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恋恋不舍地离开阿尔山,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海拉尔。从阿尔山到海拉尔导航显示300多公里大约得4个小时,今天到了海拉尔估计就天黑了。来到大草原路上经常没有信号,我在网上提前订好了海拉尔的住宿,去了好直达宾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远远就看到前面有个不大的湖泊,蓝色的湖水非常诱人,停下来去湖边看看吧。湖边还有一个很大的蒙古包,有些当地人在游玩和露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转身看到了温馨的一幕,年轻的父母陪着幼小的女儿在湖边做游戏,我暗暗记录下这幸福的一家三口,这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是多么的美好。</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湖泊虽小,但是夕阳下的湖水蓝莹莹的,在大草原里就像是一枚蓝色的宝石。我们也被感染了,在这个无名小湖边拍个照吧,纪录下在草原上偶遇的美好瞬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路上我们还看到了美丽的草原落日,因为要赶路也没有下车拍摄。不出所料,还没有到海拉尔市天已经侧黑,将近晚上八点我们来到了预订的宾馆。这个宾馆位置稍有点偏,我们在海拉尔只是借宿一晚,偏点也没有关系,店主是位很热心的男士,帮我们把车停好,还推荐了吃饭的地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海拉尔在蒙语中是“野韭菜地”之意,因沿海拉尔河的两岸长满了野韭菜而得名。这里是呼伦贝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小城坐落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中部,伊敏河将小城一分为二。雄浑的海拉尔河从城北婉转扫过,四面分别被巴尔虎草原,鄂温克草原和大兴安岭山前草原包围,有“草原明珠”之称。和阿尔山一样,海拉尔的城市建筑也有俄式风格,海拉尔古城和海拉尔博物馆还是值得去逛逛的,但是时间关系我们的行程没有计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吃过早饭,我们今天要去游览距海拉尔40多公里处的莫尔格勒河景区。这个景区家国家5A级草原主题景区,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以前是不收门票的,现在进去每人需买40元的观光车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刚到景区门口便有个小伙子搭讪我们要不要开自己的车进景区,给两个人的骑马费用在他家骑马就可以开车进景区,南线进去然后从北线出来,往返都能看到莫尔格勒河,这样可以避免等观光车的麻烦,还可以节省时间,如果想上观景台可以在里面买票,我们想这样也挺好的,还是开自己的车自由,他把买票的小程序和自驾的线路发给我们,和景区门口打好招呼,我们便开车进景区了。原来牧民们趁旅游旺季在自家牧场开牧家乐,都是用这种方法在景区门口招揽游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莫尔格勒河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境内,是黑龙江上源海拉尔河的支流,又称莫日格勒河,蒙古语音译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自东北向西南流经陈巴尔虎旗全境,河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在这里打开地图,会发现你所在的位置附近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蓝线,这就是莫尔格勒河,它现实地诠释了“蜿蜒”一词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呼伦贝尔大草原莫尔格勒河流域,是呼伦贝尔草原最重要、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草甸草原地带,《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首歌我们都听过,歌词中的主场景唱的就是这片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首,是体验草原旅行的首选之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景区里一条新铺不久的旅游公路,中间刷着彩色线条,随着草原地形或笔直或弯曲或U形,两边的草原犹如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像用刷子洗过一样,给人清新干净的感觉,靠路的两旁挡着木头围栏,不知是防止牛羊出来还是怕游客进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莫尔格勒河流域内地势较平坦开阔,河流比较小,被称为地球的毛细血管,河道迂回曲折,有“天下第一曲水”之称誉,两岸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沿路可以看到围栏内的牧场上到处是成群的马牛羊。</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们先来到了小伙子给我们说的天歌牧场,李芳和丽丽去骑马了,她们两人在路上就说来到草原一定要骑骑马,总算如愿以偿了,我们3人没有骑马意愿,正好有游客来坐油桶小火车了,我们也随着坐了上去。</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辆四轮拖拉机头拉着十几个油漆刷过的五颜六色的汽油桶,速度很慢,两个骑马的回来也跨上了油桶小火车,小火车先是直线行走,紧接着在草地上转着360度的圆圈,首尾相连,趣味十足,我们都过了一把小孩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访问牧户在牧民家骑马是可以把自驾车开进牧场的,天歌牧场环境美,草原绿,姐妹们的兴致上来了,各种拍照又开始了,出来玩的女生拍照毕竟是她们的主打项目。</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瞧瞧我们又酷又飒的美女司机,真是太帅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看着眼前的大草原,耳边想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我和草原有个约定》:</b></p><p class="ql-block"><b>总想看看你的笑脸</b></p><p class="ql-block"><b>总想听听你的声音</b></p><p class="ql-block"><b>总想住住你的毡房</b></p><p class="ql-block"><b>总想举举你的酒樽</b></p><p class="ql-block"><b>我和草原有个约定</b></p><p class="ql-block"><b>相约去寻找共同的根</b></p><p class="ql-block"><b>如今踏上这归乡的路</b></p><p class="ql-block"><b>走进了阳光迎来了春</b></p><p class="ql-block"><b>看到你笑脸如此纯真</b></p><p class="ql-block"><b>听到你声音如此动人</b></p><p class="ql-block"><b>住在你毡房如此温暖</b></p><p class="ql-block"><b>尝到你奶酒如此甘醇……</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这个约定终于实现,我们怎能不为之欢欣呢?仿佛忘记了后面的旅途和时间的约束,尽兴的在大草原多玩一会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牧家乐出来,我们继续行驶在旅游公路上,很快到了莫尔格勒河的第一、二个观景驿站,姐妹们说来也来了,不要省那40元了,我们又都买了观景台票,这样可以在最好的位置看莫尔格勒河。</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莫尔格勒河沿河两岸普遍发育有沼泽湿地,多岔流和牛轭湖,如呼和诺尔、查干诺尔等,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沿途我们看到的草原景色非常壮美,草原不仅辽远,还多了河流的点缀,增加了悠扬的韵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景区有三个观景驿站,第一个叫莫尔根驿站,在这里不仅能一睹莫尔格勒河的壮美、辽阔,观景台周边的蒙古包展现了草原人家的生活方式,游客能身临其境的体验古老游牧文明的过人智慧与生产痕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二个观景驿站也在公路边,叫阿吉奈驿站,“阿吉奈”在蒙古语中有“骏马”之意。阿吉奈驿站是景区三个观景平台面积最大的一处,由入口雕塑区、景观通道、平台广场构成,四周设置有休息连廊。整体为马头琴造型。这个观景平台地势相对较高,视野开阔,可以从一个新的高度欣赏莫尔格勒河风光。阿吉奈观景台每天上午9:30还能看到骑警升旗的场景。</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莫尔格勒河极度迂回曲折,扩大了流域面积,改变了草原的生态,丰富了草原水系,使得河流周边湿地面积增大,植被丰茂,水肥草美使得流域地区成为良好的天然牧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前面两个观景台视觉较远,莫尔格勒河都在远处。第三个观景驿站在距景区门口三十多公里的小山包上,上这个观景台要爬升400多个台阶,这个观景台是距莫尔格勒河最近观景效果最好的,也是游客最多的一个观景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第三观景台叫浩林温都日驿站,“浩林温都日”源于蒙古语,为“高、远”的意思。观景台以“日月围绕”为造型,寓意民族团结。观景台直径约40余米,纯木质结构。这个观景台是落差较大,视野极为开阔,可完整欣赏莫尔格勒河风光,对面为景区著名的马背山景观,是景区最高观景平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草原上经常看到的这种堆子叫敖包,是蒙古族人做路标和界标的,用石、土、草等堆成,旧时曾把敖包当做山神、路神的住地来祭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第三观景台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莫尔格勒河,来到观景台边,看着眼前这条弯曲的河流,游客都大呼太神奇了!河水如蔚蓝色绸带在大草原上肆意蜿蜒,形成密集的大小蛇曲河湾,远超“九曲十八弯”的形容范畴。1961年,老舍、叶圣陶等作家考察呼伦贝尔时,被莫日格勒河的曲折壮美震撼。老舍当场惊呼“天下第一曲水”,并将此写入作品,使该称号广为流传。</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条弯弯曲曲的莫尔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流经呼伦贝尔大草原,全长约290-319公里。其河道弯曲系数达2.5~3.0,平均每公里有3个弯道,300公里的河流总弯道数超千个,若把河流拉直长度可缩短三分之二。这样弯曲的河流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为“中国第一曲水”的莫尔格勒河畔,这里是中外驰名的天然牧场,中国历史上许多北方旅游牧民族都曾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十二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这里秣马厉兵,与各部落争雄,最终占据了呼伦贝尔草原。现在许多中外影视剧组纷纷来此拍摄影视剧,所以这里也是理想的草原影视基地。</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美丽的莫尔格勒河,今日到此一游,算是圆了我们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旅行梦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南线尽头过了桥我们从北线出来,北线也可以看到莫尔格勒河的景色,这边是自驾游逃票线路,但是交通管控严格,我们没有过多停留,就此告别了美丽的莫尔格勒河。</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接下来我们要去的景点是额尔古纳河国家湿地公园。草原看多了,换个湿地景观再看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额尔古纳湿地被誉为亚洲第一湿地,四季景色各异,生态价值极高,是珍稀鸟类的栖息地与迁徙通道。</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额尔古纳有两个湿地公园,网上都说别选错,要去就去国家湿地公园,没错,我们选的就是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称号。2017年12月22日,通过国家林业局2017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亚洲原生木本湿地中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物种最丰富的湿地,享有“亚洲最美湿地”的美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流经额尔古纳河国家湿地公园的这条河流可不是额尔古纳河,是根河,根河是额尔古纳河的支流。走过河上的木头桥,我们便坐上景区的观光车在木头栈道上游览,景区电瓶车经常坐,但是在木制栈道上坐还是第一次,穿行在湿地的植被之中,两边是茂密的丛林,各种不知名的树木和灌木,脚下是沼泽地,这种体验也别具一格。</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地貌类型为高平原,由东西穿行于湿地公园中间的根河水系及两岸河滩阶地组成,湿地资源包括河流湿地、草本沼泽、灌丛沼泽、森林沼泽、牛轭湖泥炭地和部分湿草甸等,湿地类型丰富多样。在大兴安岭地区河流湿地与沼泽湿地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去年看了迟子建老师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对额尔古纳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产生了向往,此次出行我还安排了去根河的计划,想去看看那里的敖鲁古雅部落和驯鹿,但是去根河往返要绕二百多公里的路程,还得多安排一天行程,所以放弃了去根河的计划。在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也是可以看驯鹿的,因此买门票时我专门增加了驯鹿苑的门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驯鹿又名角鹿,身体长100~125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驯鹿最明显的外观特征是角的分枝非常繁复,它的角有时超过30叉,蹄子宽大,悬蹄发达,尾巴极短。驯鹿的身体上覆盖着轻盈但极为抗寒冷的毛皮。</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驯鹿一般栖息在寒温带针叶林中,处于半野生状态,每年会进行一次长达数百千米的大规模迁徙,雌鹿带头领导着整个迁徙队伍,雄鹿在其后紧随而行,它们主要以石蕊、问荆、蘑菇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为食,驯鹿繁殖能力很强,寿命可达20年。</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驯鹿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环北极地区,包括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中国驯鹿只见于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过去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鄂温克族使用驯鹿作为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驯鹿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已经过去,来到额尔古纳,它更多地被当作一种被观赏的动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传说中的圣诞老人的坐骑就是驯鹿。驯鹿的外形非常奇特被称为“四不像”,是因为其外形特征综合了四种动物的特点:头似马而非马、角似鹿而非鹿、身似驴而非驴、蹄似牛而非牛,驯鹿的“四不像”形态是其对寒冷环境的演化适应结果:宽蹄防止陷入雪地,厚毛抵御低温,特殊角结构便于扒雪觅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驯鹿是一种非常温顺的动物,他不会和人对抗,驯鹿苑的游客花20块钱买一篮苔藓喂它,它会吃的很欢。在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中它是古老的鄂温克族人最忠实的朋友。</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说来有点好笑,同伴们没有看《额尔古纳河右岸》,还以为我说来看驯鹿是看驯化鹿的表演,专门买的爆米花准备坐下边看表演边吃爆米花,我当时没有过多解释,就是留着在美篇里仔细讲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我亲爱的室友荷大小姐,让你误会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这是我们此次草原旅行看到的唯一瀑布,估计还是人造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根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开阔的区域,水平如面,宁静自在。这里可以沿着景区的栈道上到对面的山顶观看湿地公园全景,往返得40多分钟,时间关系我们就不上去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返回景区门口途中我们遭到了湿地公园蚊子的袭击,这里的蚊子太多了,等观光车功夫,游客身上都是蚊子,都在用衣服和帽子驱赶着这些讨厌的黑色小生命,工作人员也燃起了大把的艾草来驱蚊。嗨,出来旅行什么样的体验都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湿地公园出来,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室韦镇,接下来还有150公里两个小时的路程,我联系当地一个做旅游的朋友,让她给我们在室韦订一家木刻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从额尔古纳到室韦,地貌开始由平原向山地过渡,植被也由草原向森林过渡。我们已经到了大兴安岭的边缘,途中我们又看到大片大片的白桦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快到室韦的时候,还遇上了一场雨,大雨过后的彩虹从森林直挂天空,非常漂亮,我们再次领略到了呼伦贝尔的奇特。</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傍晚我们到了室韦的丽达庄园,今晚体验一下这里的木刻楞住宿。</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木刻楞是一种井干式木结构建筑房屋,通过原木水平叠垒形成承重墙,墙角以榫卯咬合,墙体间常垫苔藓以增强保温性。其屋顶多为陡坡设计,便于排雪,外墙可保留原木本色或涂刷蓝、绿等色彩,檐部多装饰木雕与彩绘。木刻楞作为一种典型民居,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内蒙古及俄罗斯境内,中东铁路沿线保留着较多俄式木刻楞建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木刻楞是纯木建筑,保暖性和通风性都没有问题,就是隔音不好,店主专门为我们安排了离小孩居住较远的房间。</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室韦小镇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下辖的俄罗斯族民族乡,地处大兴安岭北麓、额尔古纳河右岸,与俄罗斯奥洛契小镇隔河相望,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俄罗斯族文化和蒙古族发祥地历史闻名,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室韦是蒙古族祖先“蒙兀室韦”部落的起源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俄移民通婚形成华俄后裔群体,2001年正式设立俄罗斯族民族乡。这里保留着俄式木刻楞建筑、列巴制作、手风琴表演等传统习俗,汉族、蒙古族、鄂温克族等与俄罗斯族共同生活,形成独特的边境文化。</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在室韦街上吃了一顿晚餐,火锅和烤肉的价格都挺贵。必需吐槽一下,室韦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边境小镇,卫生环境和各种管理还需改进,旅游旺季用餐和住宿价格昂贵,很多游客都有体验不好的感受。<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