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故事】 柔情挥铁扇

稻花香

<p class="ql-block"><b>  沿着栖霞寺左侧的盘山大道前行,但见栖霞古刹粉红的照壁,在满山翠叶中显得格外的光鲜。微风之中,一座扇形的白色小亭孤零零地依山而立,这就是为一代名媛李香君建造的纪念亭?伫立在这香君纪念亭前,我的内心掠过一丝隐隐的不快与惆怅,我想起不远之处的秦淮河,想起了作为“秦淮八艳”的一代歌妓李香君…… </b></p> <p class="ql-block"><b> 据说李香君是当年“十里秦淮、风月佳地”的秦淮八艳之一,她聪慧美丽,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声色俱佳。当年的公子王孙、风流才子若能在秦淮河畔的花船青楼听到李香君拨弦唱曲,会坠入五里云雾、飘飘欲仙;如能与香君饮酒唱和,填词作画,实乃三生有幸。正是那位才华名满天下的东林才子侯方域,凭藉风流倜傥的才气与英俊的相貌,才能在画舫歌楼中拨云见日,获得香君一见倾心。这俊男美妓的组合,自然是如胶似漆。然而好景不长,在清兵南下之际,侯公子仓皇逃离了“媚香楼”,芙蓉暖帐留不住侯生脆弱的心灵。送走侯公子后,孤寂落寞的香君仍然执着守候,在权贵胁迫其下嫁之时,香君甚至不惜头撞粉墙,血溅媚香楼,用生命来守护她与侯生的爱情,而侯公子送给她的桃花扇也因此浸染了殷殷血迹。就在香君矢志不渝,苦苦等待侯公子到来时,满清铁骑已踏破金陵,城破国亡,香君在战火离乱中不幸与侯生失之交臂,擦肩而过,据说香君就此隐居于栖霞山。</b></p> <p class="ql-block"><b>  香君等待多年,当她与侯方域在栖霞山别离相逢时,最具有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身着明朝服饰的香君不敢相信,眼前这位雉发垂辫的侯方域,就是早年高谈以身报国的东林才子,侯公子的高尚气节到哪里去了?这位夸夸其谈忧国忧民的儒生,竟在满清的威胁利诱之下,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可怜的李香君,望着侯方域光秃秃的头顶,知道侯公子已经变节降清。绝望之中,香君喷出一口热血,顺手将随身携带多年的宝物----桃花扇扯出,愤而撕碎了这既有侯生题诗又有佳人血迹的定情宝扇。此时,悲愤欲绝的香君在绝望之中与爱情彻底决裂了。从此,性格贞烈的一代名妓李香君告别尘世,在栖霞山的葆真寺削发为尼,遁入空门。香君以宗教式的悲凉结局为烟水迷蒙的风花岁月划上了一个哀婉凄绝的句号。 </b></p> <p class="ql-block"><b>  李香君削发为尼的故事是南京人执着的传说,对于传说的实与虚有时并不需要历史的考据,关键在于这个传说的内容感人至深并能净化心灵。看着这座冷寂孤清的桃花扇亭,既能感受到三百多年前大明江山的风雨飘摇,又能折射出在乱世离愁中人性的阴暗与光明。 </b></p><p class="ql-block"><b> 无需寻找李香君的茕茕孤坟,只在这白色的桃花扇亭前,静静地谛听寺庙里传来的木鱼声声,就知道削发为尼的香君并没有离开青灯黄卷、随风而去……</b></p><p class="ql-block">(历史故事,个人感慨。图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p>