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9日那天,我怀揣着相机,踏上了前往华清宫的旅程——报名参加了由陕西艺术摄影学会组织的盛唐古典婚礼仪式拍摄活动。算上我,当天共有212名摄影师涌入这座古典园林。活动要求每人提交5张作品。上午10点刚过,婚礼仪式在游人的喧闹声中拉开帷幕。我不愿与人争抢热门机位,也无意凑热闹,却在园中意外发现了一株石榴树,果实沉甸甸地挂在枝头,在古建筑的映衬下轻轻摇曳,似乎比拥挤的仪式现场更值得记录。</p> <p class="ql-block">第一张作业名为《古檐榴影》。我蹲在石榴树旁,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终于将一枝缀满红果的枝条框入镜头,让它斜斜地搭在远处古建筑的青灰屋檐上。老屋檐的飞翘角仿佛压着岁月的重量,而石榴果却鲜活如新染的朱砂。新与旧在此交汇,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刚拍完这张,我忽然想起清晨曾飘过一阵小雨,石榴果上或许还残留着水珠。于是,我挑了两簇靠得较近的果实,调整焦距,让近处那颗缀着水滴的果实清晰地落在画面中央,远处的则虚化为一团暖红。恰逢情人节,连石榴都成双成对,我便将这张作品命名为《雨润榴实》,也算藏了一点巧思于其中。</p> <p class="ql-block">绕到一处花坛边时,我偶然瞥见墙边挂着一幅京剧脸谱,赤红与墨黑交织,张扬而热烈。而脸谱旁的石榴树上,恰好有一颗果实垂在半空。我踩上花坛边沿,踮起脚尖调整角度,竟让那颗果实稳稳“嵌”在了脸谱的嘴角处。古园中的石榴与传统脸谱的相遇,仿佛一场趣味横生的对话,这张作品便定名为《脸谱榴影共华清》。</p> <p class="ql-block">拍够了石榴,我才想起婚礼仪式尚未顾及。走到宫外围墙时,人群已散去不少,正巧撞见新郎骑着骏马,率领迎亲队伍从远处缓缓而来。马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我迅速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抓拍下这张未被拥挤人群遮挡的《迎亲路》。</p> <p class="ql-block">等我回到仪式主场地时,活动已宣布结束,但扮演帝王与妃嫔的演员尚未离场。有人轻声喊了一句“再留会儿”,两人闻声转头,凑近了些。男士微微侧首,女士轻轻抬眼,那一刻,竟真流露出几分旧时帝王眷侣的温婉与柔情。我连忙按下快门,这张作品便成了《华清宫畔帝王眷》,也成了我此次拍摄的收官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五张照片虽谈不上惊艳,却记录了我在华清宫拍摄活动中的点滴收获。每一张背后,都藏着一段观察与等待的时光,也让我在古典与现实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31日于灞桥洪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