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摄影创作中,光线不仅是画面的 “塑形师”,更是情感的 “传递者”。当光线被赋予精准的指向性,当明暗对比被细腻极致地拿捏展现,局域光便成为摄影师手中最富魔力的创作语言。 <h1><b><font color="#ed2308">什么是局域光</font></b></h1> 局域光,是指画面中光照相对区域的光线效果。它不整体照亮场景,而是精巧地 “切割” 整个场景,将具有明显指向性的光线与阴影有机结合,把观者的视线引向被摄者或特定部分,营造强烈的画面戏剧效果与视觉张力。这种光线形态在人像、风光、静物等题材中都有广泛应用。<br> 我们所说的 “丁达尔效应”,其实质是胶体分散体系下的光现象;局域光与丁达尔效应都源于 “光与介质微粒的相互作用”,但局域光更直接勾连拍摄主体,丁达尔效应则在 “光的场域化特征” 上体现更突出,可视为局域光的 “现象级表现”。 <h5>《城海交融》帆船的轻盈与城市建筑,巧编组成一张令人向往的城市名片。局域光的照射,则使帆船更加突出,与背景城市楼群,形成明暗的对比,在画面中和谐共存。</h5> <h1><b><font color="#ff8a00">自然光线中的局域光</font></b><br></h1><h3> 自然中的局域光往往带有随机性与瞬间美感,是大自然赋予摄影的 “珍贵礼物”,常见形式有:<br>透过云层的阳光:当天空存在部分云层时,阳光可能从云层缝隙倾泻而下,形成一束束明亮光线(如《水鸟暮影》),照射地面局部区域(如沼泽、山峰、树木)。此时,被照亮部分与周围阴影形成鲜明对比,画面瞬间充满生机与神秘感。<br> 树林中的光斑:在茂密树林里,阳光穿过枝叶缝隙,在地面或水面形成错落有致、大小不一的明亮斑驳光斑,为森林题材作品增添灵动感觉;若林间有雾、水汽或气溶胶,还可产生 “丁达尔效应”。<br> 晨昏的侧面光:晨昏时分,侧面光常能营造局域光效果 —— 阳光仅照亮部分场景,使建筑、山体侧面呈现 “明亮一隅”,营造温暖又富诗意的氛围。</h3> <h5>《水鸟暮影》画面中,一对水鸟与天空、湖,组成一幅流动的自然诗画,每一缕光影都仿佛是大自然细腻笔触下,心灵与自然和谐共鸣的乐章。</h5> <h1><b><font color="#ff8a00">人工局域光</font></b></h1> 人工局域光由摄影师通过专业可控灯或精准遮光附件实现:专业控灯:如用闪光灯、聚光灯、常亮手电等 “精准控光型光源”。人像摄影中,可用 “聚光灯型闪光灯” 将光聚集在人物面部与上半身,让背景处于较暗状态,突出主体;静物摄影中,常用小型聚光灯照明茶壶切面、水果纹理等,展现物体质感与细节。<br> 遮光附件:用黑卡纸等简易工具,将大面积光线遮挡,只让部分光线照射拍摄主体,同样能营造局域光效果。 <h5>《花影头饰》这画面把荒诞熬成艺术。构图让头饰、光影、人物,织成超现实诗画,像在说“突破常规美”。色彩撞出明暗冲突,局域光影让人脸的冷、荷花的暖,形成了明暗、色彩对比。</h5> <h1><b><font color="#ed2308">PS 后期制作的局域光</font></b></h1>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PS 后期成为 “打造局域光效果” 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后期处理,可调整前期光影不足,让画面光影更突出。具体操作:用 “减淡工具”“加深工具”,在需突出的区域涂抹,模拟光线照射效果;用 “渐变工具” 结合 “蒙版”,制作 “从亮到暗” 的过渡效果,塑造精准层次感。<br>需注意:后期局域光要 “贴合前期光线逻辑”,减淡、加深的强度需精准控制,避免过度;处理要 “细腻自然”,不破坏画面真实感。<br><br> <h5>《荷语》 Ps创意的局域光</h5> <h1><b>如何拍摄局域光</b><br></h1><h3> 拍摄局域光,需对 “光的敏感性”“时机的把握” 有精准感知。<br> 对自然局域光:耐心观察与等待,比如拍摄山间云雾缭绕场景时,若遇 “丁达尔光”(尘埃与水汽在光线中形成 “金色丝线” 般的清晰形态),需把握光线强度与形态的 “最佳瞬间” 按下快门;若错过,可能因云影移动错失转瞬即逝的光影。<br> 拍摄 “林间光斑” 时,光线角度很关键:清晨或傍晚,阳光以 45 度左右角度穿透枝叶,叶片间隙形成的光斑 “轮廓清晰,如跳动星辰”;若正午拍摄,垂直阳光会让光斑 “细碎模糊”,难成美感。<br> 遇到 “过强 / 过弱光线” 时,也需灵活应对:过强时,可利用建筑 “棱角分明的结构”,捕捉墙面与地面交界处 “利落的光影”;过弱时,可捕捉 “枯黄残叶在地面形成的细碎光斑”“暴雨街头瞬间出现的局部阳光” 等,这些都是 “独特的宝藏光”—— 它们不似正午强光直白刺眼,而是以 “恰到好处的层次感” 呈现:亮部通透(清晰呈现物体细节),阴影静谧(纹理肌理细腻饱满),既添神秘氛围,又能通过 “明暗对比” 突出主体,让视觉焦点更明确。<br> 对人工局域光:调控角度与强度<br>拍摄人像时,将光源设在 “人物前侧上方 45 度左右”,既能照亮面部、突出眼神立体感,又可避免直射产生 “硬光”,柔和勾绘面部与下颏阴影;调节光线强度时,可通过 “加装柔光罩” 或 “调整灯距” 实现(灯距过近易过曝、失细节;灯距过远则氛围弱,可配合反光板补光,保留暗部细节)。<br> 相机参数设置:平衡画质与光影光圈:为精准控制局域光范围,常用 F8 - F16 的小光圈,让画面景深范围大、景物边缘锐利。快门速度:根据光线强度灵活调整 —— 自然光充足时,用 “1/200 秒左右” 冻结光线流动;弱光环境下,需用三脚架配合,避免抖动。感光度(ISO):需在 “画质” 与 “明暗” 间找平衡 —— 光线弱时,可适当提高至 ISO 800;若超过 ISO 1600,易出现明显噪点,破坏画面质感。<br> 局域光为摄影艺术注入了无限可能:无论是自然光影的诗意、人工光线的叙事,还是耐心捕捉的美好瞬间,都需要摄影师以 “敏锐的感知力” 解读光线语言。</h3> <h5>《古巷月色》画面中,老房子、灯火与弯弯的月亮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典型的江南夜景图。色彩搭配极为考究,蓝紫色的基调营造出深邃的意境,而局部光影的照射。更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h5> <h5> 《城市孤影》这幢二十多层的楼宇隐匿在更高楼群之后,仅顶部被一束晨光照射,慢门使天空上的一朵白云呈虚幻,形成动静之比,远方城市轮廓在朝阳下渐显,营造出独特的氛围。</h5> <h5>《工地之光》在巨大的圆形容器内,阳光透过容器顶端的方形孔洞,一束束光线以形式与韵律之美呈现。明暗在此激烈碰撞,工人们身穿的红色工作服与安全帽,在暗色的映衬下愈发突出。</h5> <h5>《时光漫步》草地在晨光下,被几棵大树的投影,形成一条条对比强烈的斑马线,人、犬漫步其中,色彩撞出清新氛围,织成一幅生活的小品。</h5> <h3>炉火</h3> 老房子 京剧票友。 管中维修 农家 徽派建筑 天井 编草鞋 洗菜 农家厨房 做作业 天佑 《人民摄影报》2025.8.13十版刊载此文 《中国摄影报》2025.8.19七版刊载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