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处富阳和萧山交界的一个高山村落,富阳称"林峰",萧山叫"寺坞岭"。2025年8月30日我们富阳12驴友从萧山侧走环线上下此高山村,那就是"寺坞岭环线"。行走过程中,有多个"一两诀",作一概述:</p><p class="ql-block"> 一圈寺坞岭环线两古道:从萧山云峰村南坞自然村起步通向寺坞岭的绿竹路,叫云岭古道,从寺坞岭通往山下云峰村北坞自然村的翠篁道叫长云古道,我们以脚步丈量上下两古道。</p><p class="ql-block"> 一个高山村两村名:这是早先倪氏和傅氏为主从萧山绍兴迁居而来的古村落,这自古本是一家人的村,集体化时,被上级硬分成了富阳林峰村和萧山寺坞岭村,但分村分不了他们的骨肉情,他们形式上按上级的要求分了村,而实际上他们仍按一个村集体生产劳动和共同生活,创造了集体经济比周边村兴旺的寺坞岭林峰的特有模式。当然我们不忘去走村串户。</p><p class="ql-block"> 一个望江阁两风光:雄鹅鼻是村后的最高峰,村民不计较雄鹅鼻是属富阳还是属萧山的,由萧山在"鼻"上建造了仿古望江阁,引来游客登阁仰望蓝天白云和云绻云舒风光,俯看阁下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汇合和潮起潮落风光。当然登阁打卡是我们的重头戏。</p><p class="ql-block"> 一地万筠寺两宝贝:筠即竹,万筠寺就是万竹寺,凭空想就美,实地看不仅美,还有两宝贝。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又几经重建的万筠寺处在长云古道途中,寺后久旱不涸的古井水,历来以来专治精神疾病而闻名,被称为"智慧泉"或"仙井",寺前一棵古老的柳杉中空,竹林"穿肠"出,"胸有成竹"竟由大自然而成,成了竹木一身的"神树"。当然,我们下山途中,也与"仙井"和"神树"相会。</p><p class="ql-block"> 一道萧山名菜两季吃:吓油露是萧山的传统名菜,这是冬季的菜,但萧山人会变革,在夏季也吃这道菜了。我们下得山来,走进饭店,赏鲜了这道菜。</p><p class="ql-block"> 一支队伍两趣名:我们十二驴友七男五女,我们一路基本在竹林里穿行,走的山一点也不荒,名符其实的苍山,我们戏称自己:男的叫"竹林七贤",女的叫"五朵金花"。附庸风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