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壮美黄河——禹门口峡谷与龙门村的光影札记

楼树军(大树)

<p class="ql-block">  山西河津的龙门村与黄河禹门口紧密相连。禹门口位于河津市西北的黄河峡谷中,是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这里两岸峭壁夹峙,形如门阙,是“禹凿龙门”“鲤鱼跳龙门”传说的发生地。龙门村位于禹门口东岸,因境内的黄河龙门而得名。它是“禹凿龙门”“鲤鱼跳龙门”故事的核心区域。龙门村是山西的首富村,2024年村集体资产达45亿,总收入80亿,村民人均收入近6万元,构建起覆盖医疗、养老、教育的“七个所有”保障体系,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全国十佳小康村”。</p><p class="ql-block"> 大地山川民俗风情留下的光影是真实历史人文的刻刀。当看着取景框显示屏的画面按下快门“OK”键时,脑海里浮现:黄河从不是“被定格”的风景,它是流动的叙事者,叙说千百年天上人间的沧桑变迁。禹门口的山石,隐藏着岁月的凿痕,显现古今改天换地的浩瀚无垠。龙门村的光鲜亮丽,鲜花奖状扑面而来 ,在奔流不息的黄河叙事里亦不过是几个闪光的篇章乐段。</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120师、129师及王震、杨得志部曾从龙门渡黄河西进, 龙门村民积极支前。渡河主题雕塑2018年立。</p> <p class="ql-block">龙门古渡码头,黄河中游最重要的码头,曾是连接陕、甘、蒙、豫四省的重要渡口。1938年3月日寇侵占河津,古渡龙门街被毁,渡口自此凋零。现龙门古街原址复健,意在重现古渡口的昔日繁华。</p> <p class="ql-block">禹门口黄河大桥连接山西河津和陕西韩城,全长4.45公里,主桥长1.6公里主跨565米。2015年11月3日开工建设,2020年9月11日建成通车。</p> <p class="ql-block">禹门口铁路大桥,位于晋陕黄河峡谷出口处,左岸是山西河津龙门村,右岸是陕西韩城渚北村。一桥于1971年11月开工建设,1973年7月竣工通车,大桥总长400米。新桥是国家重大能源通道,北煤南运专线,2018年左右建成通车。实现“客货分离、专线专用”。</p> <p class="ql-block">乘游览船游览禹门口峡谷。</p> <p class="ql-block">禹门口峡谷两岸公共交通:空中缆车。</p> <p class="ql-block">禹门口水利枢纽。</p> <p class="ql-block">耀龙天梯高108米,通达河津市的黄河大梯子崖景区桃花谷。</p> <p class="ql-block">四桥同框(两座公路桥、两座铁路桥)。</p> <p class="ql-block">龙门村禹王庙</p> <p class="ql-block">幸福感满满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龙门村是山西运城河津市清涧街道下辖的行政村,总面积12.8平方公里,3800余人。该村历史悠久,北魏孝文帝时期曾设龙门县。老战士摄影协会“壮美黄河摄影采风活动”一行入住龙门村委会所在地“龙门客栈”。</p> <p class="ql-block">村文化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村内形成焦化、建材、新能源等七大产业。</p> <p class="ql-block">村党委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企业家、连续四届全国党代会代表(17、18、19、20大)原贵生会见青岛老战士摄影采风团。</p> <p class="ql-block">原贵生书记介绍村集体经济发展成就。</p> <p class="ql-block">在村委会(客栈)门前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