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四起

<p class="ql-block">遗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日,本和别人约好一起办事。头晚上床睡觉的瞬间,看了下日历,才想起该去华西口腔就诊,居然忘得一干二净。赶紧与别人说明,过后另约。</p><p class="ql-block"> 最近瞄了一眼刘若英导演的新剧《忘了我记得》。一个便利店店员用脱口秀来缓解生活压力,以及父女危机。秦汉饰演的父亲又是一名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如今患此病的老人越来越多,令身边的亲人崩溃。看一些谈话节目,窦文涛的父亲是,鲁豫的父亲也是,黄渤的父母皆是。无论你怎么努力地想记得,但最后的遗忘依然无可避免。</p><p class="ql-block"> 于是,人们做很多事,努力去抵御遗忘。月亮要求她妈妈每天做数独题,她自己也做。我告诉她我每天也做,月亮每天只做两题,我却不止,起码三四题吧。逻辑推理还行,但偶尔总会看错行或列,让某一个数字落错地方。</p> <p class="ql-block">镀金时代第三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故事依然在继续。新贵罗素妻子成功踏足上流社会后,又捣腾着一定要让女儿嫁给英国公爵。罗素继续忙事业,却遭到挑战,甚至遇刺,幸而抢救过来。其儿子拉里想公开宣布与玛丽安的恋爱关系。但已取消过两次订婚的玛丽安很犹豫,后又因误会使两人的感情蒙上阴影。玛丽安的大小姑妈依然在对抗中相亲相爱,大姑妈的儿子在被骗败家之后再次振作起来,却永失同性所爱。男佣杰克靠钟表发明意外发迹,开始了另一种生活。大姑妈的私人秘书、玛丽安的好友、黑人女孩佩吉在曲折中也赢得了一份新的感情。</p><p class="ql-block"> 这一季信息量比较大,时代的变革使一切成为可能。主人可以更换,仆人也可以逆袭。虽然阶级壁垒仍在,但时代在变革。黑人也可以从正厅入内,虽然有白人医生拒绝为黑人治病,但不妨碍黑人医生自愿挽救白人的性命。上流社会也在地震,初代八卦问世,女权在崛起,争取各种权利,发声、投票,以及离婚后的社会地位,婚姻失败的苦果不应该由女方独自承受。生活和矛盾都还在继续,我们期待第四季。</p> <p class="ql-block">南京照相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和所有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片子一样,依然十分沉重。但好在拍得很克制,没有故意煽情和渲染,也没把主角捧成英雄,故意拔高人设。他们都是普通人,在生死关头,最真实的人性都展露出来,客观真实。</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谁都不想轻易回首的往事。这部片子还稍微让观众有些许安慰,起码走出去两个人,起码那些珍贵的物证照片给带了出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一个普通的邮递员,照相馆里一家子、一个汉奸,以及其相好女演员,还有从尸堆里爬出来的警察,他们偶然凑在一起,一边应付日本人,一边琢磨怎么逃出南京。现实的残酷超越他们的想象,所以七人里只有一个人侥幸带着那个婴儿走出去。</p><p class="ql-block"> 片尾有字幕“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提醒人们自己的强大有多重要,这才是避免悲剧重现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八月书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续王安忆自选集,《歌星日本来》、《好婆和李同志》、《伤心太平洋》、《叔叔的故事》,这些都是作者较早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歌星日本来》讲日本歌星山口琼,实则是上海人,利用小城观众的文化趋从,假装“世界歌星”从内地进军上海的巡回演出,最后跻身“世界艺术节”,成了“世界歌星”,极具讽刺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好婆和李同志》讲述了上海阿婆与文艺工作者李同志成为邻居后,她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冷漠,最后打破阶层壁垒,彼此交心的经历。在艰难的岁月里,人性依然复杂,交织着小善小恶,也有嫉妒和友善多种情感的交织。</p><p class="ql-block"> 《伤心太平洋》是写她父亲的家族史。一个寡母带儿子从福建同安过番到新加坡来,站稳脚跟后儿子娶妻生子,除了夭折、送人,剩下三个儿子。王安忆的父亲是大儿子,在1940年因迷恋戏剧回国,去新四军根据地学习过,却再也没能回新加坡。因战争音讯不通,断了联系,也因沦陷时失了身份证明。这世间的一些阻隔,因无法打破而令人无限悲伤。</p><p class="ql-block"> 《叔叔的故事》创作于1990年,通过“著名作家”叔叔的经历,表达了对中国当代政治、社会的转型时期所带来的冲击的思考。“叔叔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经历,而是一个时代的故事。人一时获得的成就、虚荣、功名利禄,终将烟消云散,剩下来的只是掩耳盗铃的生活,赤裸裸的丑陋,这才是个人生存的终极真实。</p> <p class="ql-block">断舍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闻三浦友和70岁以后决定搬离豪宅,去住更小的房子,余生只想多陪对方吃一餐饭。</p><p class="ql-block"> 他们曾经的豪宅住了几十年,刚还完房贷不久。当年是为了远离人群,保护一大家子。如今儿女都长大,他们就觉得房子太大太浪费,几十年积攒的东西也太多,如今可以断舍离了。</p><p class="ql-block"> 走过几十年风雨的两个人步入人生的晚年,的确可以潇洒自如的生活。他沉迷陶艺,她沉迷拼布,两人长相厮守,活出自己的样子。这样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秋风四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里有言:如果你站在童年的位置瞻望未来,你会说你前途未卜,你会说你前途无量;但要是你站在终点看你生命的轨迹,你看到的只有一条路,你就只能看到一条命定之路,不知道命运是什么,才知道什么是命运。</p><p class="ql-block"> 在八月行将结束的时候,天使告诉我说,红尘老哥已永远离开了。在震惊之余,我觉得十分意外。的确有一阵没看到老哥踪迹,还以为他避世避暑去了,谁会往坏处想呢?我和天使回看,老哥的足迹留在小暑当日,而他就是当日心脏突然发病而亡。天使说,若不是因为离开,你的文他肯定会留言。的确如此,从我们成为博友的那天开始,他的留评,每一篇文都不曾落下。这些年写节气,有遇事忙没及时发文的时候,到晚上他就会催更,其实是提醒我,怕我忘记。</p><p class="ql-block"> 老哥家在南京。南京是我路过几次却没有去过的地方,天使说也没去过,这太遗憾。但老哥去看过天使,也来成都看过我。平时他看我写的游记总玩笑说,看了就不用再去,省银子了。几年前老哥得一帅气可爱的小孙儿,不变的瓜皮头,称葫芦。他每月都晒一组葫芦宝宝,让我们见证宝宝一点一点长大,自己慢慢变老。</p><p class="ql-block"> 生命太过无常,如同秋风四起,落叶遍地。我对天使说,今年还没出过门,争取出去走走,替老哥看看一路的风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