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8月17日至21日,我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港澳之旅,分别入住香港观塘帝盛酒店和澳门皇都酒店。站在维多利亚港的璀璨夜色中,回望香港、澳门回归的历程,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祖国统一的航程。这场旅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场穿越历史与现实的对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回归之路:从历史到现实的跨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为香港回归铺平了道路;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会展中心冉冉升起,标志着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刻,邓小平同志“争取活到97年”的朴素愿望化为现实,他曾在1990年会见李嘉诚时动情地说:“我争取活到97年,到时候我一定要到香港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如今,站在太平山顶俯瞰香港,我仿佛能触摸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中环的摩天大楼与百年老街并存,紫荆花广场的铜像与现代化的金融中心交相辉映,这正是“一国两制”下香港繁荣稳定的生动写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的回归同样充满传奇。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的签订,为澳门回归奠定了法律基础。1999年12月20日,当“盛世莲花”铜像在金莲花广场揭幕时,澳门正式回归祖国怀抱。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我凝视着这座融合了东方庙宇与西方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它见证了葡萄牙400余年的殖民统治,也见证了“一国两制”下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魅力。如今,妈祖庙的香火依旧旺盛,威尼斯人度假村的运河上贡多拉船悠然划过,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美丽之境:繁荣与多元的交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的美丽,在于它的繁华与包容。在海洋公园,过山车的呼啸声与海豚的欢鸣声交织成一首活力之歌;在旺角街头,点心铺的蒸汽与珠宝店的霓虹灯共同勾勒出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更令人惊叹的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愈发稳固,中环的写字楼里,全球资本在此汇聚,而同时,AIGC技术正通过AI视频推动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让东盟民众顺畅观看中国影视作品、选购广西特色商品。这种科技赋能下的文化输出,正是“一国两制”下香港保持国际竞争力的缩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的美丽,则在于它的宁静与多元。在澳门老街区,葡式建筑与中式庙宇比邻而居,官也街的美食摊位上,木糠布甸的香甜与猪扒包的酥脆让人流连忘返。渔人码头的欧式风情与威尼斯人度假村的水城景观,将澳门的多元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值得一提的是,澳门在“一国两制”下成功实现了经济适度多元化,从博彩业一枝独秀到会展、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蓬勃发展,这座小城正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共筑未来,同心同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天的港澳之旅转瞬即逝,但“一国两制”的伟大实践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从邓小平同志的深谋远虑到今日港澳的繁荣稳定,从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到未来科技合作的展望,这场旅行让我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是港澳最美的底色;而港澳的美丽,则是祖国统一大业最生动的注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必将与祖国同频共振,共同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而我,也将带着这份感动与责任,继续前行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尖沙咀钟楼】:百年时光的守望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畔,一座红砖砌筑的钟楼矗立逾百年,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时空纽带。这座高44米的尖沙咀钟楼,原为九广铁路旧尖沙咀总站的核心建筑,1915年竣工时即以英国爱德华时代古典复兴风格惊艳世人——八角形钟塔镶嵌白色古典装饰,顶部7米避雷针直指苍穹,红砖与花岗岩的肌理在阳光下诉说着蒸汽时代的工业美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钟楼的命运与香港铁路史紧密交织。1975年九广铁路总站迁至红磡后,这座见证内地与香港物流血脉的建筑成为唯一遗存。1990年,香港政府将其列为法定古迹,2021年更斥资70万港元进行全面修缮,让铜钟的百年钟声在数码系统助力下再度回荡维港。钟声曾因1950年技术故障沉寂七十年,如今每日正午与黄昏的悠扬报时,既是对殖民历史的温情回望,更是对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代激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香港“新旧共生”的缩影,钟楼的位置极具象征意义。它紧邻天星码头,与香港文化中心、太空馆形成文化三角,既是游客拍摄维港日落的经典机位,也是市民散步休憩的城市客厅。从人力车夫依据钟声计算归家时刻,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站点,这座建筑始终是香港身份认同的物理坐标。当游客漫步于钟楼前的棕榈树阵,触摸红砖上岁月侵蚀的痕迹,便是在触摸一座城市跨越世纪的呼吸——这里既有蒸汽火车喷薄的白烟记忆,也有霓虹灯下永不落幕的都市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星光大道】:电影传奇与维港风情的交响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星光大道坐落于九龙尖沙咀东部海滨花园,毗邻维多利亚港,是香港电影文化的永恒地标。这座全长440米的露天艺术长廊,由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斥资4000万港元于2004年建成,以好莱坞星光大道为蓝本,镌刻着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集体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星光大道的核心魅力在于其独特的纪念体系。地面及木制扶手栏杆上镶嵌着100余块青铜纪念牌匾,涵盖狄龙、楚原、吴宇森、成龙、刘德华等三代电影人的姓名与掌印。2005年揭幕的2米高李小龙铜像尤为瞩目,其《龙争虎斗》经典造型与梅艳芳铜像共同构成电影精神图腾。2019年重开后,掌印从地面移至栏杆,既保护文物又提升互动体验,游客可近距离触摸偶像印记,感受光影岁月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香港旅游的标志性符号,星光大道以电影为纽带,串联起文化记忆、都市景观与人文体验。无论是触摸掌印时的感动,还是夜观维港时的震撼,这座海滨艺术长廊始终以开放姿态,向世界讲述着属于香港的光影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1881】: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传奇坐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香港繁华的都市脉络中,1881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魅力。它曾是前水警总部,承载着香港开埠初期的历史记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入其中,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群映入眼帘,红砖外墙、拱形门窗,“九龙西1号炮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如今,这里摇身一变成为高端购物与休闲胜地。国际品牌汇聚,时尚潮流在此碰撞。游客们穿梭其间,既能享受购物的乐趣,又能沉浸在浓厚的历史氛围里。香港1881,在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艺术馆】:维港畔的艺术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艺术馆坐落于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号,毗邻维多利亚港,其建筑外观以水泥纤维板模拟海浪形态,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与海景浑然天成。这座始建于1962年的公立美术馆,历经三次迁址与扩建,现拥有12个展厅及1万平方米展览空间,顶层270度落地玻璃观景廊更将艺术与海景完美融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馆内藏品逾1.8万件,涵盖四大核心领域:中国书画厅展出《清明上河图》复刻版,细腻笔触重现北宋市井繁华;陶瓷厅中,宋代青瓷的冰裂纹与清代粉彩百蝶瓶的细腻工笔形成千年对话;外销艺术展区,18世纪广彩瓷器与珐琅器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现代艺术厅内,吴冠中400余幅捐赠作品以“黑、白、灰”诠释东方美学,香港艺术家甘志强的亚加力胶片鸟笼则展现传统与当代的碰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香港中环大馆】:历史与艺术的交响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号,一座红砖建筑群静立百年,这便是被誉为“城市记忆容器”的大馆。作为前中区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及域多利监狱的所在地,这座始建于1864年的维多利亚式建筑群,历经170年风雨,于2018年以“古迹活化”之名重生,成为亚洲首个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卓越奖的文化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馆的16座历史建筑中,域多利监狱的狭小牢房最令人震撼。这里曾囚禁过革命志士、偷渡者与普通罪犯,斑驳的铁窗与刻满划痕的石墙,无声诉说着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香港的司法往事。前中央裁判司署的法庭旧址保留着原木审判椅与证人席,游客可通过互动投影重现历史审判场景。而旧警署的营房大楼内,百年警用器械与老照片陈列其间,英国殖民时期的警队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在此交织成一部立体史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太平山顶】:云端之上的城市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太平山顶,海拔554米,是香港岛的最高峰,也是全球游客心中的观景圣地。在这里可远眺大屿山,俯瞰香港全景,近处可见层层叠叠的摩天高楼和维多利亚海港景色。站在凌霄阁摩天台428,360度全景视野将维多利亚港的美景尽收眼底,白昼时是碧海蓝天的都市盛景,入夜后则化作流光溢彩的“百万夜景”。这里不仅有世界最古老的缆索铁路——山顶缆车,6分钟穿越百年时光,更有卢吉道观景台、山顶广场等免费观景点,满足不同游客的打卡需求。从复古缆车到云端观景,太平山顶用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诠释着香港的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金紫荆广场/会展中心】:维多利亚港畔的璀璨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金紫荆广场因1997年香港回归而设,中央赠送的6米高镀金紫荆雕像“永远盛开的紫荆花”矗立于此,象征香港繁荣永驻。广场每日举行升旗仪式,重大纪念日更添庄重。与之相连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以飞鸟展翅造型闻名,曾是回归大典举办地,集展览、会议、酒店于一体,是世界最大展览馆之一。二者共筑香港地标,见证历史,承载未来,是游客必访的经典组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乘坐洋紫荆号夜游维港】:邂逅香港璀璨夜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夜幕低垂,维多利亚港被霓虹点亮,我登上洋紫荆号游船,开启一场浪漫的夜游之旅。游船缓缓驶离码头,甲板上微风轻拂,两岸摩天大楼如璀璨星辰。19:20的幻彩咏香江夜景航次,恰逢灯光秀开启,44栋建筑同步闪耀,光影交织成流动画卷,将维港装点得如梦似幻。两个小时航程,从黄昏到夜景无缝切换,洋紫荆号载我沉醉于香港的繁华与浪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海洋公园】:海洋与陆地的梦幻乐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海洋公园坐落于香港岛黄竹坑道180号,占地超91.5万平方米,是集海陆动物、机动游戏、大型表演及节庆活动于一体的教育主题公园。自1977年开幕以来,历经多次扩建升级,如今景点及机动游戏增至80余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不仅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家族吸引全球目光,2024年诞生的龙凤胎“加加”“得得”更是萌化人心。游客可乘登山缆车或海洋列车穿梭于海滨乐园与高峰乐园,体验疯狂过山车等刺激项目,还能在冰极天地与企鹅、海象亲密接触。公园内美食多样,表演精彩,是亲子、情侣、朋友出游的绝佳之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香港观塘码头广场】:海滨畔的活力枢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香港观塘码头广场坐落于九龙观塘伟业街182号,毗邻维多利亚港东岸,是集休闲、商业与交通接驳功能于一体的海滨地标。这座开放式广场以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姿态,成为市民与游客的热门打卡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北接观塘渡轮码头,该码头自1960年代迁址重建后,曾是连接北角、西湾河的重要水上枢纽,现仍运营两条渡轮航线,日均客流量超千人次。码头公共运输交汇处汇聚11D、23路、74X等12条巴士线路及专线小巴,与港铁观塘线形成立体交通网络,2024年因工程实施的临时交通改道更凸显其枢纽地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的超级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港珠澳大桥,这座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的超级工程,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碧波之上。它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当今世界总体跨度最长、技术最复杂的跨海大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桥自2009年动工,历经9年攻坚克难,于2018年正式通车。它打破了交通瓶颈,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通行时间大幅缩短,推动了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其建设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获多项世界之最,是中国桥梁建设迈向世界顶尖水平的标志性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大三巴牌坊】: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炮台山下,矗立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地标——大三巴牌坊。这座始建于1602年的圣保禄大教堂前壁遗址,历经三次大火洗礼,最终以25.5米高的巴洛克式花岗岩建筑定格时光。其名源于葡语“圣保禄”的粤语音译,又因形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此雅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牌坊五层结构暗藏玄机:顶层十字架下,铜鸽与日月星辰浮雕象征圣灵降临;第三层圣母像旁,牡丹与菊花分别代表中日文化交融;底层石狮与葡式帆船浮雕,则诉说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对话。1995年维修工程中,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在此落成,收藏着远东最早的宗教油画与殉道者遗骨,成为研究天主教东传的活化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大三巴每年吸引超3500万游客。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巅峰——17世纪工匠在无机械辅助下完成毫米级雕刻,更是一部立体的文明史书:利玛窦曾在此修订《万国图》,牛痘接种术从这里传入中国,圣保禄学院更被誉为“东方梵蒂冈”。当夕阳为牌坊镀上金边,68级石阶上游客如织,这座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精髓的建筑,仍在静静讲述着四百年来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耶稣会纪念广场】:历史与文化的交融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耶稣会纪念广场坐落于大三巴牌坊前,是澳门历史城区的核心地标。这座广场以宽大梯级与斜坡街道构成,地面铺设着古老小碎石,与雄伟的大三巴牌坊连成一体,形成古朴优雅的文化环境。其历史可追溯至1594年,当时耶稣会在此建立圣保禄学院——远东首所西式大学,1835年学院主体毁于大火后,仅余教堂前壁即现今的大三巴牌坊。为纪念耶稣会士的开拓贡献,广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建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北接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东临澳门大炮台,西北毗邻大三巴哪吒庙,形成以大三巴为中心的建筑集群。周边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多建于1920-1930年代,与广场的碎石路面相映成趣。1994年,广场增设中葡友好纪念雕塑《男女与狗》,强化了其作为文化交流象征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恋爱巷】:50米的浪漫诗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半岛大三巴牌坊的右侧,一条名为“恋爱巷”的斜巷悄然铺展。全长仅50米,却浓缩了南欧风情与东方浪漫的完美交融。粉红与浅黄的葡式建筑依地势错落,翠绿百叶窗与白色雕花栏杆相映成趣,地面铺就的葡萄牙碎石马赛克在阳光下泛着暖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Paixão”在葡语中意为“迷恋”,这座始建于1920年代的巷子,因名字的浪漫寓意与建筑色彩的柔情组合,成为情侣定情的圣地。第13号房屋的弧形阳台与铁艺雕花,见证过无数新人在此拍摄婚纱照;巷尾的心形涂鸦墙,则镌刻着恋人们的誓言与期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巷子短促,却因毗邻大三巴牌坊的独特位置,成为游客换视角欣赏世界遗产的绝佳取景地。2019年,澳门首家艺术电影馆“恋爱•电影馆”在此落成,三层小楼以米黄色墙面包裹,集放映、展览与阅读于一体,为这条巷子注入文艺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传说中,走过恋爱巷的人将邂逅爱情。如今,这里不仅是热恋情侣的打卡地,更成为游客感受澳门中西文化碰撞的微缩景观。咖啡香与花香在巷中交织,百年建筑的砖缝里,藏着无数关于爱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金莲花广场】:盛世莲开的历史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新口岸高美士街、毕仕达大马路与友谊大马路交汇处,一座金色莲花雕塑傲然矗立,这便是承载着澳门回归记忆的金莲花广场。广场中央的“盛世莲花”雕塑高6米、重6.5吨,由16片青铜贴金花瓣组成,基座以23块红色花岗岩叠砌,形似莲叶,寓意澳门半岛、氹仔岛与路环岛三岛相连。雕塑正面镌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赠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字样,落款日期为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的庄严时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中央政府赠澳的回归贺礼,“盛世莲花”与香港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尺寸相同,象征中央对港澳一视同仁的关怀。雕塑揭幕当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亲自主持仪式,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此后,金莲花广场成为澳门重要的政治象征与文化地标,每年国庆节与回归纪念日,特区政府均在此举行升旗仪式,六名特警身着制服,在国歌声中升起五星红旗与澳门区旗,场面庄重肃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广场设计融合历史记忆与城市美学。三层红色基座象征澳门三岛,金色莲花亭亭玉立,寓意繁荣昌盛。周边绿树成荫,喷泉点缀其间,与邻近的澳门文化中心、渔人码头构成文化旅游动线。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广场曾汇聚数千市民挥舞国旗与区旗,高呼“中国加油”,将爱国热情推向高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大学】:南国明珠上的学术殿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珠江口西岸的横琴岛上,澳门大学以1.09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校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璀璨明珠。作为澳门唯一的公立综合性大学,这所始建于1981年的学府,历经私立东亚大学到公立高校的转型,于2014年迁入横琴新校区后,开启了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大学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0位,QS全球排名第285位,12个学科领域跻身ESI全球前1%,涵盖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等前沿领域。其工商管理学院更获AACSB、AMBA、EQUIS三重认证,跻身全球顶尖商学院行列。学校汇聚1603名教职员工,包括国家优青、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学术精英,构建起跨学科研究网络,在微电子芯片设计、中药质量标准化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相关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学校推行“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将专业教育、通识培养、研习实践与社群服务深度融合。十所住宿式书院以葡式红砖建筑群为载体,通过体验式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跨文化协作与领导力。全英文授课体系吸引全球学子,现有学生逾1.35万人,本科课程采用学分制与书院制,开设涵盖文理工医商的百余个学位项目。校园内,伍宜孙图书馆以七层玻璃幕墙建筑成为学术地标,3000个自习座位与百万册藏书支撑深度学习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氹仔旧址到横琴新校,澳门大学始终以“仁义礼知信”为精神内核,在保持葡萄牙语大学联会榜首地位的同时,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高校的合作。这座融合中西文化精粹的学术殿堂,正以开放姿态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书写着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的新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官也街】:百米老街里的市井烟火与味觉传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官也街,这条仅121米长的步行街,以葡萄牙总督“官也”之名命名,自1884年定名以来,历经街市、行人专用区、文化广场的变迁,始终是氹仔旧城区的灵魂所在。蓝白相间的葡式瓷砖与中式骑楼交织,斑驳墙面映着彩色灯笼,三步一巷的涂鸦墙藏着本地人的市井烟火,地中海色彩的建筑外墙与雕花阳台,诉说着中西文化交融的百年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澳门“美食手信街”,官也街的味觉地图堪称浓缩版澳门风情。莫义记的猫山王榴莲雪糕,每日空运果肉手工制作,揭开盖子便溢出浓郁果香;诚昌饭店的水蟹粥,融合水蟹、膏蟹、肉蟹精华,熬出金黄鲜甜的蚝粥底;老Day牛杂的秘制咖喱汤底,浸透牛肚、牛腩、牛筋,连萝卜都吸饱了肉香。更有大利来记的酥脆猪扒包、安德鲁饼店的焦糖色葡挞、晃记饼家的杏仁饼,从街头吃到街尾,味蕾仿佛穿越了半部澳门饮食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银河钻石秀】:璀璨光影中的奢华盛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路氹城的繁华版图中,澳门银河度假村的钻石大堂如同一颗镶嵌在都市夜空中的明珠,以其标志性的钻石秀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这座占地超110万平方米的度假胜地,将奢华与艺术完美融合,而钻石秀则是其最耀眼的名片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每日上午10时至晚间10时,每半小时一场的钻石秀准时上演。一颗重达数百克拉的巨型钻石仿制品在水幕中央缓缓升起,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与五光十色的灯光,钻石在旋转中折射出耀眼光芒,仿佛将整个空间点亮。水幕与光影交织,营造出如梦似幻的视觉效果,令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钻石秀的震撼不仅在于其规模,更在于细节的极致打磨。钻石表面镶嵌的数千颗仿钻在灯光下流转生辉,与周围水晶装饰相映成趣。而背景音乐会根据季节与节日变换主题——圣诞季时,欢快的节日旋律与红绿主题灯光交织,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平日里,则以古典乐与现代电子乐交替呈现,为观众带来多元的听觉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澳门的地标性景观,钻石秀的吸引力远超表演本身。它象征着澳门对奢华体验的追求,也展现了度假村对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游客在此不仅能欣赏到世界级的视听盛宴,更能感受到澳门作为“东方拉斯维加斯”的独特魅力。无论是首次到访的旅人,还是重游故地的老友,钻石秀始终是澳门之旅中不可错过的经典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梦幻水城的多元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威尼斯人度假村坐落于路氹城金光大道,占地1050万平方尺,是亚洲最大的单幢式酒店。其建筑以意大利威尼斯水乡为蓝本,潺潺流水、精致拱桥与绚丽喷泉交织,漫步其间仿佛置身异国。度假村内3000余间豪华套房,空间宽敞且设施完备,满足商务与休闲需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运河购物中心云集350余家品牌,三条运河穿行其间,贡多拉船悠然划过,天幕光影变幻出四季晨昏。米其林餐厅与美食广场提供全球风味,从北印度咖喱到葡式蛋挞应有尽有。TeamLab光影展、太阳马戏团演出等娱乐项目,搭配水疗中心与户外泳池,构建起全龄段的休闲体系。这里不仅是度假胜地,更是文化交融的窗口,春节舞狮、区域艺术展等活动持续上演,让游客在奢华体验中感受澳门多元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博物馆】:穿越时空的文化长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半岛的心脏地带,一座白色花岗岩建筑静立于大炮台之巅,与大三巴牌坊的断壁残垣隔空相望——这便是澳门博物馆,一座用2000余件文物讲述600年中西文明交融的立体史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从新石器时代的火遗迹到当代的文创产品,从葡萄牙古炮到中国外销瓷,澳门博物馆用21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将600年的风雨与交融浓缩为可触摸的文化长卷。这里没有高冷的文物,只有会说话的历史——一片瓷、一张纸、一盏灯,都在诉说着澳门作为“文化混血儿”的独特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大炮台】:穿越四百年的历史回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半岛海拔52米的柿山之巅,一座占地约8000平方米的巨型石砌堡垒静默矗立——这便是始建于1617年、竣工于1626年的澳门大炮台。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之一,这座曾以32门巨炮构筑起东西海岸防卫网的军事要塞,如今以世界文化遗产的身份,向世人诉说着中葡文明交融的壮阔史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炮台最初是耶稣会为保护圣保禄学院而建的祭天台,1622年荷兰舰队突袭澳门时,尚未完全竣工的炮台凭借精准炮火击退敌军,一战奠定其军事核心地位。这座呈不规则四边形的堡垒,墙基以3.7米宽花岗岩筑就,9米高的夯土墙身掺入蚝壳粉末增强韧性,棱堡结构与雉堞状女儿墙构成严密防御体系。1623-1740年间,这里更成为澳门总督官邸,见证着殖民统治的兴衰更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炮台西南角的十字旗杆与东南墙的铸炮专家铜钟,记录着航海时代的辉煌。现存22门英国制铁铸滑膛炮虽已沉默,但其1860-1879年的铸造年代仍清晰可辨。地下穹顶室通过石梯与博物馆相连,展示着弹药库遗迹;南欧式平房建筑曾是气象台办公室,如今成为历史展陈空间。2005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评审特别指出其"将欧洲军事工程学与中国传统夯土技术完美融合"的独特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海事博物馆】:大航海时代的海上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海事博物馆坐落于妈阁庙前地1号,与妈阁庙隔街相望,这里是首批葡萄牙人16世纪中叶登陆澳门的地方,也是"Macau"一词的起源地。这座占地8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以洁白外墙模拟三桅船帆,玻璃窗如瞭望台般错落有致,自1987年建成以来,便成为解读澳门海洋文明的关键密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馆以四大主题展区串联起中葡航海史的壮阔图景。海事历史厅陈列着17世纪澳门立体地理模型,这件国家一级文物通过微型建筑群还原了濠江故地的街巷肌理。葡萄牙航海时代卡拉维拉船模型与明代郑和宝船模型并置,展现东西方造船技艺的巅峰对话。展柜中沉船残件如系绳器、滑车等文物,无声诉说着大航海时代的惊涛骇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事民俗厅通过场景复原技术,将传统渔村生活生动再现。巨型瓷砖画《罗盘方位》以青花瓷片拼贴出航海图谱,四幅活动布景演绎的妈祖传说戏剧,每日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最引人注目的是鲸鱼骨龙舟模型,这件曾被供奉在庙宇中的圣物,见证着疍家人"以海为田"的生存智慧。阁楼展出的十艘葡式传统渔船模型,配合多媒体导览系统,让观众可触摸屏幕查看船只构造细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澳门华士古达嘉马花园】:历史与绿意的交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半岛松山山脚,得胜马路、东望洋街与东望洋斜巷交汇处,一座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城市温情的公园静静伫立——华士古达嘉马花园。这座始建于1878年的纪念性公园,以葡萄牙航海家华士古达嘉马命名,其正中央矗立着一尊半身铜像,基座上舵盘、锚链等航海元素与大理石浮雕交织,生动再现了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壮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镜湖医院】:百年仁心的医疗丰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镜湖医院自1871年清同治十年创立以来,始终以“救死扶伤,仁爱济世”为宗旨,成为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华人慈善医疗机构。这座由华人自主创办的非牟利综合医院,不仅见证了澳门医疗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更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卓越的医疗服务,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合作的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医院初创时以中医服务为主,1892年孙中山先生以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身份加入,成为首位华人西医,开创院内西医诊疗先河。他在此设立中西药局,免费为贫苦民众诊疗,其“大医精诚”的精神成为医院文化根基。1947年兴建的“纪念孙逸仙医生”门楼与1986年树立的孙中山铜像,至今仍矗立在院内,每年10月9日社会各界在此缅怀这位民主革命先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妈阁庙】:历史与信仰交织的千年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半岛西南端的妈阁山麓,一座背山面海的古建筑群静立五百年,这便是被誉为“澳门文化之根”的妈阁庙。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的这座庙宇,不仅是澳门现存最古老的宗教建筑,更是中葡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者。2005年,它与周边22处历史建筑共同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鲜活注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民政总署大楼】:历史与文化的交融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民政总署大楼,这座矗立于亚美打利庇卢大马路163号的建筑,不仅是澳门市政事务的核心枢纽,更是中葡文化交融的历史见证。其前身可追溯至1784年葡萄牙人购地兴建的议事公局大楼,历经多次重修,现规模定型于1874年,以南欧巴洛克风格为基调,白色外墙与绿色窗框相映成趣,蓝白葡式瓷砖装饰的门厅与拱廊,诉说着殖民时期的辉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02年,随着澳门特区政府架构调整,原市政机构改制为民政总署,大楼更名并承担起文化康乐、环境卫生等多元职能。其内部空间布局精妙:地下展览厅定期举办艺术展览,二楼会议厅曾是市政议会的决策场所,而西北后座的公共图书馆则以葡国玛弗拉修道院为蓝本,收藏着17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古籍,包括中国首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创刊号等珍品。后花园的浑天仪花圃与贾梅士半身像,更将葡萄牙航海精神与文学传统凝于一方天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历史与文化的永恒印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澳门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遗址,以“大三巴牌坊”之名享誉世界,是远东地区天主教传播史与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者。这座始建于1594年的学院附设教堂,曾是亚洲最宏伟的巴洛克式建筑,其前壁融合了艾奥尼柱式、柯林斯柱式等欧洲古典元素,与石狮子、汉字等中式装饰相映成趣,堪称跨文化艺术的巅峰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835年,一场大火吞噬了学院与教堂主体,仅余前壁、地基及石阶。华人因其形似传统牌坊,赋予其“大三巴”之名。这座高25.5米、宽23米的石壁,五层结构逐层收分,顶部三角形山花上雕刻着圣母像,细节处可见东方莲花纹与西方天使浮雕的共生。法国传教士曾赞誉其“鬼斧神工”,即便与意大利教堂相比亦不逊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遗址承载着多重历史记忆。作为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培养了200余名传教士,他们将儒家经典译介至欧洲,掀起汉学热潮,同时将西方科学引入中国。教堂地下墓室安葬着殉道者遗骸,见证着天主教在远东的艰辛传播。1996年修复工程中,考古学家在牌坊背面增设钢架观景台,并于原祭坛位置建成天主教艺术博物馆,展出《圣弥额尔大天神》油画等珍品,其中唯一幸存的圣保禄学院油画成为镇馆之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新葡京酒店】:奢华与艺术的巅峰交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澳门地标性建筑,新葡京酒店以228米的高度与莲花状造型矗立于葡京路,与旧葡京酒店隔街相望。这座由刘荣广伍振民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五星级综合体,自2008年落成以来便以“七星级”标准重塑澳门奢华高度,总投资超44亿澳门元,成为何鸿燊家族产业中一颗璀璨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澳门永利皇宫】:奢华与艺术的完美交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澳门路氹金光大道的核心区域,一座以“皇室尊荣”为核心理念的奢华地标——永利皇宫,正以独特的姿态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这座斥资40亿美元打造的亚洲首座拉斯维加斯风格综合度假酒店,自2016年开业以来,便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奢华体验与艺术氛围,成为澳门旅游的标志性符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永利皇宫的建筑设计融合了东西方美学精髓。金色玻璃幕墙与弧形结构勾勒出宫殿般的恢弘轮廓,灵感源自中国花卉的景观设计贯穿整个度假村。高达9米的巨型热气球雕塑与12组主题花园错落分布,营造出移步换景的奇幻体验。步入大堂,超过1000件艺术真品映入眼帘,其中四件清代巴克勒公爵陶瓷花瓶尤为珍贵,彰显着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直径200米的表演湖是永利皇宫的灵魂所在。每日定时上演的灯光水幕秀,配合交响乐与2000盏LED灯,打造出如梦似幻的视听奇观。免费搭乘的观光缆车从90米高空俯瞰表演湖,途经两条灯光金龙时,龙身会随缆车移动变换色彩,成为游客最爱的拍照场景。占地8000平方米的水疗中心引入瑞士抗衰老护理,而200米长的永利名店街则汇聚70余家奢侈品牌,部分为澳门独家门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旅游时间:2025年8月17—21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制作编辑:山水</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