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六站 世界文化遗产-<span style="font-size:18px;"> 福建古楼</span></p> <p class="ql-block">一、历史与文化</p><p class="ql-block">始于宋元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客家人为躲避战乱和维系宗族团结而建造。是东方血缘伦理关系和聚族传统的历史见证,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楼中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若需御敌,只需将大门一关,几名青壮年守护大门,土楼则像坚强的大堡垒,妇孺老幼尽可高枕无忧。“<span style="font-size:18px;">御外凝内”可谓土楼最恰当的归纳。</span></p> <p class="ql-block">布局: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用共同的楼梯,各家几乎无秘密可言。</p>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厚处有的竟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在,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p> <p class="ql-block">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筋混凝土般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亦被称为“土楼王”。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直径73米。由四个同心圆的环形建筑组成,共402间。人称“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承启楼外墙为夯土墙,底厚1.5米,顶厚1米,屋檐伸出近4米。承启楼为江氏一族所建,鼎盛时曾住有600余人,现尚有300余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世泽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1929年毁于战火,1931年按原状重建。</p> <p class="ql-block">振福楼:一座富丽堂皇的圆楼,它按八卦布局设计,楼内用了许多石料和砖料,雕刻精细,也是一座外土内洋、中西合壁的土楼,被称为振成楼的“姐妹楼”。</p> <p class="ql-block">五雲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俗称“不倒楼”,因墙面倾斜1.5米却保持稳定100年未倒而闻名。</span>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距今约600多年,现存建筑为清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扩建的四层结构</p> <p class="ql-block">侨福楼:也称博士楼。1962年建成,由海外兄弟集资,耗时5年建成。因这里曾走出11位博士,故就有博士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难得的11位博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单圈圆楼布局,中间为天井,底层正对大门,外墙围合成院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西合璧,外立面有4根西式圆形石柱,内院铺花岗岩,第二层和第三层通廊采用木质悬挑结构,第三层设腰檐及封闭式贮藏室</span></p> <p class="ql-block">97岁的楼主之一</p> <p class="ql-block">生活在土楼里的人</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陶瓷文化大集成</p> <p class="ql-block">“北看故宫,南访古窑”,好霸气的宣传语</p> <p class="ql-block">由于御窑博物馆整修,我们临时起意参观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博览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占地83公顷,由历代古窑展示区、陶瓷民俗展示区,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组成,是一个集文化博览、陶瓷体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span>当时,烈日当头,游客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十分尽兴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一、陶瓷民俗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红色精神区</p> <p class="ql-block">瓷业民俗展览</p> <p class="ql-block">吃泡茶:坯房老板雇工定事的场景。由雇主、介绍人、被雇人三方,在茶馆吃泡茶进行。吃泡茶实际吃的是油条、炒黄豆和茶水,茶钱大多有被雇人争着付账,因为有活干高兴自愿请客。工人一旦被雇佣,老板和领头不得随意解雇,工人则不受限制,可以随时辞去老板和领头。</p> <p class="ql-block">宾主制:制瓷业的行规。烧窑、做柸、红店、瓷行等行业,宾主双方经过一次交易后,便不得随意更换门庭,有的甚至成为世袭,倘若一方违反,行会会出面干涉。</p> <p class="ql-block">瓷音水榭 :用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瓷乐表演。瓷乐团第一次在“99”昆明世博会上亮相,即起轰动。2000年,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钱其琛同志听完瓷乐后,欣然题词“奇瓷神韵”。瓷乐团先后赴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所到之处,均受到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我们掐着表演点,看了一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完整</span>表演。</p> <p class="ql-block">二、制陶展示区 </p> <p class="ql-block">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p> <p class="ql-block">画坯女匠</p> <p class="ql-block">小器作,生产日用瓷为主,其中包括碗、盅、杯、碟等品种,胎质细腻,造型规整,素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大件作,大盘、大瓶、大缸之类的陈设瓷。其产品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p> <p class="ql-block">深浮雕传人</p> <p class="ql-block">三、古窑区</p> <p class="ql-block">宋代龙窑:窑炉依山势倾斜砌筑,形状似龙而得名。龙窑结构简单,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造价低、装烧量大,并可充分利用余热。利用自然山坡建造,火焰抽力大,可形成烧造青瓷、影青瓷的还原气氛。龙窑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元代馒头窑:以窑形近似馒头而得名,有的馒头窑窑床的平面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形窑。烧成温度可高达一千三百度,并可形成还原气氛。经景德镇窑工的不断探索,元明馒头窑的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达到了我国传统瓷业此类窑炉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明代葫芦窰:景德镇特有的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直到清初出现了蛋形窑(镇窑)后才逐渐停止使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景德镇的葫芦窑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并配有插图。明代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清代镇窑:为我国传统窑炉中独具风格的瓷窑。窑房是穿逗式木构架建筑。全长15---20米,容积为300立方米左右,最高处6米上下。烧炼以松柴为燃料(故又称“柴窑”),火焰长而灰分少,不含有害物体,适宜烧还原焰,对于白瓷,青花瓷,颜色釉等的釉面呈色效果良好。镇窑是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具价值的古代瓷窑,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窑材堆:储存窑材的一种方法,即将窑材码成堆,上部形似屋顶,下部架空通风,既避免日晒雨淋,又防止薪材自燃,还节省了建库费用。因此,窑材堆成了镇窑瓷业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明清御窑</p> <p class="ql-block">四、水岸前街创意休憩区</p> <p class="ql-block">窑神童宾雕像:童宾,景德镇里村人,生于公元1567年,逝于公元1599年,明代烧瓷技师,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明末以来景德镇陶瓷业所崇拜的神祗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绿化非常好,到处尽显陶瓷的特色,用废瓷片装饰的水渠、瓷盘铺的地砖、瓷制的垃圾桶、瓷制的盥洗盆、瓷制的画……感觉身处陶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这个博览区可观性特别强:能学到陶瓷工艺制作整套流程,了解我国古窑制瓷的历史,欣赏独特的瓷音水榭,感受伟大的红色精神…</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景区,改变我对景德镇的印象:此前印象中的景德镇,就像一个衰败的美人,迟暮让人伤感,看完这个景区,让我感觉到美人就是美人。这里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再去,细细再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的瓷都太大了,选购好一套以高岭土为原料的餐具后,在这里我们迷路了,找车花费了大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国贸大厦瓷器批发市场</p> <p class="ql-block">转接《一趟沉浸式的文化之旅》(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