞山河之势。眼前仿佛出现狼烟四起、鼓角争鸣的古代战场景象。感叹当年苦役劳工,民怨沸腾,却又御敌于外,家国安宁;如今成为世界遗产,流芳百世,造福中华。真是万事万物充满矛盾和辩证法。叹曰:</p><p class="ql-block">长城万里势巍峨,峰峦千嶂舞长蛇。</p><p class="ql-block">屏障内外苍翠茫,林密木秀涌大河。</p><p class="ql-block">陡崖峭壁连峰火,拱卫京畿险制厄。</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今屹立,鼓角争鸣烟消歌。</p> <p class="ql-block"> 8月26日,京城秋游的最后一天,我们蜻蜓点水式地体验了老北京的传统建筑一一老胡同和四合院,打卡了奥体中心的鸟巢和水立方。以前,老北京城的四合小院和老胡同很有特色,青砖木门,灰瓦黛墙,天井小院,矮墙窄巷,只有老北京人家才有。随着北京现代城市的发展,这些景观也很少见了,有的拆迁改建了,有的发展成商业门面了。我们怀着好奇探索的心态,漫步在箭厂和五道营胡同,打卡了已改换门面的四合院。这一片还有雍正皇帝的行宫一一雍和宫,元、明、清三代国家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国子监,皇帝祭孔的孔庙。由于当天均未开放,我们仅打卡门庭街面。</p><p class="ql-block">请看:①</p><p class="ql-block">古往京城胡同多,今来繁华余几坐?</p><p class="ql-block">四合小院贵稀少, 龙潜福地在雍和。</p><p class="ql-block">招贤纳士国子监,文儒圣地孔庙卓。</p><p class="ql-block">漫步玩味老北京,明清京韵已渐弱。</p><p class="ql-block">②</p><p class="ql-block">零八奥运犹耳边,三十匆匆逝流年。</p><p class="ql-block">鸟巢巍巍展雄风,水方粼粼漪波澜 。</p><p class="ql-block">峥嵘岁月忆往昔,昌盛时光越世先。</p><p class="ql-block">游人如织赏绮丽,霓虹闪烁不夜天。</p> <p class="ql-block"> 由于8月21日游览故宫的时间安排在上午9点出发,故我和老伴早餐后利用空闲时间,去离住处不远的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的白云观,走马观花式地打了卡。算是京游小插曲吧。</p> <p class="ql-block"> 一转眼,七天京城秋游就要结束了。苍天赐福,在北京的六天,秋高气爽,照顾我们顺利完成了主要景点游览,定于27日下午返汉。冥冥之中,老天爷清晨就下起了大雨,好像是用秋雨为我们京游拉上帷幕。望着窗外洋洋洒洒的烟雨和市景,一番诗情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搴帷倚窗眺,车水楼立交。</p><p class="ql-block">京游思返乡,烟雨晨秋萧。</p> <p class="ql-block"> 尽管北京还有许多美景未去,但临近9.3阅兵,从8月29日起,长安街附近景点及一些特殊场地均将关停,故我们于27日下午乘5:40时飞机返回汉中。我想,留点缺憾吧,残缺的美会给人以中国梦的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