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传承·奋进——致敬抗战英雄,共筑和平未来” (2025.8.28)

<p class="ql-block">抱珠楼,这座承载着百年文化记忆的藏书楼,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人们探寻历史文化、享受阅读乐趣、开展文化交流的理想之地。它似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又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热爱文化的访客。🔻</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晴</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相聚慈城宝珠楼,共同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盛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铭记·传承·奋进——致敬抗战英雄,共筑和平未来”活动。</p><p class="ql-block">出席今天活动的有中共江北区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江北区文化联合会领导、江北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领导、江北区收藏家协会会长、江北区文化广电旅游局代表和抗战老兵后代的三位代表——朱虎同志的儿子朱自强、石剑武同志的儿子石跃进、抗战英雄闫式轮同志的第三代代表孙女闫安青,以及宁波市慈善总会知青义工大队、宁波知青合唱团、宁波慈乡红色志愿队等参演人员。🔻</p> <p class="ql-block">活动在庄严、雄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拉开帷幕。</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80年前,神州大地被战火笼罩,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然而, 在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伟大斗争。他们,就是我们的抗战英雄!在我们江北的这片土地上,也涌现出无数的革命志士,他们怀揣民族解放的理想,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用生命和热血奏响了不屈的抗争之歌。🔻</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活动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举办由江北区史志中心、江北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编撰的《致敬抗日志士》首发式,让属于江北的62位抗日志士的英雄事迹得到弘扬。下面是向英雄后代代表赠书《致敬抗日志士》仪式的现场。🔻</p> <p class="ql-block">活动的第二项内容是,视频欣赏由江北区收藏家协会提供的抗战纪念藏品,通过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触摸历史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活动的第三项内容是,在宁波市慈善总会知青文化义工大队、宁波知青合唱团、宁波慈乡红色志愿队的支持下,用文艺的形式,来展示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来讴歌抗日英雄的感人事迹,向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由宁波知青合唱团演出的抗战歌曲《灯光》首先亮相。🔻</p> <p class="ql-block">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p><p class="ql-block">这是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保卫黄河》。当年,这首鼓舞抗日斗志的著名歌曲,回荡在整个抗日战场上;如今,这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抗日战歌,将永远回荡在我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宁波知青合唱团在李鄮华老师的指挥下,铿锵有力的歌声在会场上引起了大家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京歌《梨花颂》,其唱腔设计以京剧二黄调式为主调,加入了梅派唱腔特色,将京剧的韵味和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它通过音乐和歌词,将古典文学、历史故事与京剧艺术相结合,传播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演唱:陈佳。🔻</p> <p class="ql-block">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我们的抗战英雄们却保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保持抗战必胜的信念。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出了战士们对胜利的向往。宁波知青合唱团·男声小组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领唱:白鹰。🔻</p> <p class="ql-block">让节奏明快的《爱我中华》用真情点燃我们的爱国热情,也为所有的中华儿女送上热情的祝福吧。爱我中华,是抗战志士的共同心声,更是我们中华儿女根植在血脉里的共同基因。下面是由知青文化义工大队表演的非洲鼓《爱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p><p class="ql-block"> 一首英勇无畏的《大刀进行曲》曾经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奋斗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上。宁波慈乡红色志愿队的老兵,给我们带来了充满战斗激情的小合唱《大刀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一首《打把归来》,又充分体现了我们抗战勇士们的无比豪迈与乐观。🔻</p> <p class="ql-block">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斗争的展现,《黄河颂》则真实地表达了这种民族最经典的呼声。男声独唱:《黄河颂》。演唱:白鹰。🔻</p> <p class="ql-block">抗战老兵有其丰富的战斗经历,红色歌曲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接下来是宁波知青合唱团女声小合唱《大红枣儿甜又香》。🔻</p> <p class="ql-block">落落大方、声音甜美的活动主持人 🔻</p> <p class="ql-block">在活动中,有江北区党史研究室王主任做的中心发言;有江北区文学艺术联合会李主席的点评;有抗战志士第二代代表朱自强先生的发言;还有抗战志士第三代代表闫安青女士的发言。🔻</p> <p class="ql-block">9.18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者野心的序幕,江北大地也萌发了抗日的萌芽,闫式轮前辈,是在晋群小学孕育抗日志士的英雄,在江北的抗战历史上有浓重的一笔。这是抗战英雄闫式轮同志的孙女闫安青在做现场发言,共同缅怀前辈的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难能可贵的是,两位可爱的来自惠贞书院的少先队员,满怀深情地朗诵了《致敬,江北抗日英雄》。🔻</p> <p class="ql-block">当孩子拿到《荣誉证书》时刹那间显示出来的那个笑容,我们很欣慰,我们相信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江北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马福年同志为这次纪念活动作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通过《致敬抗日志士》一书首发式,弘扬了抗战英雄们的英勇事迹;通过纪念抗战藏品展示,触目了抗战历史的真实温度;通过歌颂抗日英雄的文艺节目,感受到了英雄们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铭记·传承·奋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抗战英雄;我们要传承精神,将抗战英雄们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要奋进未来,以英雄为榜样,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努力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史为鉴,开创和平繁荣的新时代,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大地,让英雄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全国人民翘首等待的“9·3”阅兵,马上就要到来!不是有某些日本政客还在否认历史、甚至扭曲、篡改历史吗?让他们看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呐喊: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强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宁波知青合唱团在排练中 🔻</p> <p class="ql-block">拍摄者眼中的抱珠楼穹顶&旋梯 🔻</p> <p class="ql-block">【抱珠楼简介】</p><p class="ql-block">抱珠楼,这座隐匿于宁波慈城的古老建筑,宛如一颗蒙尘的明珠,历经岁月洗礼,如今再度绽放出璀璨的文化光芒。</p><p class="ql-block">抱珠楼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由清末举人冯本怀创建,原名“抱珠山房”。其名称由来,一则因楼北依抱珠山(现一般称浮碧山,又名县山、伏鳖山、珠山等);二则寓意着对知识和文化的珍视与传承。冯本怀遵循祖上藏书、著书的家风,中举后便开始抄书、修书、写书,钟情于藏书事业。他收集各种善本珍本,精刻当地地方文献,鼎盛之时抱珠楼藏书达数万卷,还曾刊刻《谿上遗闻集录》等珍贵文献,使其与天一阁、五桂楼并称宁波三大藏书楼。</p><p class="ql-block">然而,时光流转,抱珠楼命运多舛。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冯本怀后人把残存藏书全部捐赠给杭州西泠印社,房屋也改变了用途,昔日书楼渐被遗忘,书香不再。直到2005年,在钱文华的发现考证下,这座沉寂百年的藏书楼得以重现于世。2018年,在各级政府及作家冯骥才(冯本怀后人)的支持和推动下,抱珠楼复兴项目启动。2022年7月23日,修缮后的抱珠楼正式开馆,成为融合传统与现代设计的公共文化空间。</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抱珠楼,占地5090平方米,建筑占地3279平方米,采用传统院落式设计,现存台门、前厅、后进三进院落,整体呈“日”字形布局。走进抱珠楼,粉墙黛瓦,雕刻精美,既凝聚着慈城山水之精华,又融入了慈孝文化之底蕴,散发出江南水乡的古典宁静之美。而建筑中巧妙融入的现代元素,更是让古今风格相得益彰。其中,最为醒目的当属穹顶木构建筑——螺旋藻井四面亭,银灰色的穹顶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犹如一颗珍珠,蕴含着“河蚌含珠”的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作为城市文化地标,抱珠楼功能丰富多样。一号楼属公共空间,多用于展览和阅读;二号楼主要承担藏书功能;三号楼被改造为院落中核心的四面厅,作为接待空间、报告厅;四号楼则是图书馆。这里不仅可供阅读的面积达1000平方米左右,楼宇间书香涌动,还会举办各类展览,如“匠器流光慈城古建筑文化展”和“檐语者”当代设计师作品联展等。展览内设有沉浸式互动体验区,游客可以通过书法、积木、画画等方式探索建筑的魅力,还能通过触摸和拼贴榫卯结构的积木建筑模型,感知指尖上的古老技艺。二楼的人文分享区由接待室、青年写作共享空间、大师工作室和会客厅组成。此外,众妙心楼作为一个集咖啡馆、图书馆、书店、文创中心为一体的复合空间,书架上贴有图书馆标签的图书可实现全市图书馆通借通还,让人们尽情感受书香、沉浸阅读。</p><p class="ql-block">抱珠楼,正在以其新的形象展示着它古老而多元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谢谢欣赏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拍摄&制作: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完成于 2025.8.31</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