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张集体照,一段时代变迁的印记

碎日月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7年,恢复高考的春雷震醒了十年冬眠的知识渴望。而1978年的另一个历史性突破,同样值得被铭记,首次允许初中应届毕业生参加的中专考试,为无数农家子弟推开了一扇命运转换之门。那是一代人的曙光,一个农家少年紧握时代的馈赠,以笔为犁,在命运的田埂上耕出一条新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1年,他走出校门,踏上三尺讲台,成为教师队伍中新鲜却坚韧的力量。四十二载育人生涯,而今已鬓染霜华,安然退休。而在他的相册里,珍藏着两张特殊的集体毕业照,记录的不只是地点的转换,更是一个时代在个人命运上留下的独特印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张照片定格在原学校熟悉的教学楼前侧,另一张则印着“徽州”的字样——原来,因行政区划调整,宁国师范英语班全体学生与部分教师于1981年春节前迁回徽州。同窗面孔依旧熟悉,然而四周校舍皆已更迭,恍然如梦。两地取景,却定格了同一段青春。镜头切换间,是地点的改变,也是成长的轨迹。感谢每一次相遇,无论校址如何更改,都属于我们的故事始终延续。双份合影,双倍珍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张照片,一场奔赴;一次抉择,一生耕耘。从田埂到讲台,从青丝到白发,他既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更是中国教育变迁的见证者。时光会模糊背景,却从未褪去那份与时代同频的炙热。</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